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潤利 ,張 建 ,張 鋒
(1.黑龍江省訥河市水務局,黑龍江訥河 161300;2.松遼水利委員會松遼流域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站,吉林長春 130021)
黑土區(qū)訥河市水土流失現(xiàn)狀與對策
崔潤利1,張 建1,張 鋒2
(1.黑龍江省訥河市水務局,黑龍江訥河 161300;2.松遼水利委員會松遼流域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站,吉林長春 130021)
東北黑土地雖然開墾年限不長,但水土流失非常普遍,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僅以訥河市為例,從東北黑土區(qū)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出發(fā),分析黑土區(qū)水土流失的現(xiàn)狀,提出幾點治理對策,希望能夠為黑土資源的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黑土區(qū);水土流;防治對策;訥河市
訥河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總面積66.48萬hm2,地處松嫩平原北緣,屬大小興安嶺山脈山前高平原向松嫩低平原過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呈緩坡形,大于7°以上的坡度只占全市總面積的0.02%。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季節(jié)性強,降雨量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70%以上集中在7—9月份。
全市水土流失面積達20.35萬hm2,占總面積的38%,其中水蝕面積12萬hm2,集中分布在北部丘陵漫崗地帶;風蝕面積2萬hm2,集中分布在東南部的平原地帶;風水蝕并存面積7萬hm2,分布在南部平川漫崗地帶。水蝕類型主要以面蝕為主,占水蝕面積的99.69%;溝蝕占0.31%,共有大小侵蝕溝1 487條,多以發(fā)展溝為主,總長度947.2 km。
1)地力減退,產量下降。訥河市勝利村科研點在2°坡耕地上進行5次順壟觀測數(shù)據(jù)顯示:每公頃土地年流失泥沙22.4 t,流失水39.9 m3,年平均流失表土厚度3~5 mm,每公頃土地年流失氮肥9 kg、磷肥12 kg、鉀肥18 kg。據(jù)對友好鄉(xiāng)新世紀村的調查,一次大風,受災面積就達到100 hm2,剝地扒苗,埋沒壟頂,只好毀種補種,造成嚴重減產。
2)溝壑增多,耕地減少。隨著水土流失的不斷發(fā)展,地表溝壑日益增多,全市共有大小沖刷溝1 487條,占地349 hm2。由于侵蝕溝的不斷割切,致使農田地塊支離破碎,大塊變小塊,長壟變短壟。同時由于沖刷溝切割,流土淤塞,導致交通阻隔,影響了農業(yè)生產和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3)河床升高,淤積庫渠。水土流失嚴重威脅河流庫渠的安全,每逢大雨,地表徑流攜帶大量泥沙流入江河和庫渠,使河床逐年升高、庫渠淤積,加劇了洪澇災害。
4)土壤板結,蓄水力差。水土流失破壞了土壤結構,導致土壤通透性惡化,造成土壤板結,蓄水保水能力減弱,加之降水集中,地形地貌的影響,就造成了崗地干旱,洼地淤澇。
黑土地為何會“遍體鱗傷”?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天災,也有人禍”。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礎和先決條件,而人為因素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黑土區(qū)嚴重水土流失的真正“禍首”。
1)自然因素
每年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9月份,極易發(fā)生水蝕現(xiàn)象;冬季積雪量大,春季融雪徑流沖刷解凍土,對土地的侵蝕速度不亞于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訥河市屬典型季風氣候,每年4級風以上天數(shù)達100多天,且多集中在春季,風增旱情,旱助風威,土壤風蝕勢所難免;耕地主要集中在“漫川漫崗”地區(qū),坡度雖然較緩,但坡面很長,集雨面積大,徑流集中,農民又習慣于順坡打壟,助長了水蝕的威力。
2)人為因素
人口增長很快,移民大量涌入,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就不斷擴大耕地面積,特別是土地承包經營后,農民種地、開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耕地面積迅速擴大。加之農民只顧當前,忽視長遠,廣種薄收,種地不養(yǎng)地,導致農、林、草用地不均衡,削弱了林、草對耕地的防護作用。地塊過于零碎,翻地深度變淺使犁底層上移,土壤的物理性能不斷惡化,蓄水能力不斷降低,加劇了水土流失。有些地方不能正確處理發(fā)展生產與保護資源的關系,為追求暫時的、局部的利益,不顧對資源的破壞和環(huán)境的污染,掠奪性地開礦、挖沙、砍伐林木、過度放牧,違背自然規(guī)律,加速了水土流失。
1)坡耕地治理措施。坡度大于7°的坡耕地退耕還林或修筑水平梯田,5°~7°的修筑水平梯田,3°~5°的修筑坡式梯田,小于3°的實施改壟措施。另外,在農田中增加防護林面積。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改革耕作制度,推行水土保持耕作法,建立以深松為主體的深松、平翻、耙茬和原壟種輪作體系,以利于坡耕地耕暄保水和農作物高產增收。
2)荒地治理措施。以營造水保林、用材林為主,以薪炭林、護灘林為輔,加大荒坡荒地治理力度。在坡度較大的水土流失荒坡造林時,采取魚鱗坑整地和挖截流溝等措施。選擇部分肥力較高,地形條件較好的荒地,建設果品生產基地,同時利用梯田、地埂和水保工程的埂坎,營造以胡枝子、苕條為主的經濟林。通過引進草種、加強管護等措施改良草場,建立牧草生產基地。
3)溝壑治理措施。溝壑治理措施規(guī)劃以小流域為單元,在采取上述治理的基礎上,從溝頭到溝口,從溝坡到溝底,從毛溝、支溝到干溝,從上游到下游,全面系統(tǒng)地布設治理措施,根據(jù)侵蝕溝的不同發(fā)育階段,分別提出治理措施。同時,溝壑治理規(guī)劃必須與開發(fā)利用溝壑水土資源、發(fā)展生產相結合。
目前,訥河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處在遲滯狀態(tài)。雖然我們研究和制定了較完善的防治措施,但是任何治理方法都要有外部條件作保障,只有大力宣傳,更新觀念,加大力度,綜合防治,才是解決水土流失的關鍵。
1)加強宣傳。在基層實際工作中,深深感到人們對于水土流失并不是十分了解,政府應該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每一個干部、群眾都能真正認識水土保持的好處,真正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認識到預防保護優(yōu)先的重要意義,達到人人都有危機感,人人都有憂患意識。
2)部門整合。訥河市幅員面積66.48萬hm2,專門從事水土保持工作的人員只有2個人,力量薄弱是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突出問題。林業(yè)、畜牧部門也負有生態(tài)治理的職責,主要集中在風蝕治理方面,環(huán)保部門也負有生態(tài)管理的職能,多頭分散管理不利于水土生態(tài)保持工作。建議政府建立綜合、專業(yè)的水土保持部門,履行水土保持宣傳、組織、實施、監(jiān)督等職責。
3)生態(tài)贖買。目前,黑土地治理工作的癥結是,占、串地問題不能很好解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認真貫徹“土地法”的相關法規(guī),在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占用農民耕地要給予足額補償。要樹立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為主,經濟效益為輔的觀念,對一些黑土層已經流失到一定程度的農業(yè)用地,可以考慮用贖買的方法使之成為林、草用地,做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
4)首長負責。在實際工作中,大多基層領導干部對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有一定認識,但由于以經濟指標考察干部、鄉(xiāng)鎮(zhèn)財力緊張等原因,導致一些基層領導干部對水土保持工作不夠重視。建議政府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納入干部績效考核范圍,由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確保取得實效。
5)小處著手。目前,國家對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大項目、大工程上。建議政府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yōu)先的原則,加大對于初發(fā)水土流失的治理,比如訥河市有1 487條侵蝕溝,占地349 hm2,若能以侵蝕溝為中心輻射一定面積使之成為生態(tài)用地,鼓勵農民按照規(guī)定模式承包治理,將會收到較好效果。
6)資源儲備。黑土地表層黑土下面是亞粘狀黃土層,有機質含量極低,若表土層喪失,可以說是寸草不生,黑土層是真正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資源。建議國家重視這部分黑土資源,在水土保持方案中規(guī)定使用方法,建議設立儲備制度,把各項工程建設中無使用價值的黑土集中堆放,使之能在土地復墾、生態(tài)建設中發(fā)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7)確立標準。目前,衡量一個區(qū)域水土流失的標準是以這個區(qū)域的坡度來確定,但是實際看坡高不等于水土流失,還與植被覆蓋率、有無攔蓄設施關系密切。建議設立以坡度、植被覆蓋率、上游植被情況、上游有無攔蓄設施、用地比例等綜合性的衡量方法,用來科學測定一個區(qū)域內的水土流失情況,以利于科學確定黑土地治理政策。
S157.1
B
1002-0624(2011)08-0027-02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