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張麗美,于湖生(, )
粘膠纖維是一種應(yīng)用廣泛的再生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優(yōu)良的可紡性、染色性及優(yōu)異的穿著舒適性等特點[1]。本文研究了板藍根粘膠共混膜的物理性能以及共混膜的物理性能與紡絲液中板藍根提取物含量的關(guān)系,為制造板藍根粘膠纖維提供依據(jù)。
材料:板藍根提取物,粘膠紡絲液(纖維素含量8.9%,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硫酸、硫酸鈉、硫酸鋅,氫氧化鈉。
主要儀器:光學顯微鏡,電子纖維強力儀,水浴鍋,量筒,燒杯。
1.2.1板藍根粘膠共混紡絲液的制備
按照表1中的方案配置純粘膠紡絲液和板藍根粘膠共混紡絲液。
表1 紡絲液配置方案
按表1給出的后三種方案將板藍根提取物的溶液加入到粘膠紡絲液中,用玻璃棒攪拌,直到混合均勻,攪拌時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紡絲液變成深褐色。將配置好的紡絲液靜置一定的時間,脫泡,備用。
1.2.2共混膜的制備[2]
稱取15 g ZnSO4、230 g Na2SO4、110 g H2SO4,放入燒杯中,加水配成1 L的溶液。將配好的溶液放入水浴鍋中加熱,直至加熱到60℃,制得凝固浴備用。
將10 g NaOH放入1000 mL的大燒杯中,加水至1000 mL,配制成1 L的脫硫堿液。
用玻璃棒朝一個方向?qū)⒓冋衬z紡絲液和共混紡絲液涂抹在載玻片上,要求涂抹厚度薄且均勻,然后將載玻片放入凝固浴中。取出放入清水中水洗,然后放入堿液中脫硫。在清水中水洗兩次后將膜取出展平,放在塑料保鮮膜上,蓋上過濾紙,將膜陰干。
分別取純粘膠膜和按B、C、D三種方案制得的共混膜,用剪刀剪取純粘膠膜和共混膜中較平整的一部分,放在載玻片上的甘油內(nèi),用蓋玻片蓋住并展平,放入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圖1為四種膜的外觀圖。
從圖1可以看出,由于共混物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如離子鍵、共價鍵、氫鍵等可降低共混體系分子間的能,從而使共混組分之間產(chǎn)生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的外觀均勻性與純粘膠膜差別不大,膜的外觀均光滑、均勻、細致。
圖1 純粘膠膜和三種共混膜外觀圖
2.2.1物理性能測試結(jié)果
將純粘膠膜和共混膜裁剪成寬為3 mm,長度為30 mm的長條狀,利用電子纖維強力儀進行測試。
表2為四種方案分別制得的純粘膠膜和共混膜的測試結(jié)果。
表2 純粘膠膜和三種不同方案制得的共混膜的測試數(shù)據(jù)
2.2.2討論
從表2可以看出,純粘膠膜的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以及初始模量都大于共混膜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和初始模量。方案B、C、D共混膜的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都依次減小,說明板藍根提取物溶液的加入不利于共混膜強力的提高。這是由于板藍根提取物在共混紡絲液中比重的增加對共混膜的強力的影響增強,改變了共混膜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使之強力有所下降、伸長減小。共混膜的初始模量隨著板藍根提取物含量的增加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選擇板藍根提取物的加入量應(yīng)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在確保纖維具有抗菌性的前提下含量不宜太高。
3.1從天然、無害、環(huán)保角度,將板藍根提取物加入到粘膠紡絲液中,制備具有抗菌功能的粘膠纖維是可行的。
3.2與純粘膠膜相比,板藍根提取物的加入使共混膜的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以及初始模量均有所降低。因此,制造板藍根粘膠纖維時,在確??咕δ艿那疤嵯掳逅{根含量不宜太高。
3.3板藍根粘膠共混膜的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都隨紡絲液中板藍根含量的增加而減小,膜的初始模量隨著板藍根含量的增加先減小后增大。
[1] 梁漢夫,王雪菲,祖秀霞.新型抗菌粘膠纖維的研制[J].非織造布,2008,16(4):18—19.
[2] 梁浩祥,姚靜, 陳沾.麥飯石粘膠纖維織物的性能研究[J].上海紡織科技,2006,34(8):51—52.
[3] 吳穎,王建平.功能性紡織品的功能評價方法與標準化現(xiàn)狀(二)[J].印染,2007,(9):43—48.
[4] 張鴻, 韓英波.抗菌粘膠纖維的開發(fā)[J].上海紡織科技纖維,2004,32(4):9—10.
[5] 張新玲,遲德玲,于湖生.苦參提取物用于制造抗菌粘膠纖維的初探[J].山東紡織科技,2008,49(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