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職業(yè)的“天花板”?據(jù)說是一些黨政官員和企業(yè)管理人員在達到一定級別后,晉升的空間越來越小,從而在不同階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困局,故稱“開花板”。還把處在這種情況下的干部稱為“天花板”干部。
筆者認為,不管哪一級干部,在為官的道路上都會遇到種種困局,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職場的“天花板”,是否貼切,值得商榷;又籠而統(tǒng)之地把稱作“天花板”的現(xiàn)象拿來剖析、研究,又很有些讓人一頭霧水。
其實,這種所謂的“天花板”現(xiàn)象不僅是古已有之,而且是從中到外,概莫能外。因為不管是哪個國家、企業(yè),也不管是哪種管理體制,總是管理層少于民眾和員工,而且是層層遞減,成為金字塔型。如果反過來,從下到上,層層遞增,變成倒金字塔,大家都能隨心所欲、興高采烈地去當官、指揮別人,職場的“天花板”可能沒有了,那最底層屈指可數(shù)的百姓和員工可怎么辦?上層那多如牛毛的官員和管理者又該如何?豈不要渾渾噩噩,亂成一片?國將何國?企將何企?我看只好勞駕那發(fā)明“天花板”的哲人們?nèi)ソ鉀Q了。
對于如何化解職場“天花板”現(xiàn)象,國內(nèi)國外都在積極探索,方方面面的專家也都提出了許多良策。比如深化干部體制改革;拓寬干部交流任職、交叉任職、交流培養(yǎng)的渠道,開發(fā)多元化和有效化的激勵手段;防止干部選拔使用中的“年齡劃線”、“學歷劃線”等簡單化、絕對化作法。特別是對反對和杜絕干部選拔使用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等。這無疑都是些好建議、好方法。
但是,任何制度都是有缺陷的,任何政策都是有局限性的,任何領導指數(shù)都是有限的。而社會是在不斷發(fā)展的,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在這有限與無限的矛盾之中,在只有相對平等而沒有絕對平等的條件下,僅靠外部因素的調(diào)整和改革是遠遠不夠的。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解鈴還須系鈴人”,用我們理論先驅(qū)的話說,還是“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自己要做些什么呢?首先,在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進程中,把“天花板”作為一種機遇,一種挑戰(zhàn)、一種人生的體驗、一種自我完善與充實的過程。痛切總結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認真解析自己的毅力和才干。把“失意”人生變?yōu)樽钬S富、最多彩、最真實、最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從此自暴自棄、退步不前、怨天尤人、心煩意亂,更不能違法亂紀、腐化墮落,讓頭上的“天花板”變成腳下的“絆馬索”或手上的“鐵鏈鎖”。
其次,既然是“天花板”,就不是合金鋼板,銅墻鐵壁。只要鍥而不舍,刻苦努力,總會有所突破的。在這里,跳出自我的圈子,超越單一價值觀是最重要的。那樣就會感到輕松自如,天寬地闊。不要只盯著某一個職位,不要以為只有仕途上的升遷才是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人生是豐富多彩的,突破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反思后的奮起是一種突破;量才打造,另辟蹊徑是一種突破;調(diào)好心態(tài),忠于職守,也是一種突破。道理很簡單,也很凝重:不是人人都能當好官、當好管理者的,正如不是人人都能當個好百姓、好員工,不是人人都能當好科學家、藝術家一樣。正是這種普遍存在的“差別”和“矛盾”,才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前進,注定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存在的理由。
歲尾年初,在我們盤點以往,展望未來,認真學習黨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宏觀調(diào)控、結構調(diào)整、鞏固“三農(nóng)”、深化改革、穩(wěn)定出口和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務時,世界金融危機那驚濤裂岸的呼嘯仿佛還在耳畔回蕩,奧運圣火中,我和你的動人歌聲又在召喚每一個我和你去用心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天安門廣場上大閱兵的鐵軍步伐,正敲響我們的心鼓,催促、激勵我們?nèi)ラ_創(chuà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篇章。形勢喜人、形勢逼人。我們還有時間去抱怨、自艾,還有權力去消極、頹廢嗎?什么“天花板”!只配做我們自勉自戒、自強自立的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仁者不憂,智者不惑。馬克思說:“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人,出色的詩人,但他絕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應該也完全可以成為我們永遠的座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