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t
在葡萄酒的世界中,還有一種來自上天饋贈的清涼———冰酒。當氣溫在-8℃以下,采摘在樹枝上自然冰凍成固體的葡萄,并在-8℃以下壓榨,得到少量濃縮的葡萄汁,用這種葡萄汁發(fā)酵釀成的冰葡萄酒,就是冰酒。
釀制冰酒的葡萄采摘自樹枝上自然冰凍成固體的葡萄
冰酒(英語Icewine,德語Eiswein)的清涼,并非只有字面上的冰涼。雖然在不同的國家對冰酒有不盡相同的定義,但通常是指用采摘時已經(jīng)凍硬的葡萄釀造出的甜葡萄酒,在正宗冰酒產(chǎn)地的德國、加拿大和奧地利,強調(diào)冰酒的釀造原料是自然冰凍過的葡萄。
我們可以先在對冰酒的定義最為嚴格的德國的標準中,感受冰酒的“透心涼”。在德國的相關標準中規(guī)定,釀造冰酒所用的葡萄必須在架上,在低于-8℃的自然條件下冰凍6小時以上,再經(jīng)人工采摘,在-8℃完成壓榨,然后將壓榨出的濃縮的葡萄汁發(fā)酵,從而產(chǎn)生的葡萄酒,才能標注為“Eiswein”。
這樣高難度的釀酒工藝,是誰想出來?絕非人為,一切源自自然———1765年,由于大雪的關系,葡萄推遲了采收,酒農(nóng)們舍不得丟棄結了冰的葡萄,嘗試把冰冷的葡萄榨汁、釀制成酒,沒想到三個月后,酒窖里發(fā)出陣陣沁人心脾、如蜂蜜般香甜的酒香。后來,酒莊主用結了冰的葡萄來釀酒,并不斷完善釀造工藝,讓冰酒開始名揚天下。
從釀造方法上看,冰酒屬于甜酒的一種。釀造甜酒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通過加入高度酒,例如白蘭地,中止糖分轉(zhuǎn)化成酒精的發(fā)酵過程,保留糖分;二是冰凍狀態(tài)下榨汁釀酒,因水分結冰所以能得到高糖分濃度的葡萄汁;三是貴族霉菌感染過的葡萄粒,因失去水分而干縮成葡萄干的顆粒,榨汁后得到高糖分的酒液。真正的冰酒采用的是第二種釀造法。雖然很多酒中文名帶冰字,但不一定是冰酒,辨別冰酒一定要看英文酒標,標明“Eiswein”或者“Icewine”(注意!中間無空格)才是真正的冰酒。 三個冰酒出產(chǎn)國相比,德國擁有最精湛的冰酒釀酒工藝,最好的冰酒都來自德國;奧地利的冰酒產(chǎn)量少,鮮有出口,國內(nèi)更加是難覓其蹤跡;加拿大的冰酒產(chǎn)量最大,它出產(chǎn)全球三分之二的冰酒?,F(xiàn)在,在國內(nèi)葡萄酒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是德國和加拿大的冰酒,數(shù)量和品牌都為數(shù)不多。
冰酒品鑒小貼士
淺嘗輒止:原料是經(jīng)過冰凍的葡萄所制,冰酒的甜度可想而知,加上香氣迷人、酒精度不高,容易讓人沉迷,不過多飲也容易生膩,一瓶375毫升的冰酒,最好6-8個人共飲,淺嘗輒止,留有余味。飲冰酒用的是甜酒杯,杯身體積較細,稍瘦長,微敞口,有利于香氣的持續(xù)。為了較長維持4-6℃的品嘗溫度,通常甜酒分量不會倒很多,倒酒量大概為杯子的三分之一。
冷飲:飲用前放在冰箱里冰凍1個小時或放在冰桶里冰凍20分鐘,提前幾分鐘開瓶,使酒與軟木塞之間異味消散并充分“呼吸”,使酒香能更充分地散發(fā)出來。飲用時,一般應該將冰酒放在冰柜里冷藏,或者將酒瓶放入冰桶內(nèi)降溫,將溫度控制在6℃-8℃。
吃香喝辣不愛“瘦物”:作為甜白酒的一種,冰酒能搭配的食物很多,除了中規(guī)中矩的甜品,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辣的菜式,所以不少葡萄酒公司都反映,德國甜酒系列在四川的銷量是國內(nèi)城市中最好的。哪類的食物跟冰酒最不搭?答案是檸檬、苦瓜、蒸魚等。甜酒口感比較豐滿濃郁,不適合搭配味道太“瘦”的食物,苦瓜會突出苦味,蒸魚配甜酒會很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