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低碳生活形象大使”
低碳生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學校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低碳生活的理念,然后把這種理念由學校輻射到家庭和社會,最終影響到社會的每一分子。昆明滇池中學從2009年開始,在聆聽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科技講座,參加校園低碳生活培訓,發(fā)出在校園開展低碳生活的動員倡議的基礎上,在全校范圍進行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黑板報宣傳和校園低碳生活科普講座;在高一年級結合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了“低碳生活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未來還將組織開展“低碳生活漫畫評比和展覽”、“低碳生活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評比”等相關活動。
昆明滇池中學在全員參加低碳生活校園活動的高一年級開展了評選“低碳生活形象大使”活動,通過各班級參賽小隊推薦,層層選拔,對最終選出的12名學生進行了筆試和面試,就有關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相關知識,就學生的相關調查研究能力進行了考查,對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廣宣傳,對中英文口語表達等方面進行了測試。最終評選出5名學生成為“低碳生活形象大使”。
昆明滇池中學還在開展校園低碳生活黑板報宣傳和校園講座的基礎上,在高一年級開展了校園低碳生活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各班由4~5名同學組成一個小隊開展相關低碳生活活動研究,經過學校認真評選,評出12個創(chuàng)新課題作為校級課題,由相關學科老師指導研究,將在2010年6~11月分階段完成相關研究工作和推廣工作。在此期間,學校還將組織校園低碳生活漫畫展覽,在學生中宣傳低碳生活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低碳生活習慣和宣傳低碳生活的能力。
(昆明滇池中學)
低碳生活進校園 節(jié)能減排入人心
為了響應我國政府提出的“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號召,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低碳觀念,養(yǎng)成健康、節(jié)約的生活方式,昆明市第三中學從2009年開始逐步推開校園低碳生活活動。
學校組織聆聽了原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教授在昆明舉行的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科技講座;安排老師參加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組織的校園低碳生活培訓;地理教研組進行了低碳生活、低碳經濟的專題學習;校園中張貼了低碳生活的宣傳海報;部分班級開展了主題班會……這些學習活動提高了教師、學生對低碳生活的認識,讓“低碳”不僅是生活方式,更要變?yōu)樯顟B(tài)度。
學生會發(fā)出校園低碳生活的動員倡議,倡導學校教師和學生節(jié)約使用能源,減少碳排放;同學們號召大家支持“地球一小時”活動,“關燈一小時”,感受能源的重要,倡導對能源的合理利用,提倡人們過低碳生活;同學們還到校外進行宣傳,呼吁市民也節(jié)能減排,過低碳生活;把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與低碳生活相結合,讓學生設計節(jié)能減排方案,學生參與面大,活動組織有效,課題涉及面廣、有深度、有研究價值。
從意識到行動,需要一個過程。在這段時間的活動中,昆明市第三中學通過學習、活動。讓師生了解了低碳生活,認識了低碳生活,但只有把“低碳意識”轉化為自覺的“低碳行為”,大家的努力才真正有效。讓我們繼續(xù)為“低碳”而努力吧!
走近“普洱貢茶”探尋環(huán)保低碳生活
為了持之以恒地開展“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暑假剛開始,思茅四中就于7月16日組織學生到寧洱進行社會實踐考察活動。
普洱是普洱茶的故鄉(xiāng),喝普洱茶、普洱茶加工制作等科學、環(huán)保、低碳嗎?帶著這些問題,在普洱市科協(xié)、寧洱縣科協(xié)和寧洱“普洱貢茶制作技藝傳習所”等的支持幫助下,思茅四中的同學們走進了“普洱貢茶制作技藝傳習所”,用DV記錄了制茶的工藝過程,對“普洱貢茶”制作技藝進行了探究。
在傳習所,同學們認識了普洱貢茶的第八代傳人李興昌,他向同學們講述了傳統(tǒng)普洱茶的制作工藝,古老的手工技藝、生態(tài)的普洱貢茶,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秘密。
通過對普洱茶工藝制作的探究、問尋和體驗,同學們了解到普洱貢茶是歷史名茶,歷經上千年的發(fā)展演變依然保持了傳統(tǒng)人工的純正技術。這不正是今天我們要追尋的低碳生活嗎?
同學們拍攝的DV作品,在普洱市電視臺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將參加今年的“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首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jié)競賽。
同學們呼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要學習古人以勤儉節(jié)約的態(tài)度尊敬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將清新的空氣、清新的環(huán)境、清新的生命延續(xù)下去的低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