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源,男,1967年1月生于貴港市石卡鎮(zhèn)。1986年考入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曾擔任師大校文學社社長兼《蘆笛》主編。1990年7月畢業(yè)分配到合山礦務(wù)局中學任教,1993年9月供職于合山市報社并任副總編輯,1996年至今供職于貴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現(xiàn)任市政府應(yīng)急辦副主任。1988年發(fā)表文學作品以來,共在地市級、省區(qū)級、國家級報刊雜志上發(fā)表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400多篇,5次獲全國性詩賽獎。有近20首詩作入選多種詩選本。1994年12月第一本詩集《南方葉笛》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1999年10月加入廣西作家協(xié)會,任貴港市作家協(xié)會第一、二屆理事會理事。
舊辭新曲白帝歌(組詩)
朝辭白帝彩云間
那一葉輕舟依然飄在長江之上
那位老人的衣袖拂別白帝的晨曦
把滿懷的豪情馳上朝陽
讓彩云隨江濤一路而歌
這種辭別的方式流傳至今
被傾倒的詩人將尋覓的足音
一茬一茬叩問白帝古城
仍無法切入古人的意境
將詩行寫得飄逸輕盈
白帝就這樣走進歷史
走進不可企及的邊緣
令后人的渴望枝繁葉茂
而白帝仍然伴著彩云
成為人們夢中不斷亮麗的風景
千里江陵一日還
急流飛舟叫我們?nèi)绨V如醉
縱使千里之遙
也能在美景中審視江陵
這一日能還的好漢
讓我們在想象中苦覓千百年
卻未能目睹那座古城
如今千里只是瞬間的距離
人們在富足中體驗悠閑
仍有一群勇者拍著驚濤駭浪
用生命的意義詮釋大江的雄險
峻美
古人那個故事再一次被翻新
滋潤著風風火火的歲月之河
高山出平湖的意境
讓那位巨人的思想高度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世人頌讀的時候
會不會忘記那個浪漫的情節(jié)
那輪高懸天際的日頭
是否還能照亮那個漢子的心愿
兩岸猿聲啼不住
這千萬年的青山因一聲聲啼鳴
生動起來
浪尖上小舟被寫入畫中
成為大江之上輕搖曼舞的風景
一代一代炎黃子孫在捕抓靈感
一茬一茬詩人畫家在編制絕唱
把兩岸的風土人情記入史冊
那一行行優(yōu)美的辭句
讓后人熱淚盈眶
不住長嘯的猿聲是兩岸跳躍的
音符
山民們時代采擷
喂養(yǎng)他們生生息息繁榮家園
喧鬧聲中青山靜目相對
不斷呼喚兩手相握的日子
輕盈的白云來來去去
為兩岸溝通傳遞信息
而現(xiàn)代文明跨越時空
把兩岸遺落至今的歌謠一一串起
再譜成新的歌謠
讓下代再下代的人們傳唱不止
輕舟已過萬重山
傾聽兩岸如歌如泣的猿聲
體驗一種飄逸空靈的意境
輕舟在古人生花妙筆的描繪中
欲止欲行不知不覺
過了一山又一山
仍沉醉在詩情畫意之中
江水滔滔也無法
將這美麗的過程割斷
如今誰能再續(xù)
輕舟上那位詩人澎湃的心情
陣陣笛聲
將當年的槳櫓搖進故事里
讓今天的人們細細品味
而久遠的年輪
圍著簇新的思想
在古老的大江之上
看巨輪劈浪
南國初春
不見冰天雪地的景象
沒有陰風冷雨的肅殺
南國的天空已是乍暖還寒
陽光長出暖暖的觸須
悄無聲息地蠕動著大地
大地發(fā)出淺綠的信息
輕輕問候蟄伏的心情
久居城市的目光
縮瑟瑟地探向曠野
猶如尋找一件久違的往事
一樹樹含苞的桃花
映照一張張泛紅的臉
形成了一種平淡而生動的意境
而在城市的邊緣
泥土的芳香慢慢升騰
悠悠地彌漫于高樓之間
幽幽地傳遞著早春的聲音
蛙們拱破裹得嚴嚴的泥土
驚奇地仰視高高的藍天
鳥兒歡叫喧鬧
把一冬的沉默肆意宣泄
雛鴨東張西望
躍躍欲試塘水的溫度
只有懶懶的蝸牛
還蜷縮在冷冷的硬殼中
站在二月的早晨
總看見我的兄弟姐妹
用雙腳敲擊田野的情景
他們樸實的思想
脹滿厚厚的渴望
深情地審視溫潤的土地
然后將翻新板結(jié)泥土的意志
編織成二月最動人的情節(jié)
在江南煙雨中
盡情飛舞
懷念粽子
懷念一只粽子
懷念一顆詩心
懷念一段久遠的故事
兩千年前的黃昏
烏云下
一個老人滿懷悲憤
佇立于汨羅江邊
仰天長嘆
一陣狂風暴雨之后
站成碑石
聽江水滔滔
看世態(tài)炎涼
日曬風吹
綿延著世人景仰的詩魂
五月的天空
飄著粽香飄著
富有節(jié)拍的號子
被雨水淋濕的思緒
在龍舟劈波斬浪的吶喊中
走回那個年代
走向那位清瘦的老人
美好的理想
沒有生長的土壤
報國的宏愿
沒有施展的天地
滿腔濟世才華
越不過權(quán)貴的高墻
不愿同流合污
忍受被排擠的苦楚
走在放逐的路上
那顆滴血的心
用悲悲切切的聲音
叩問天叩問地
多少焦慮在胸中焚燒
多少憂憤如石殞盡
離騷的韻律
與青山同綠
任江水彈奏
可是啊
再動人的詩句
再不屈的意志
依然抵擋不住讒言
如箭般的襲擊
孤獨掙扎的身影
只有美麗善良的姑娘
日日跟隨不離不棄
而在路的盡頭
那一聲撕裂長空的怒嘯
讓楚天闊地的江河
久久凝咽
可憐三間大夫的抱負
如云飄蕩
最后與那無力的長劍
一同沉入江底
化成永恒的傷痛
年復(fù)一年山河依舊
人們記住五月初五
記住那個憂傷的靈魂
人們懷著最虔誠的愿望
以粽子的方式
細心守護那一盞
不滅的孤燈
五月十八日:寫給一位母親的詩
雨打芭蕉的聲音
淋茂清江兩岸的青松翠竹
那一種舒緩拔節(jié)的感覺
把五月的陽光染綠
鮮花盛開的姿勢
芬芳土家樓外的清溪碧草
那一份優(yōu)雅尊貴的氣質(zhì)
把五月的微笑延伸
五月十八日的清晨
點點星光敲醒了
孕育十月的胚胎
那一首美麗動人的歌
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演繹成風雨不摧的形象
演繹成堅強不屈的脊梁
演繹成寬厚博大的母愛
演繹成樂善好施的胸懷
演繹成無怨無悔的人生
大山鎖不住的思想
在五月的陣痛中
萌芽著穿越高山的渴望
鳥聲養(yǎng)育了活潑的性格
綠樹搖曳著堅毅的目光
小溪流動著鼓脹的心愿
而彎彎的山路呵
馱載著沉沉甸甸的親情
伸向遠方
楓葉正紅的季節(jié)
將五月十八日的天空
裝扮成五彩繽紛的世界
風華正茂的歲月
在大山與城市之間
放飛理想與夢幻
那一支含苞欲放的花蕾
把五月十八日的溫馨
紡織成寧靜的港灣
承載著愈來愈重的日子
經(jīng)歷過酸甜苦辣
經(jīng)歷過悲歡離合
五月十八日的心情
依然延續(xù)著
坦坦蕩蕩的生命之河
獨守那片沒有鮮花的天地
用愛心與智慧
澆灌出一棵挺拔的小青松
而五月十八日的纖指
輕輕撥動每一根琴弦
跳動的音符
撩動千里之外的心湖
也是五月的陽光
照亮千里之外的航船
曾經(jīng)荒蕪的草灘
曾經(jīng)干涸的河床
曾經(jīng)寂寞的跋涉
曾經(jīng)迷失的航程
因五月的雨水重獲新生
那種刻骨銘心的感受
伴隨五月十八日的鐘聲
吟成行行詩句
年年誦讀
一生誦讀
走過南方的田野
南方的田野
沉沉的歲月長得密密麻麻
成熟了的稻稈
讓南方的日子芬芳起來
結(jié)滿厚繭的手
講述年復(fù)一年的故事
就如老母親
搖動布滿血管的手
裁剪童年的渴望
許多許諾流進
翻新的土地
沿父輩的血脈
爬上每一株禾稈
于是南方的田野就開滿
鮮鮮活活的秋天
秋天沒有回憶的往事
南方的田野已經(jīng)從
板結(jié)的歷史里
走出讓鐮刀的愿望
作一次動人的跋涉
去擁抱鼓鼓脹脹的季節(jié)
人們用生命的燭焰
燃起一片片深紅的楓葉
讓九月的目光
醉醺醺地走來
陽光下
沉默多時的泥土
再一次被重新認定
秋天收獲的季節(jié)
我們走過南方的田野
走過許多明亮而純凈的心愿
腳趾觸動沉甸甸的日子
心湖蕩著五彩繽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