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梅,雷 剛,陳衛(wèi)東,潘君燕
(1.新疆農牧區(qū)水利規(guī)劃總站,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2.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qū)河流開發(fā)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65)
據調查統計,全國已建的水庫大壩8.5萬多座,由水利系統管理的8.37萬多座水庫中,防洪標準、工程質量都存在問題的壩有3萬多座,約占大壩總數的36%[1]。山區(qū)水庫大壩的主要問題中,水庫防洪標準低是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有[2-5]:1)很多工程本身設計洪水標準低,不滿足實際運用要求;2)隨著水文系列資料的延長,特別是受實測大洪水系列資料的影響,重新核定后,工程的實際防洪標準低于國家標準;3)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工程建設規(guī)程和規(guī)范的要求在不斷強化和統一,原有標準不滿足新規(guī)范要求。因此如何增加壩高,增大水庫庫容量成了關鍵問題,特別是有壩頂溢流堰的拱壩。以下以某水庫為例進行探討。
某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的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總庫容1 945萬m3,有效庫容1 794萬m3,且地處高寒地區(qū),晝夜溫差大。樞紐工程由大壩、壩頂溢流堰、灌溉放水設施,導流沖沙洞等成,水庫大壩為漿砌石拱壩,最大壩高78 m,樞紐工程為Ⅲ等中型工程。
隨著該水庫所在地區(qū)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對水資源的利用和需求日益增加,該水庫目前的現狀遠遠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對該水庫的開發(fā)目的加以調整和充分利用,擬增加該水庫興利庫容,充分發(fā)揮其地區(qū)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同時,進一步增大其蓄水量和防洪庫容,對提高水庫防洪標準,進一步保障水庫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效地防止洪水災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過調洪計算及壩頂高程復核結果表明,現狀壩頂高程1 785.00 m,1 000年一遇校核洪水時,所需壩頂高程為1 788.51 m,在現有溢洪設施情況下,大壩防洪標準不能滿足1 000年一遇校核標準,需要采用適當增加壩高和防浪墻等措施,下面列出幾種加高方案:
1)方案一,直接從壩頂增加壩高,俗稱“戴帽”加高[2]。即從壩頂上直接加高,迎水面可用防浪墻直立加高,背水面上部坡度加陡一些,可通過穩(wěn)定分析確定,但如果單純增加壩高,溢流堰頂以上部分壩體失去拱效后為重力壩,而且此例中壩體為漿砌石拱壩,且壩頂拱圈厚度較小,因此該部分壩體本身的穩(wěn)定難以保證。
2)方案二,從大壩背水坡培厚加高。當“戴帽”加高不滿足要求時,需從大壩背水坡培厚加高,以滿足大壩穩(wěn)定滲流條件。對土石壩一般要求背水面加培宜用風化料等透水料,迎水面加培宜用粘土、壤土料。這一措施,比“戴帽”加高工程量要大得多,造價也高。具體加高根據需要來定,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防洪標準。
3)方案三,大壩加高與溢流堰改建相結合。同時加高壩頂和溢流堰高程,并適當擴寬溢流堰。根據調洪演算結果,溢流堰加高3 m,壩頂加高1.0 m。
4)方案四,大壩加高與增建泄洪設施相結合。為提高水庫防洪標準,增加水庫調蓄庫容,加大下泄流量,大壩適當加高結合新建溢流堰、利用原有導流洞、增設溢洪道等措施。
5)方案五,此方案中溢流堰高程保持不變,使大壩和中間溢流堰邊墩一起加高,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溢流表孔壩段上方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結構,與兩邊增加的壩體形成一個整體拱圈。該方案拱壩的壩體設置孔口,結構復雜,在壩頂拱圈和閘室結合處以及箱體四周容易產生應力集中,設計難度較大,設計周期較長。
本文對上述5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分析,現對以上5個方案的工程量、預算費用及優(yōu)缺點進行綜合對比分析。5個方案的綜合指標見表1。
通過對5種方案的綜合對比分析,在本工程實例中建議采用方案三作為推薦方案。
但在大壩加高的同時,也帶來以下問題需要處理:交通洞與壩體連接及擋水防滲成了主要問題;由于壩體加高所帶來的壩體斷面的突變將引起局部的應力集中問題,對壩體的穩(wěn)定不利;壩體防滲體系的封閉性較難處理。
表1 該工程壩體加高方案對比表
[1]王萍,夏仲平.險水庫除險加固中的主要技術措施[J].人民長江,2006,37(8):87-88.
[2]肖艷,張光科,劉超.石城子水庫砌石拱壩除險加固設計[J].東北水利水電,2007(8):14-15.
[3]林奮.安全保壩加固技術[J].12-17.
[4]梁妙屏,徐均明.試論病險水庫加固措施[J].水利建設.2007(9):289-290.
[5]辛俊錄,宋怡馨,中小型病險水庫現存問題及除險加固措施[J].東北水利水電,2009(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