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學生情感教育芻議

      2011-04-02 11:26:14汪凱茜
      池州學院學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院校情感高職

      王 瑛,汪凱茜

      (1.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 經貿系,安徽 安慶 246003;2.池州學院 經貿系,安徽 池州 247000)

      高職院校學生情感教育芻議

      王 瑛1,汪凱茜2

      (1.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 經貿系,安徽 安慶 246003;2.池州學院 經貿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并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情感存在的問題,從社會、家庭、學校和個人四個方面進行了原因分析,進而提出了高職院校實施學生情感教育的三大途徑,即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高職學生;情感問題;教育途徑

      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生產、建設 、服務、管理一線的職業(yè)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這樣的人才應該具有高度的職業(yè)責任感及敬業(yè)精神。如果在情感沙漠中成長的感情冷漠的人則很難成為一個有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人,因此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重視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深入社會實踐的技能培訓外,更要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

      1 高職院校學生情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現實的高職教育由于受培養(yǎng)目標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一味強調對實用知識的功利性追求,從而忽略了學生情感的教育;另外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大,對學生健康的情感產生了威脅;加上家庭的溺愛及我國當前的應試教育模式等也會造成學生的情感畸形發(fā)展。具體表現在學生抑郁、焦慮、自卑的負性情緒有增加傾向以及學生感恩心缺乏,包括感恩父母觀念不強、缺少感念師恩和淡薄報效祖國的意識等;情緒控制力、自我認識能力、自我發(fā)展能力、認知他人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均較弱。高職院校學生情感存在的這些問題與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原因既有來自社會方面、學校方面、家庭方面等客觀原因,也有來自學生自身方面的主觀原因。

      1.1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不良的社會因素對學生的成長造成了消極影響。首先是網絡文化的快速發(fā)展沖擊著學生的價值取向。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對學生的消費觀念、審美情趣、飲食習慣、言行舉止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體現在:人際關系的疏離、文化沖突畢現、網絡攻擊行為、網絡不誠實行為等。其次是學生就業(yè)壓力的增大。每年我國高校畢業(yè)生人數與社會對高校畢業(yè)生的需求不相匹配,畢業(yè)生多,而市場的新增崗位總量較少,就業(yè)形勢較嚴峻。最后是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認識的偏見。目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生源來自在高考招生層次中位于最后批次的志愿填報者,多數人們認為這些生源似乎是高考篩選下來的劣品,使得學生自己產生了消極的情緒。同時受市場經濟的利潤最大化原則的影響,物欲橫流,拜金主義盛行,這對當今80末、9O后的社會閱歷較淺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易受到良莠不齊的各種思想與價值觀念的影響,導致自私、冷漠等負向情緒的產生。

      1.2 學校教育的不足

      在我國小學時期把情感教育當做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中學時期圍繞中考、高考考試棒轉,精力放在了升學率上,忽視了情感的教育;大學時期重視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訓練,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學生職業(yè)競爭能力,從而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雖然高職院校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課,但授課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重視的是概念的灌輸、教學計劃的完成;高職院校有時也開設有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的講座,由于這些教育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和情感需求來進行,所以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學生在愛情、友情、自我認知、人際關系處理、心靈成長等重要情感問題學校教育仍然缺少必要的指導;對于那些有心理障礙、青春期困惑、反抗期焦慮、心理壓力和精神疾患等的學生幾乎都被“技能教育”忽略;另外教育工作者對高職學生復雜的思想意識以及理想信念等問題,不去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對情感教育缺乏熱情,導致學生本應承擔、也完全有能力承擔的基礎性責任被忽視,以至造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會責任感缺失的狀態(tài)。

      1.3 家庭教育的缺失

      首先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風,對他們寄予過高的期望,提出過高的要求,或給予溺愛,過分重視孩子的分數,忽視孩子健全人格的開發(fā),忽視孩子在身體、興趣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特別是獨生子女,過多地家庭照顧,導致他們對家庭依賴性過大、獨立性較差、意志力較弱,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合理的消費習慣難以養(yǎng)成,缺乏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其次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多來自農村,有的家庭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沒有系統(tǒng)學習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沒有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及不斷提高教育能力,與孩子的溝通僅僅建立在三言兩語或濫用體罰等簡單粗暴的方式上,使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疏遠。同時,父母沒有經常保持與學校和老師的密切聯(lián)系,探討教育子女的策略和方法,了解子女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使教育無法做到有的放矢。再者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農村勞動力紛紛到城市打工,把老人和孩子長期留在家里,孩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缺乏及時教育與引導,使得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情感教育極度匱乏。

      1.4 學生自身的缺陷

      首先,由于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在家庭和社會的嬌寵下長大的,沒有受過必要的磨難體驗,容易在情感上重獲取、輕付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缺乏同情和關心。其次,有一部分學生來自于農村,落后的經濟、封閉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很難適應城市的生活,在思想道德、個性特征及心理素質方面就必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導致了學生情感混亂、浮躁,甚至造成了心理障礙,表現為較強的交往需求與較大的封閉性之間的矛盾和思想上的主動性與行為上的被動性之間的矛盾;最后,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利益分配的差別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日益突出,使得學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因此,部分學生在善與惡的抉擇中優(yōu)柔寡斷,在物欲與外加因素的干擾下難以構筑起堅固的道德城墻,喪失了學生應有的社會道德感及責任感,甚至連最起碼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基本生活準則也難以遵循,缺乏對高尚情感的追求,在情感發(fā)展上普遍陷入懦弱、混亂、虛浮及其冷漠的危機之中。

      2 高職院校實施學生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徑

      2.1 全員育人

      首先,輔導員是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建立平等、真誠、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強化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輔導員要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在與學生相處中,輔導員要能夠發(fā)現學生的情感動向、情感的缺陷和不足,并充分利用各種班會課、課后談心等時間用春風化雨的教育模式對學生的情感加以解惑和積極引導,樹立其積極地人生觀、價值觀,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緒情感。

      其次,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授課教師的言行舉止無疑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情感教育可以融入到其教授的課程中作為隱形教育潛移默化地開展。教師的人格特征,德、才、學、識、膽、言、行等諸方面對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和人格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身教重于言教,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培育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理想、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教師要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

      最后,學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對學生要真切的關愛,對學生的幸福感、滿意度、成就感要多多關注,使學生感知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關系、并產生模仿意向,從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2.2 全方位育人

      首先,融情感教育于教學活動中。課堂上,教師應當以積極飽滿的熱忱、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個性形象投入教學過程之中,對自己傳播的知識有著真切而強烈的感情,要善于利用示范講解、案例討論、項目導向等多種形式,制造和諧友好的教育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愛憎分明、是非明辨的情感,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

      其次,融情感教育于校園環(huán)境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咨詢與輔導,開設和開放心理咨詢室,對學生在情感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疏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充分利用校園網、廣播臺、學生社團深入開展情感教育宣傳;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開展豐富多彩的情感教育講座及利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感恩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設計出有新意的教育活動方案,提高教育效果,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創(chuàng)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使學生在日常的健康向上校園文化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產生良性健康的情感、形成高尚的思想和品質。如優(yōu)化校園的輿論環(huán)境、強化校園的制度環(huán)境、凈化校園的網絡環(huán)境、美化校園的物質環(huán)境、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環(huán)境。

      最后,情感教育融于社會實踐中。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及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的形成,實踐活動是必經之路。社會實踐教育則是讓學生用心去體會、感受。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親情、友情、愛情、同情,從人與社會關系的角度體驗正義和責任,可以激發(fā)情感,感悟社會,培養(yǎng)品格,增長才干;讓學生體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貴,讓學生體驗辛苦、挫折、成就。復雜的實踐生活有利于學生凈化心靈,克服自我中心傾向和功利主義情結。高職院??赏ㄟ^開展“專業(yè)實習”活動、“三下鄉(xiāng)”活動、“愛心社”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等及抓住各種節(jié)日和入學教育、軍訓等有利時機[2],積極開展情感教育,只有在集體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學生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才能培養(yǎng)出健康的情感,才能關心別人,理解別人,學會與人相處。

      另外還可以從課程設置、教學改革、家校配合等方面去拓展情感教育的途徑,真正做到有學生的地方就有情感教育。

      2.3 全過程育人

      高職一年級階段:由于學生們結束了中學的學習與生活,滿腔熱情地向往著大學的美好生活,在經歷了走進陌生校園的興奮后,他們會漸漸地發(fā)現高職院校學習的環(huán)境和方式與想象中的大不相同,沒有高考的壓力、沒有老師們的督促、完全靠自己的自主性學習與探究,加上他們大多數都是初次離開父母及親朋好友,在遇到學習、生活、工作、戀愛等問題的時候,由于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對自己的努力方向了解不清,處理問題時便會顯得茫然無助,情感世界出現了孤獨,難免會出現思想上的波動、行為上的失范,這時非常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在學生自我認知能力、情感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激勵能力以及理想和信念等方面加強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識別、表達和調控情感的能力,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穩(wěn)定的情感狀態(tài)學習和生活,并使學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地信念。

      高職二年級階段:學生們基本適應了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并且進入了專業(yè)課程的理論學習與社會調查、參觀、見習、實訓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學生的情操教育,包括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情感、民族自豪感、歷史使命感等政治情感;責任感、義務感、是非感、正義感、榮辱感、集體主義感等道德情感;自愛、愛人、熱愛社會、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等自然情感;感恩社會,感恩時代,感恩親人、感恩他人的感恩情感;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地緣情感、業(yè)緣情感、學緣情感、趣緣情感等人際情感。真正把個人情感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相聯(lián)系,真正把情感作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發(fā)揮情感的正功能。通過情感教育使學生破除定勢思維,學會用客觀、全面的眼光看周圍、看社會、看世界。

      高職三年級階段:進入了專業(yè)課程學習尾聲階段,學生們面臨畢業(yè)、就業(yè)以及即將走向社會等一系列的現實問題,處在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學生強調自我與社會融合,索取與奉獻融合,注重自我,注重現實的呈主流狀態(tài)的價值觀直接導致學生在情感需要上的多元性,心理壓力增大,[2]心情難免浮躁,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注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生命觀、金錢觀、榮辱觀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真正把個人情感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和良好的職業(yè)情感,真正把情感作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發(fā)揮情感的正功能,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為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高職院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在三年的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都要貫徹以人為本、以情育人的原則,無論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在管理環(huán)節(jié)、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自高職一年級到高職三年級乃至畢業(yè)都要把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要高度重視學生情感世界,使學生做到高技術與高情感的平衡,從而把當代高職院校學生真正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這對于學生和社會的發(fā)展都有長遠的意義。

      [1]顧愛勤.我國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

      [3]王偉,李國良.論當代大學生情感與教育[J].黑龍江高數研究,2006(5):61.

      G641

      A

      1674-1102(2011)03-0096-03

      2011-04-14

      王瑛(1961—),女,河南永城人,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經貿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管理學。

      [責任編輯:束仁龍]

      猜你喜歡
      院校情感高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孟连| 滦南县| 于田县| 义马市| 东光县| 余干县| 彭水| 勐海县| 孟州市| 察雅县| 青冈县| 耒阳市| 威宁| 宁夏| 手机| 铜鼓县| 凤凰县| 大荔县| 保德县| 壶关县| 神池县| 米泉市| 阿图什市| 阳高县| 多伦县| 辽阳县| 右玉县| 温宿县| 门头沟区| 辽阳县| 荆州市| 邢台县| 桦南县| 灌阳县| 会宁县| 林甸县| 南漳县| 枞阳县| 新昌县| 周至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