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建昌縣巴什罕鄉(xiāng)周丈子村,125306于文英
在遼西南部丘陵山區(qū),春繁開始時間通常在3月上中旬,這時氣溫在零下7~15℃。室外越冬蜂的蜂群在越冬包裝的基礎上,將前部和上部的包裝物取掉,這樣便于春繁時的操作管理。也有部分室內(nèi)越冬的養(yǎng)蜂戶將蜂群搬到室外后又重新包裝,在前邊箱上部搭蓋草簾。有很少一部分養(yǎng)蜂戶將蜂箱搬出后不加任何保溫物,直接箱底墊磚,紗蓋上多蓋幾張報紙就算完事。我本人就采用最后一種方法。春繁開始時間可能是最晚的一個。順便說一下,我的蜂群照樣也能在采洋槐時達到10~12框群勢。下面我談談我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我在遼西定地養(yǎng)蜂35年有余,春繁包裝經(jīng)歷了加厚包裝到輕包裝,再到如今的不包裝春繁,春繁的開始時間從2月下旬到如今的4月初。多次去臨近的蜂場觀察比較不同包裝方法的效果,結合自己多年的經(jīng)驗,這幾年我常采取“春蜂秋養(yǎng),春糖秋喂”的養(yǎng)蜂模式。早春平均群勢在5框蜂左右,5框蜂的群勢如果是在3月10日開繁,第一個繁殖周期(20天左右)人工保溫還是有利的。同樣是5框蜂,人工保溫的要比無任何包裝物的節(jié)約飼料三分之一,子脾同樣也多三分之一。但第一批子脾陸續(xù)出房后,如不馬上撤除包裝物,很快會出現(xiàn)傷熱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下很難掌握好何時去掉包裝的最佳時機。
為了使蜂群少受損失,兩年前我將開繁時間推遲到4月1日左右,為此我曾受到許多蜂友的嘲笑。晚繁蜂不用采取任何包裝的方式,但必須有一個重要前提:要有一個控飛條件非常好的半地下越冬室。這一點是能否晚繁的關鍵。蜂友們可以想象得出來,一個平均5框蜂的室外越冬蜂場在2月中旬至3月末近一個多半月的時間里,無論養(yǎng)蜂人采取何種措施也不會達到預期效果的。記得2009年春天,鄰鄉(xiāng)的兩位蜂友慕名來我場參觀,當兩人看到我的蜂場的蜜蜂無任何包裝,感到疑惑不解。我告訴他們,我的蜂群都在5框左右,這樣的群勢就是否人工保溫的臨界線,蜂群巢內(nèi)所需溫濕度完全可以靠它們自己調(diào)節(jié),一切的關鍵是我們?nèi)绾卧陂_繁時達到5框蜂的群勢。如何把春繁的起始時間安排在最佳點上,如何能讓越過冬的工蜂能在越冬后到開繁的這段時間繼續(xù)“睡大覺”(控飛時不散團是成功標志)。
早就聽說我縣西部山區(qū)的李金山師傅蜂養(yǎng)得不錯,他非常注重人工保溫問題。我曾多次前去參觀學習。他的蜜蜂早春一般在2~3框蜂,緊框時大部分為2張脾。在室外越冬包裝的基礎上,上邊還要加蓋一層草簾,再蓋上一層塑料布,白天掀起來,晚上再放到巢門以下,天天喂糖喂粉喂水。多年經(jīng)驗證實,2~3框蜂,3月上中旬開繁的蜂場,包裝保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這樣看蜂群春繁期間如何保溫的,群勢和開繁時間是關鍵。在我們遼西中南部山區(qū),早春的2~3框蜂,即便推遲時間春繁,第一批子脾不進行人工保溫也是不理想的。4框蜂的群勢如不包裝只能看當年的天氣情況是否穩(wěn)定,如氣溫頻繁大起大落,4框蜂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5框蜂群勢再加上適時的開繁時間,根本不用任何人工包裝保溫即可順利春繁。當然我的這些想法和做法只能適應遼西南部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