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機分析化學》主要報道無機分析化學科研成果和工作動態(tài),交流無機分析化學科研經(jīng)驗,服務無機分析化學的技術推廣和科研生產(chǎn),促進無機分析化學工作人員素質提升,推動無機分析化學技術行業(yè)發(fā)展和進步。本刊包括巖礦分析、冶金分析、材料分析、環(huán)境分析、化工分析、生物醫(yī)藥分析、食品分析、儀器研制、技術交流、綜述評論、信息之窗等欄目。
1.1 各領域的研究報告是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分析測試研究成果,一般6000字(包括圖表等,下同)以下。
1.2 經(jīng)驗及技術交流是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成果,一般5000字以下。
1.3 儀器裝置及實驗技術主要報道新儀器的研制、性能和應用以及各領域中實用性強的分析測試實驗技術,一般4000字以下。
1.4 綜述評論國內外分析測試理論、方法和儀器的新進展和發(fā)展趨勢,撰稿人應有自己的觀點及工作,且在參考文獻中須有自己的文獻,參考文獻以近年發(fā)表的文獻為主,既要注意進展也要提出導向性意見,一般8000字以下。
2.1 原始論文應具有創(chuàng)新性或重大進步的科研成果,或具有顯著實用價值的技術和經(jīng)驗。要求來稿論點明確,實驗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完整、準確,文字簡練、標點規(guī)范、術語準確。
2.2 全文包括正文、圖、表、參考文獻和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最好詳于中文摘要,以便國際交流和收錄,并給出與中文一致的關鍵詞。第一頁下方注明論文的“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第一作者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從事的主要工作、E-mail地址和電話)。并注明通訊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
2.3 文中插圖按規(guī)范認真描繪,圖中坐標、標目、標量值應準確、齊全。縱橫坐標標目使用法定的符號及單位,置于坐標外側居中。插圖于正文相應處。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制列出。
2.4 文中使用的名詞術語、計量單位應按國家標準規(guī)范書寫。
3.1 根據(jù)我國《著作權法》,論文的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自負;其他版式設計、出版等權利屬于編輯部。編輯部可對來稿作文字的、技術性修改,如有內容得重大刪改,將同作者商榷。文章刊登后,其著作權使用費將與稿酬一并付給作者。
3.2 編輯部收到作者的稿件后,立即送有關專家評審。一般在2個月內函告評審結果。作者收到稿件審理意見后,應根據(jù)評審意見對原文進行修改或補充工作或對評審意見加以說明,修改稿連同原稿應在限定時間內寄回編輯部,或將電子版以E-mail形式送至編輯部。未與編輯部協(xié)商,不得再將稿件另投他處。稿件若未被錄用,編輯部將及時通知作者,原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3.3 凡錄用的稿件,一般在6個月左右刊出。接到本刊錄用單和應付版面費通知單的作者,請立即支付稿件審理費及版面費。
3.4 為擴大刊物影響,加強科技交流,本刊將同意國內外檢索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wǎng)》(CNKI)、萬方數(shù)據(jù)—數(shù)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電子刊物免費摘引或轉載本刊所載論文,作者投往本刊的稿件視為同意上述出版物摘引。
請登錄本刊網(wǎng)站(http://zg wjf xhx.bgri mm.cn)在線投稿。本刊優(yōu)先處理網(wǎng)上在線投稿,暫時也接受E-mail信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