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魯先圣,《讀者》《青年文摘》等多家雜志簽約作家,龍源期刊網簽約專欄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課題文學專家,全國多家報刊專欄作家。已經公開出版現(xiàn)代散文隨筆集《持續(xù)的敲門》《黎明的珠露》《蒼茫人生》《智者的幸?!贰对蠘洹贰饵c亮青少年心靈的人生感悟》和歷史評論專著《水滸傳賞析》等多部。散文集《持續(xù)的敲門》獲得第18屆“全國孫犁散文獎”二等獎,2009年度冰心圖書獎。
在現(xiàn)在這個私家車都已經成為普通家庭工具,公車越來越高檔的時代,一個有一定身份的人騎自行車會降低自己的身價嗎?
在濟南,大家都知道有一個騎自行車參加各種活動的著名教授宋遂良。宋遂良教授1934年出生,是我國現(xiàn)當代文學評論界的權威學者,在學術界享有聲譽。他熱心各種公益活動,常常被邀請參加文化屆和媒體的各種會議。以他的社會地位和年齡,無論是他所在的山東師范大學還是邀請方,都完全可以為他派一輛專車接送。但是,宋遂良教授從來不讓接送,他都是堅持騎自行車自己去。在2000年前后,宋遂良教授已經是接近70歲的老人,有幾次我們一起出席文化活動,我看到他依然是騎自行車來,就勸他說,年齡大了,以后就不要騎自行車了。但是宋遂良教授卻對我說:教授與百姓沒有什么區(qū)別,人家百姓可以騎自行車,我為什么不可以?再說,我既為國家節(jié)約了費用,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
我有一個老朋友崔波,現(xiàn)在寧夏任職。他早年在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任市委書記的時候只有20多歲。在曲阜,人們至今還在傳誦他當年被會場的值勤人員攔截不讓進會場的故事。他當時只有20多歲,很少坐小車出行,平時就是一輛自行車。有一次在體育場開公審大會,他騎自行車去開會。到了門口,把門的警察怎么也不讓進去。他說自己是市委書記崔波,警察干脆把他扣了起來。警察說,你這小毛孩子竟敢冒充市委崔書記?后來,公安局長來了,才給崔波解圍。
后來,崔波從山東升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我有一次去北京參加活動,想起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就在會議的間隙去位于前門大街的團中央看望他。他還是穿著自己最喜歡穿的愛人自己手工做的黑布鞋,衣著簡樸。他在食堂要了4個菜兩瓶啤酒。我問他,上下班怎么辦?他說,自己居住的不是很遠,還是騎自行車,路上可以隨時停下了解一些東西,想買什么也方便。
我們在他的辦公室里敘舊,我看到辦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壓著一張普通的賀年卡,是曲阜團市委郵寄來的。他告訴我,離開曲阜已經多年,現(xiàn)在曲阜團市委的人自己都不認識了,他們還想著每年給自己郵寄張賀年卡,很感動,所以就放在這個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在每一個地方工作都要留下讓人們懷念的記憶。
“自然之友”創(chuàng)會會長梁從誡最近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他出身名門,祖父梁啟超、父親梁思成、母親林徽因。梁從誡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著名文化人士,生活簡樸,一向是騎自行車前去全國政協(xié)開會。有一次門衛(wèi)攔住不讓進。原來,門衛(wèi)從來沒聽說過、更沒見過全國政協(xié)委員騎自行車來開會。
梁從誡曾經說:“人還是應該有一種精神、有一點追求。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可以選擇另一種生活?!?/p>
1988年,身為出版社編輯、北大歷史系研究生的梁從誡辭去公職,致力環(huán)保事業(yè),后在1994 年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家民間環(huán)境保護團體“自然之友”。十多年來,自然之友累計發(fā)展會員一萬余人,各地會員在當?shù)亻_展各種環(huán)境保護工作,由“自然之友”會員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NGO已有十多家?!白匀恢选崩塾嫬@得國內國際各類獎項二十余項,如“亞洲環(huán)境獎”、“地球獎”、“大熊貓獎”、“綠色人物獎”和菲律賓“雷蒙·麥格賽賽獎”等。
我還知道很多追求簡樸生活的人,他們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堅守著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對他們,我沒有絲毫的看輕,反而更多的是尊敬和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