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重慶中瑞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重慶400014)
探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結算時限的約定
張 華
(重慶中瑞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重慶400014)
一個建設項目,從開始的招投標直至雙方合同的簽訂到最后的竣工驗收及結算的辦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管理工程,其中尤其以結算階段的工作最為繁復。甲乙雙方簽訂合同時明明約定了在某個時間段完成結算,但往往辦不到,尤其是總包結算大多超出預期,一拖再拖,甚至到后來,雙方反目走上訴訟也不少見。
財政部、建設部的《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下稱《結算辦法》)第14條第3款工程竣工結算審查期限:單項工程竣工后,承包人應在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的同時,向發(fā)包人遞交竣工結算報告及完整的結算資料,發(fā)包人應按以下規(guī)定時限進行核對(審查)并提出審查意見:
500萬元以下從接到竣工結算報告和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之日起20天;
500萬~2000萬元從接到竣工結算報告和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之日30天;
2000萬~5000萬元從接到竣工結算報告和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之日45天;
5000萬元以上從接到竣工結算報告和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之日60天;
建設項目竣工總結算在最后一個單項工程竣工結算審查確認后15天內(nèi)匯總,送發(fā)包人30天內(nèi)審查完成。
2008年清單計價規(guī)范中明確了:工程完工后,發(fā)、承包雙方應在合同約定時間內(nèi)辦理工程竣工結算。
《重慶市建設委員會關于規(guī)范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活動的實施意見》第3條:發(fā)、承包人在簽訂合同時應根據(jù)國家及本市有關造價管理規(guī)定明確工程價款結算原則、辦法、程序和時限等內(nèi)容。
現(xiàn)實中,甲乙雙方簽訂工程施工合同對結算審查時限心態(tài)不一,但很容易達成一致:施工方抱著早結算早拿結算尾款的想法,希望結算審查時限越短越好;建設方抱著對施工方你不容易達到報送“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條件,可以作為借口拖延結算時間的想法,與施工方很快達成共識。
事實上,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對結算審查時限一般有約定,但很難按約定的時間完成審查。這里面有幾方面的問題提出探討:
(1)結算審查時限約定是不是科學合理:很多企業(yè)在簽合同的時候是按造價的多少,參照財政部、建設部《結算辦法》來約定的結算審查時間。如果一個2000萬的土石方合同和一個2000萬的總包合同,都按30天來作為結算審查時限,前者較容易辦到,后者卻不容易辦到。單純按工程造價的多少劃分結算審查時限不科學合理。不同規(guī)模、類型的工程,應視結算工作的難易程度,科學合理地制定結算審查時限??梢詤⒖嫉氖牵阂粋€32000m2的框架結構帶轉(zhuǎn)換層的高層(32層)建筑,建設方的一個造價工程師用了60個工作日,將施工方錄入的鋼筋及圖形重新整理檢查并上帳形成費用文件,這期間他沒做其它任何工作。在合同約定的有限的時限里,合理搭配專業(yè)人員的數(shù)量也是至關重要的。
(2)合同約定的結算審查時限總是有限的,指望在很短的時限內(nèi)完成一個項目的結算審查不容易辦到。對總包合同,在簽訂合同時,最好的辦法是分階段辦理結算,這樣工程完工不久,結算也完成了。
(3)如果沒有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就是甲方讓步邊審乙方邊補資料,結算也很難在約定的時限完成,所以乙方在平常注意收集整理資料是很重要的。
工程結算審查時限看似是一段很小的時間段,其實質(zhì)受工程建設過程管理的影響。工程結算審查工作開展的順利與否,與整個工程過程管理的好壞直接掛鉤。管理得好,工程結算辦理要容易得多,反之,困難得多。所有明的或暗的各種矛盾集中在這時體現(xiàn),如何面對和解決,將考驗雙方合同管理的能力。以下用某工程作為例,從多個角度分析造成這樣結局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
3.1 案例
某工程建筑面積91200m2,結構形式為框架薄壁柱,基礎類型為獨基,筏板基。質(zhì)量標準為優(yōu)良,要求工期為450個日歷天。工程造價采用定額計價可調(diào)價方式,其中因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市場價在招投標前3年比較穩(wěn)定,雙方約定按固定單價辦理結算,其余材料按實調(diào)整價差。不管市場價是漲是跌,均不作調(diào)整。合同約定:按竣工圖辦理階段結算。發(fā)包方收齊相關資料后90個工作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承包方收到審核意見15個工作日內(nèi)提出反饋意見,之后15個工作日為甲、乙雙方結算核對時間。
回顧該工程結算:前后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結算時間段描述如下:
該工程2007年9月開工,2009年2月竣工。
2008年5月,施工方第一次報送基礎及主體工程竣工結算,發(fā)包方著手核對工程量,因竣工圖質(zhì)量不高,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一邊核對圖紙,一邊核實工程量,直致2008年9才完成該部分工程量核對工作并上帳形成費用文件。
2009年5月,施工方第二次報送建筑工程竣工結算,發(fā)包方著手核對工程量,于2010年3月完成該部分工程量核對工作并上帳形成費用文件。
2010年3月,施工方第三次報送鋼結構竣工結算,發(fā)包方著手核對工程量,于2010年4月完成該部分工程量核對工作并上帳形成費用文件。
2010年5月至8月雙方協(xié)商解決索賠與反索賠。
3.2 案例分析
從結算時間上進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3.2.1 工程管理不到位
現(xiàn)在的項目部人員組成多數(shù)是松散聯(lián)邦,有任務了,項目部招兵買馬,工程完了,人員就解散,甚至工程還沒完,在掃尾階段,有些崗位的人員就走了。某工程就是這樣,技術負責人調(diào)走了,結局是竣工圖的整理都相當困難,竣工圖的審核在甲乙雙方的手中要經(jīng)過數(shù)次核實,如某工程的鋼結構部分,竣工圖的審核長達一年之久。為什么審竣工圖那么難?主要是過程中的變更太多,有的一個地方反復多次變更,到了最后誰都說不清是怎么一回事了。
竣工圖的整理及核實應作為雙方技術人員平時考核之一,加強過程中竣工圖的整理與核實,是提高工程結算辦理速度的首要條件。
3.2.2 提高預結算人員電算化水平及軟件智能化
預算人員一年到頭都在忙,雙方人員真正用在辦理結算的時間上有限,加上電算化水平不高,效率普遍較低,這也與現(xiàn)今普遍應用的算量軟件的智能化程度不高有關。乙方計算的鋼筋和圖形工程量,拿給甲方審核(甲方?jīng)]單獨錄入計算),在鋼筋工程量中如有大量的修改(柱梁墻等斷面),又要在已經(jīng)定義好的圖形中修改,這是比較困難的事。如果能在鋼筋和圖形算量軟件中加上一個接口(軟件開發(fā)公司攻關),一旦鋼筋有修改(主要涉及斷面大小的變更),圖形相應部位自動修改,那么甲方審核時就無需大量重復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現(xiàn)在的審核軟件,是在兩方人員各自算量的前提下核對,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對社會來講總的是浪費人力資源。造價人員還有一個夢想,工程量的計算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能否解決從設計(建筑、結構、安裝)軟件到工程預結算軟件中的接口(軟件開發(fā)公司攻關),就是設計出圖,主要工程量通過這個接口已能計算,那么預結算人員放在算量的時間上就少多了,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成本控制上。雖然有人講,部分預算人員要面臨失業(yè),但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才能擺脫簡單的重復的勞動,以提高預算人員的工作效率及生存的質(zhì)量。
3.2.3 合同管理出現(xiàn)問題
某工程合同約定: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兩大主材單價包干,不因市場變化而作調(diào)整,該風險是本合同風險之一,由合同中約定的風險和措施費解決。風險和措施費依據(jù)本條所包括(此處省略)的全部工程內(nèi)容和費用內(nèi)容及風險自擔的原則編制,按建筑面積45元/平方米包干使用,此費用包括稅金,不下浮。合同簽訂后,開工不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市場價暴漲,施工單位要求索賠。開發(fā)商以合同約定簽死的單價不作調(diào)整為由,拒絕施工單位的索賠。施工方的理由是《重慶市建設委員會關于規(guī)范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活動的實施意見》有明確規(guī)定調(diào)整材料價差,甲方認為雙方合同有約在先不調(diào)整,并且包干費包含有材料漲價因素,堅持不調(diào)整材料價差。到底當初的包干費中兩大主材漲價風險雙方各考慮了多少?為了規(guī)避市場大的風險,甲乙雙方在簽訂合同時,按實調(diào)整主材的材料價差,或者約定主材漲跌不超過X%,就在包干費中解決,不就沒事了嗎?
3.2.4 甲乙雙方的心態(tài)沒擺正
甲乙雙方簽訂的《總承包工程補充協(xié)議》就雙方的權利、義務等方方面面均有說法,但一紙合同不可能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所有問題。這就需要雙方本著實事求是的心態(tài)來面對。
乙方在過程中不斷提出兩大主材價差索賠金額為453萬(按當時的市場價計算),甲方認為合同有約定不調(diào)價差,包干費中也含有這部分的補償,故不作調(diào)整。僅為這一爭議,雙方往來函件多達幾十份,就差對薄公堂了。
雙方缺乏務實的能拍板的人才在過程中即時處理這個問題,到解決的時候雙方均被動(甲乙雙方對當時的市場價無法統(tǒng)一意見)。
3.2.5 建立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
甲乙雙方的合作,一般來說,開頭的愿望都是美好的,隨著合作過程中各種各樣問題的發(fā)生,如不及時本著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解決,矛盾會越積越多,反目成仇。其實甲乙雙方的合作需要經(jīng)營,經(jīng)營不善,勢必導致合作關系的破裂。雙方只有建立在既不是朋友、又不是敵人而是合作伙伴的基礎上,才能形成雙贏的局面。縱觀我們周圍,凡是合作關系好的甲乙方,在辦結算時,雙方都能以高姿態(tài)互諒互讓解決爭端,使結算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反之,一點小事均擴大化,使結算工作的開展步履維堅,更談不上按合同約定的時限辦理完成結算了。
結算工作的順利與否,只有甲乙雙方的高度配合,在“合同”、“協(xié)議”等精神的指導下,求大同存小異,才能在雙方約定的時限內(nèi)完成。如果甲乙雙方在一些枝節(jié)問題上均寸步不讓,勢必造成對立,甚至對薄公堂,那就是下下策了。
責任編輯:余詠梅
On Estimated Deadlin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Calculations
對工程結算時限存在的幾個方面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措施和方法。
工程;結算;時限
The paper is focused on severalexisting problemsconcerning thedeadline of construction calculations,and puts forth some effectivemethods for the referencesof the relative personnel.
construction;calculations;deadline
TU723.1
A
1671-9107(2011)09-0050-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1.09.050
2011-07-28
張華(1963-),女,四川鄰水人,國家注冊土建造價工程師,主要從事造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