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是冬季較耐儲藏的蔬菜之一,其假莖可耐-20℃的低溫。蔥白在此溫度結凍后,當溫度上升到0℃以上時,細胞仍具有生活力。可見,冬季儲藏大蔥適用低溫微凍儲藏。一般低溫儲藏的最適宜溫度為0℃,相對濕度為85%~90%。因此,大蔥除可利用有調(diào)溫設備的庫房儲藏外,在自然條件下,利用好冬季低溫,搞好環(huán)境控制,也能較好地儲存越冬,隨時滿足市場需要。下面介紹在自然條件下,大蔥短期儲藏的幾種方法,供參考。
1.打捆溝儲法:大蔥收獲后就地晾曬,除土,捆成捆,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堆放6天左右,陰干。同時,選擇背陰通風處挖溝,溝深33厘米。若溝底濕度小,可澆1次透水。待水全部下滲后,把蔥一捆靠一捆地栽入溝內(nèi),使后一捆的葉子蓋于前捆上部,最好再用30~35厘米長的玉米稈靠蔥周圍插一圈,以利通風散熱,用土埋嚴蔥白部分。嚴寒到來之前,用草簾或秸稈稍加覆蓋即可。
2.室內(nèi)埋藏法:將經(jīng)過晾曬、挑選、捆把的大蔥放在背陰的墻角或冷涼室內(nèi),底鋪一層濕土,蔥的四周用濕土培埋至蔥葉處。若在室外埋藏,嚴寒來臨前可加蓋草苫,以防受凍。
3.地窖儲藏法:大蔥采收后晾曬數(shù)日,捆成重5公斤左右的捆,直立排放在干燥、有陽光、避雨的地方晾曬。當氣溫降到0℃以下時,入地窖(或防空洞)內(nèi)儲存,地窖(洞)內(nèi)保持0℃低溫,平時注意防熱防潮。
4.平放干藏法:將適期收獲的大蔥晾曬2~3天,敲落泥土,扎成重1公斤的蔥把,單層平放在干燥通風處。儲藏期間注意防熱、防潮。
5.立架儲藏法:將晾曬選好的大蔥捆成重5公斤的捆,單層排放在儲藏網(wǎng)式立架上。若是堆放,則需要留出通風口,以利通風透氣,避免腐爛變質(zhì)。
6.空心垛藏法:在地勢高、平坦、排水方便的地方架倉柵,或在露地上用主苧垛基高30~40厘米,把經(jīng)過處理捆好的大蔥按根向外、葉向內(nèi)排成空心的圓垛。為保持穩(wěn)定不倒塌,在垛到7~8厘米高時,可橫豎相間放幾根小竹竿。一直垛到2~3米高,垛頂覆蓋葦席或草苫,防止雨淋腐爛變質(zhì)。
7.假植儲藏法:在墻角或地里挖兩個淺平底坑,將收獲的大蔥除去傷、病株,捆成小捆假植在坑內(nèi),埋住蔥根和蔥白部分。埋好后大水澆灌,促萌發(fā)新根,減緩蔥葉干枯,延長保鮮時間。
8.沙池保鮮法:在陰涼靠墻處挖一個20厘米深的平底坑,坑底放3.3厘米厚的沙子,坑的四周用磚圍住。先向池內(nèi)倒6~7厘米深的水,待水滲入沙里(注意:嚴防沙層積水和濕度過大),然后將蔥放入池內(nèi)(宜直立擺放)。以后每隔3~5天從池的四角澆入適量水(注意:水不能淋到大蔥上),以保持沙層濕度,這樣可以保鮮好幾個月。 (湖南 胡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