•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利用網(wǎng)聚力量維護和促進廣西民族團結

      2010-12-26 23:17:21廖漢波
      廣西民族研究 2010年4期
      關鍵詞:壯語壯族民族團結

      廖漢波

      利用網(wǎng)聚力量維護和促進廣西民族團結

      廖漢波

      壯族在線是一個向廣西各族人民乃至全國各兄弟民族普及、推廣壯學知識,展示壯民族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以及進行族際文化交流、學術探討的網(wǎng)絡平臺。本文擬就如何利用新的平臺,新的科技,新的方法,更好地展示和弘揚壯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促進廣西以及全國各兄弟民族的團結互信、互利,維護和構建黨中央提出的“多元一體”中華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大好局面。

      壯族在線;網(wǎng)絡平臺;民族團結

      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壯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一員。壯族與各兄弟民族,尤其是華南地區(qū)的各兄弟民族,在歷史長河里形成了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為祖國南疆的繁榮發(fā)展而努力。壯族的語言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在網(wǎng)絡興起的新時代里,如何利用新科技、新平臺,更好地發(fā)揚壯族語言文化,促進廣西以至全國各兄弟民族團結互信,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課題。

      《壯族在線》網(wǎng)站由我創(chuàng)建于2001年11月,至今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將近9年。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網(wǎng)站管理團隊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一定的新聞敏感度和管理能力,經(jīng)常策劃一些壯族文化報道專題,如壯族新音樂、壯語新歌的系列報道和各個壯族學術專題等,積累了豐富可靠的壯族資訊。發(fā)展到今天,網(wǎng)站以“壯學(普及壯族歷史文化知識、展示最新壯學研究成果)”、“壯文(研究討論壯語文教學和推廣、打造壯文一報一刊的網(wǎng)絡平臺)”、“壯歌(打造和推廣壯語新歌、壯族新音樂)”為三大拳頭品牌而在少數(shù)民族文化網(wǎng)站當中獨樹一幟,截至2010年7月30日,已經(jīng)擁有30702個注冊會員(I

      D),是國內(nèi)目前最大的壯族文化門戶網(wǎng)站。

      壯族在線網(wǎng)站為壯學界提供了向全國推廣和普及壯學知識的網(wǎng)絡平臺,同時也使得各兄弟民族的同胞更方便地了解認識壯族的語言文化,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例如網(wǎng)站上不時會有研究漢語方言的學者到訪,詢問關于壯語的詞匯、語音、語法的情況。其實漢語方言研究的學界很早已知道華南的漢語方言與壯語存在一定的歷史聯(lián)系,但過去要搜集和查詢壯語的資料并不容易,而壯族在線則為壯語學者及民間愛好者與漢語方言的研究人員搭起了溝通的平臺,使相關研究能進一步深化。又例如壯族普遍存在“二次葬”的風俗,而在華南地區(qū)的各漢族民系也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二次葬”的文化痕跡。過去這些知識只存放在象牙塔之內(nèi),民間老百姓對這些有趣的文化現(xiàn)象了解非常有限。但通過共同的網(wǎng)絡平臺,研究人員可以介紹他們的知識,而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壯、漢同胞也可以即時回饋,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并且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的文化關聯(lián)。這種民族文化交流的親身體驗,比起單看書本文章的介紹,更加活潑、生動、深刻。我又記得一位彝族的朋友曾跟我提過,彝族也有雞卜風俗,直到有一次他在網(wǎng)上搜索雞卜的資料,無意中找到壯族在線,才得知原來壯族也有類似的風俗,令他深深感到未來研究彝學的學者們也應該對壯族等兄弟民族的文化加深認識。這些實例,正生動反映了網(wǎng)絡平臺如何促進民族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大家實在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上互有關連、不可分割的道理。

      同時,為了促進壯族語言和文化的傳承,維護和促進廣西民族團結,進而促進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發(fā)展,壯族在線舉辦了以下諸多社會服務活動:

      (一)在壯族在線網(wǎng)站的論壇(僚人家園)設置專門“語言文字”版塊,為大家討論壯語文提供開放的平臺,及時報導廣西壯語文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又為廣西壯文雜志《三月三》開設了專門的版塊,宣傳和鼓勵全國對壯語文感興趣的各族同胞訂閱和投稿。

      (二)在全國各地舉辦過多次旨在提高各地壯族年輕人民族文化傳承發(fā)展意識、以及促進各地壯族貝儂團結互助努力傳承本族優(yōu)秀文化的貝儂沙龍聚會。其中壯語文學習是重要的沙龍議題。這些聚會和沙龍不單吸引了各地的壯族貝儂參加,也吸引了很多對壯族文化感興趣的、來自各省區(qū)、各民族的同胞們參加。

      (三)為了更好的傳承壯語,壯族在線網(wǎng)站發(fā)起并倡導的壯語新音樂,通過壯語流行歌曲的傳唱,不僅傳承了壯語言文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多元性作出貢獻,更重要的是通過歌曲喚起族群文化記憶、重建文化意識、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它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和發(fā)展上開辟出了一條新路子。經(jīng)由壯族在線網(wǎng)站宣傳的壯語流行曲樂隊,除了在廣西演出外,還曾受邀到福建、北京等地表演,讓全國各地的觀眾共同欣賞壯語演唱的音樂。這些表演受到各地觀眾的好評。

      (四)近年來,壯族在線網(wǎng)站通過其資訊及時性和網(wǎng)絡互動性,及時向民族工作主管部門反映了一系列不利于廣西民族團結、有損廣西民族工作形象的問題,如批判陳修齡的辱壯小說《布洛陀》、批判歪曲和侮辱壯族歷史人物瓦氏夫人的歷史舞臺劇《瓦氏夫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大慶紀念幣上的壯文錯誤等,及時將不利團結的影響減至最低。壯族在線的管理團隊在管理網(wǎng)友反映這些問題的各種討論當中,以“有理有據(jù)有力有節(jié)”為原則,盡心盡責地引導輿論導向,糾正了某些過激言論,在網(wǎng)絡上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廣西的民族團結局面。

      壯族在線通過以上種種網(wǎng)聚力量,大大促進了壯族文化在網(wǎng)絡上和現(xiàn)實社會當中的傳播,成為了許多對壯族文化有興趣的人,特別是缺乏母語文化教育的壯族年輕人、國內(nèi)外相關學者和友人了解壯族語言文化現(xiàn)狀的重要渠道,這對于壯族文化發(fā)展史來說是一個開拓性的創(chuàng)舉,從長遠的前景來說有望解決壯族語言文化傳承的斷代危機,這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發(fā)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貢獻。

      今后,壯族在線將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以建設多民族和諧的廣西為己任。此外,我希望壯族在線能進一步引進壯學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在網(wǎng)絡上介紹推廣優(yōu)秀的、有利民族團結的學術知識,滿足全國網(wǎng)民對壯學知識的渴求。壯族在線也將繼續(xù)承擔壯語文學習平臺的角色,讓壯族及其他各族網(wǎng)民認識、學習壯語文,同時宣傳廣西的壯文“一報一刊”,使壯族在線能進一步為壯學、壯語文的繁榮發(fā)展作貢獻,為傳承“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覃彩鑾〕

      Safeguarding and Promoting Guangxi’Ethn ic Un ity with the Power from Internet

      L iao Hanbo

      ZhuangOnline site is a network for populariz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Zhuang Studies for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and even in China,showing the long history and brilliant culture of the Zhuang ethnic group,and doing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This paper is on how to use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latform to better display and promote the Zhuang’s fine cultural traditions,to encourage ethnic unity,mutual trust,and mutual benefit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and even in China,and to contribute to maintaining and building a good situation of ethnic harmony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the Chinese ethnic groups.

      ZhuangOnline;net work platfor m;ethnic unity

      C95

      A

      1004-454X(2010)04-0032-002

      【作 者】廖漢波,《壯族在線》網(wǎng)站站長。南寧,530022

      猜你喜歡
      壯語壯族民族團結
      壯語電視新聞制作創(chuàng)新探析
      新聞潮(2021年11期)2021-12-21 14:00:11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民族團結之歌
      草原歌聲(2021年1期)2021-07-16 06:58:04
      壯族民歌“喜”的情感表達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壯語故事會引人入勝
      云南河口壯語地名的語言文化解讀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中國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8
      關于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中國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1
      壯醫(yī)常見病癥名稱考釋
      通州区| 阿巴嘎旗| 盐亭县| 泰和县| 始兴县| 大田县| 肃南| 铜鼓县| 威信县| 西青区| 镇安县| 静乐县| 丹棱县| 台东市| 永济市| 松溪县| 邵武市| 新干县| 泸西县| 昭觉县| 岑溪市| 个旧市| 阿拉善左旗| 洪雅县| 拜城县| 广昌县| 璧山县| 乾安县| 龙岩市| 新民市| 得荣县| 辽宁省| 高雄县| 志丹县| 伊川县| 江源县| 偏关县| 广宗县| 闸北区| 江陵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