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東
(大豐市惠安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江蘇,大豐,224100)
加氣混凝土墻體裂絿的防治措施
張廣東
(大豐市惠安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江蘇,大豐,224100)
加氣混凝土砌塊墻具有脝好保溫、隔熱的建筑性肚,在中高層建筑中被廣泛的應用,由于其本身材料吸水性強,散水性差,以及其濕聵干縮的特點,如果在施工操作上不規(guī)范,或者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墻體砌筑與墻體抹灰工脣,容易出現墻體發(fā)霉、裂縫,因裂縫引起的滲漏,抹灰面開裂、空鼓等質量問題,以胬影響建筑物的美觀和正常使用。本文結合某工程分析建筑墻體出現裂縫的原因,并提出預防及治理措施,以供參考和討論。
加氣混凝土;裂縫;防治
目前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一種新型輕質墻體材料,在建筑應用方面具有良好保溫、隔熱的建筑性能,特別是在中高層建筑的框架,框剪結構的填充墻,廣泛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也因為它的收縮率大,施工中又沒有嚴格按施工操作規(guī)程及驗收規(guī)范操作,防裂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致使不少建成使用后的房屋墻體出現裂縫,業(yè)主反映強烈,引來不少質量投訴。以下結合某工程對加氣鋼筋混凝土墻體裂縫的分析及解決方法。
某小區(qū)多棟住宅樓,層高為7-15層鋼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墻結構,設計內外剪力墻、樓面梁、板鋼筋混凝土等級為:1-7層C35,8層以上為C30。設計填充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MU5(A5),砌筑砂漿等級為Mb5混合砂漿,經查閱本工程施工技術檢驗資料,所用材料質量、強度等,均符合設計要求。
經對3棟樓各一個單元有代表性的5~9個房號進行觀測,發(fā)現裂縫出現的位置,走向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豎向裂縫大多出現在橫墻端0.5~1.5m左右(此處多為混凝土剪力墻肢與加氣混凝土砌體的交接處)或墻體中間部位。裂縫長度一般在0.5~2.2m左右,縫寬0.05~0.2mm。裂縫深度有的貫通墻體厚度。水平裂縫位置多在頂板下 200mm 左右(此處為梁底部位),長度有的達 3m以上。斜向裂縫多在洞口上、下角、開關箱四角發(fā)生,長度一般不超過1m。另外還有部分不規(guī)則的微型裂縫等。
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的收縮率(0.3mm/m)較粘土磚燒結多孔磚(0.1mm/m)、混凝土墻等大得多。兩種不同材料連接處由于變形的大小不一,尤其是施工中防裂措施不利,導致裂縫出現。經現場開鑿一道距墻角1.1m處的豎向裂縫觀察,此處正是剪力墻肢與加氣混凝土砌體連接處。界面處灰縫不飽滿,有很多空隙,雖有防裂鋼絲網,但鋼絲直徑偏小并與砌體,砂漿粘結不牢固,當變形發(fā)生時,這些措施沒有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出現了沿兩種不同材料界面貫通的豎向裂縫,長度幾乎貫穿墻高,縫寬0.11mm。
加氣混凝土砌體吸水性較強,干縮變形顯著,又因其內部孔隙多為封閉式,導濕性差,失水干燥時間也較長。施工中浸潤過度的砌塊一般在一年以后甚至2~3年內才能干縮完成,故房屋建成使用后,干縮裂縫逐漸顯現,梁下水平裂縫,墻體中部裂縫等多屬此原因(干縮裂縫)。
加氣混凝土砌塊吸水性強,在砌筑中,快速奪走砂漿中的水分,使砂漿不能充分水化,粘性變差,使砌體整體性降低。在墻面粉刷中,砂漿快速失水,不能與砌塊很好粘結,容易出現墻皮空鼓,致使出現不規(guī)則裂縫等。環(huán)境溫度、濕度的變化也是影響裂縫的原因。二次施工接槎處理不當,出現沿連結面的裂縫。
本工程是鋼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墻,水平系梁和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組成的剪力墻結構體系。經審閱施工圖的受力設計,構造措施以及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檢驗資料,所用的材料質量強度等級等,均符合要求,故認為此類裂縫為非荷載受力裂縫,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但影響外觀質量。
1、砌體材料
加氣混凝土砌塊應符合國家標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11968—2006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宜選用干密度級別為B06以上,強度級別為A5、A7.5級的產品,其干縮值不大于0.5mm/m,砌筑砂漿宜選用強度等級、密度與砌塊相近的輕質砂漿??紤]補償收縮時,可摻加適量的微膨脹劑。
2、構造措施
鋼筋混凝土柱(墻)與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連結處,縱橫墻節(jié)點處,應配置2φ6拉結筋,構造上鋼筋有重疊時,在灰縫中錯開放置,作法見標準設計《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構造》L96J125第14~16、21頁。為避免窗洞下砌體產生斜裂縫,凡寬度大于600mm的洞口,在窗臺板下或窗下第一皮砌塊灰縫內,設置3φ8縱向鋼筋兩端各超出洞邊600mm。外墻凹凸部分應作泛水或斜坡,以利排水。填充墻高度超過4m時,墻中部應設置與柱連接的通長鋼筋混凝土配筋帶。每層墻下部200mm高改用煤矸石多孔磚砌筑,以適應踢腳線施工需要,衛(wèi)生間有設備管道安裝處下部墻體,改為煤矸石多孔磚砌筑,高度取1~1.5m,便于設備安裝。
3、砌體施工
砌筑前一天應將砌塊適量澆水,砌筑使用時隨時澆水濕潤,以水浸入砌塊 8~10mm 為宜(避免過度澆水和雨天施工)。砌筑砂漿必須用機械拌合,隨拌隨用,使用時間不能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砂漿稠度一般為70~100mm,鋪漿應均勻,厚薄適當(推薦用齒形刮板),隨鋪隨放置砌塊,一次擺正找平,如不能立即放置或糾正偏差,砂漿失去塑性難與砌塊粘結,應鏟去重鋪。豎向灰縫可采用擋板填縫法填滿砂漿,并搗實、刮平,嚴禁水沖灌漿。砌體豎縫寬度以12~15mm為宜不得大于20mm,水平縫厚度以10~12mm為宜,不得大于15mm,錯縫砌筑,灰漿飽滿??v橫墻應整體砌筑,臨時間斷處要砌成斜槎。因施工需要留置臨時洞口處,每隔兩皮砌塊應設置2A6拉結筋,兩端分別伸入砌體不小于500mm。養(yǎng)護現澆構件應避免浸泡加氣混凝土砌體。
4、飾面做法
加氣混凝土墻體的飾面應對凍融交替,干濕循環(huán),自然碳化和使用磕碰等起有效的養(yǎng)護作用,要求飾面材料與基層粘結良好,不得空鼓開裂。加氣混凝土本身具有吸水先快后慢,強度及彈性模量低等特點,而砌塊表面又往往帶有一些渣屑、粉末,因此飾面工程中不能完全沿用傳統(tǒng)的抹灰工藝,必須采用適合于加氣混凝土特征的抹灰方法,才能保證飾面質量。抹灰砂漿應采用過篩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有機質含量應符合《普通鋼筋混凝土用砂漿》JGJ52—92規(guī)定,不得使用細砂。石灰膏應在使用前30d淋化,通過3mm×3mm網過濾,不得含有未熟化顆粒。可使用原狀‥級粉煤灰,細度(0.08mm方孔篩的篩余)不大于25%,燒失量不大于15%,三氧化硫不大于3%。墻面抹灰前對基層處理,刷除表面酥松顆粒,抹灰前24h進行墻面澆水(內墻宜噴水),一天兩次,抹灰時視氣侯條件澆水一、二次,澆水量以水滲入砌塊內8~10mm或控制砌塊的含水率在15%左右為宜。內墻抹灰:采用專用介面劑作基層處理,封閉加氣混凝土表面氣孔減少含水率,并使抹灰層與加氣混凝土有很好的粘結。做法:在墻面上噴涂ZL介面劑,厚度2~3mm,24h后即可進行抹灰。宜選用專用抹灰砂漿或飾面石膏砂漿。外墻抹灰:基層處理同內墻??沽烟幚?將 ZL抗裂砂漿涂抹在墻面上,厚 2~3mm,同時將耐堿玻璃纖維鋼格布(事先按鋪設面積裁好)粘結在抗裂砂漿上,網格布搭接長度 30~50mm,從中間向四邊壓出砂漿,要粘貼均勻,似露非露,總厚3~5mm,干燥后可隱約透出網格的輪廓。待抗裂層干燥后,即可滾涂ZL高分子乳液彈性底層涂料,要求均勻不露底,洞口邊角用毛刷補勻。
采取以上措施,可最大限度的減少墻體裂縫發(fā)生,但加氣混凝土砌體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針對裂縫擴展速度,裂縫大多在工程竣工后 1~2年內出現或加劇,正如本工程調查的情況一致。因此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補處理也是必要的。
TU165
A
1674-3954(2011)02-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