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媽媽的初戀,我只知道那是一個軍人,住在左家莊,兩人交往了不到一年就分手了。至于分手的原因——媽媽的說法一直是,他們家家規(guī)嚴,那時她喜歡穿花裙子,他爸看不上眼。
但是今天,當我在和她同樣的年齡遇到同樣的情感糾結時,媽媽大方地貢獻了這個故事中隱藏的其他細節(jié)。
媽媽和他是相親認識的,那是1983年,她24歲。第一次見面,媽媽去他家,介紹人阿姨和他家人知趣地退到另一間屋里說話。他拿起桌子上事先準備好的蘋果削了起來。在那個年代,評判一個男人好不好的標準之一,就是看他蘋果削得怎么樣。
“蘋果皮削得還真薄,而且沒斷?!倍嗄旰?,媽媽向我回憶起這個細節(jié)時,“真”字說出來就像咬了一口脆蘋果,咔嚓一聲。
后來兩人就開始交往了。和那時的情侶一樣,他們去看電影,聽音樂會,吃西餐。有一次,他在交道口電影院買好了電影票,騎著自行車來找媽媽。倆人走了一段路,累了,他說,我?guī)惆?。媽媽就繞到后座,要跳上去。他說,你坐大梁上吧。媽媽就別別扭扭地跳上了大梁。
7個月后,突然有一天,他通過介紹人轉告媽媽,兩個人不合適,還是分手吧。這個消息讓媽媽猝不及防。自此之后,這個男人就像蒸發(fā)了一樣,再也沒來找過媽媽,媽媽也不想再去他家找他。她把他的照片、他送的蠟質小豬存錢罐(媽媽屬豬)一并通過介紹人還給他,還燒掉了那些寫有他名字的日記本。此后,媽媽再也沒寫過日記。
姥爺給心里空得發(fā)慌的媽媽買了輛自行車,教會了她騎車。
在那個信息不暢通的年代,兩人再也沒有聯(lián)系。媽媽一直想知道到底為什么分手,可那時她心里含著一股氣,既然已經(jīng)如此,一定要持有尊嚴。
后來,媽媽認識了爸爸。
有一次,二姨偷偷告訴媽媽,在天壇公園看見他和一個女的在一起?!澳莻€女的沒有你好?!倍陶f這話的時候,媽媽心里又咚地跳了一下。
再后來,媽媽和爸爸順理成章地結婚了,然后就有了我。對爸爸,媽媽有的是親情,沒有心動。在我們家,媽媽以感情“大條”著稱。我和爸爸看國產(chǎn)八點檔電視劇都能淚眼相望,而我?guī)缀鯖]見過媽媽哭。就連她的初戀,長期以來也是我們玩笑的對象。我和我爸在和她拌嘴時經(jīng)常用“那你去左家莊找他呀”、“要不我去左家莊找找他吧”逗她,她臉上從來也沒露出過怒容,好像這件事真的已經(jīng)飛越萬水千山了。
直到今天,她一時興起說了出來,我才知道,原來她在感情上有這樣的遺憾,原來所謂的“他爸不喜歡花裙子”只是她假想出來的原因。我才知道,為什么她總想讓我找一個軍人,為什么她對爸爸不會騎自行車這件事如此耿耿于懷。
這個故事不如《山楂樹之戀》那樣煽情,但足夠傷了一個人的心。
“那你現(xiàn)在還想知道為什么分手嗎?”我問。
“還是想知道。”媽媽說,“可是我們那個年代和你們不一樣,不聯(lián)系就是不聯(lián)系了。真的是這世界說大就大,說小就小。越是想見的人就越是見不到,雖然他就在那兒。”她說著,揉了揉眼睛,有點鼻音。
我也眼睛一酸,可還是沒忍住好奇心。
“那,你想過有一天會在街上遇到他嗎?”
“以前想過,現(xiàn)在不想了?!?br/> “如果你們還能見面,你會跟他說什么嗎?”
“沒想過。但是我肯定會問他,當年到底為什么分手。”
不管怎樣,女人還是在乎結局和說法的。
我之前從來不和媽媽分享感情上的事情,一直認為她只有相親,沒有戀愛,無法給我任何建議。我和媽媽很親密,卻從來不曾了解她的內心。我看過很多講父母與兒女隔閡的文章,也寫過這樣的故事,可其實我根本就不懂,我連自己的媽媽都不了解,又怎么去寫好別人的故事呢。
我把八卦天線摁進肚子里,不想讓她再回憶了?;貞浛v然美好,可是徒生傷感。
這次談話還是勾起了媽媽的傷心事。我有點自責,催促她快去睡覺,但可想而知,這一夜她一定睡不好了。她卻不忘叮囑我:“真是,怎么說起這個,明天還得去醫(yī)院(看姥爺)呢。早上我給你熬粥,可千萬別跟你爸說,他知道了要氣死了?!?
?。▽O文巧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