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敏
讓小學高年級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持久興趣
■柳敏
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常常為高年級學生對美術不感興趣、美術基礎知識了解甚少、上課表現(xiàn)不積極、作業(yè)完成率不高等問題的困惱。怎樣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便成了我在美術教育過程中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實效如何,關鍵之一在于教師的課前準備是否充分。
現(xiàn)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美術課是每周一節(jié),課時少任務重,這就給小學美術教師的課前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在每學期制訂教學計劃前,一定要先熟悉教材和翻閱教參,對比教材內(nèi)容有無增減,課時要求有無變動,盡可能地安排得合理、有效。擬定好教學計劃后,我一般會在每學期的第一節(jié)美術課上向?qū)W生們簡要傳達,這時學生總會饒有興趣地討論,還會對教學的內(nèi)容、課時的安排、要準備的美術用具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見,這些對計劃的修改、完善意義非凡。細化到每一課上,我認為備課不但要明確教學目的和任務,熟悉教材以及與教材之間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相關內(nèi)容,要考慮學生理解知識和形成技能的心理過程,還要熟悉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況,即既要備課又要備人。上課前,教師還要準備好與這節(jié)課相關的文字資料、欣賞作品、教師示范用具等前期工作。
另外課前通知學生帶齊美術工具,查閱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激起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學習的興趣,也是課前重要的準備工作。
1.喚起參與課堂的情感
我認為,在上課前適當給學生講一個與本課有關的耐人尋味的小故事,不僅會讓他們集中注意力,而且學生們也會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例如在上五年級的一次國畫課上,教師給同學們講了《齊白石畫蝦》的故事。聽了故事,大家都被齊白石爺爺對繪畫的執(zhí)著精神所打動,也激起了學生對齊白石爺爺和國畫有更深入了解的欲望,很自然地就將學生的興趣引到課堂教學上了。
2.強化視覺審美感知
美術是視覺藝術,美具有“直接引入愉快”的特點,因此,一副好的繪畫作用,一件精美的手工制品,都能引發(fā)學生的愉悅心情。如,在上五年級《家鄉(xiāng)的藝術》,我先把課前收集的十二生肖掛飾、刺繡的鞋墊、風箏的圖片給學生欣賞,同學們被民間精美藝術作品深深地吸引了,紛紛感嘆民間藝術家精湛的技藝。我又拿出自己制作的彩蛋畫,他們都伸長了脖子湊到跟前,興奮不已。這時,我再不失時機地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好的美術課應該唱響審美的主旋律,調(diào)動一切直觀手段,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不僅感受到美術創(chuàng)造的成果,而且感知其創(chuàng)造的過程,引導學生由視覺感知形象到直接參與創(chuàng)造,從而保持和強化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3.有效的教師示范
教師如何示范,在什么時間段示范,示范是否適度,這些直接反映著教師對美術課的理解深度和對知識的把握程度。有時,教師為了充實課堂內(nèi)容,就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的學習形式上,以為課堂熱鬧了,就是體現(xiàn)了新理念,這是轉變學習方式的誤解。我認為教師的課堂示范就是一個“牽、扶、放”的漸進過程,教師只需根據(jù)教學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設計、構圖等方面略做點撥即可。如六年級《有特點的人臉》一課,在如何進一步探索水墨人物畫面部特點的表現(xiàn)方法中,師生共同參與示范,先請學生用線勾描,然后教師再用粗筆大墨塊示范,形成二合一的表現(xiàn)手法。學生的學習以自己感悟,體味筆墨趣味為主,教師演示只作為一個參考。這樣學生通過示范的學習,就能初步發(fā)現(xiàn)了一些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找到一些筆墨技巧,學習漸入佳境。因此,合理的教師示范的作用舉足輕重,它與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的實效性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作為一位美術教師,要避免在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被動的教學局面,就必須在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上下功夫,給學生一個快樂而富有實效的美術課堂。
武漢市江漢區(qū)華苑小學)
責任編輯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