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為了能使孩子的心靈健康發(fā)育成長,形成良好的個性,做父母的尤其是年輕的父母一定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快、團結、友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在愉悅、舒適中成長。
第二,父母要有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有耐心,注意說理,從正面進行引導。另外,教育孩子時,切忌父母態(tài)度不一致,讓孩子無所適從。同時,父母還要注意不能對孩子采取強制高壓措施,以免讓孩子覺得家長不講理。
第三,父母要有意識地逐步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應在孩子上小學甚至上幼兒園前開始。父母應不厭其煩地耐心地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諸如鼓勵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洗臉、鋪床、疊被等。在這個過程中,要允許孩子犯錯誤,要有耐心,不能做孩子的“全職保姆”。
第四,父母要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孩子從父母那里潛移默化地學到了一些辨別是非的能力。比如得到表揚時就興高采烈,受到批評時就羞澀自卑。因此,父母要特別注意在責備孩子時一定要適度,適可而止,不要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任何傷害。要注重給孩子講明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要多注重講道理,而不是過分地責備與埋怨。
第五,父母應注重培養(yǎng)孩子好的健康理念。孩子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健康的一部分,健康并不單單指身體,還有心靈。用一些名人故事來教育孩子、影響孩子,讓孩子全面發(fā)展,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人生發(fā)展。 (上海 孫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