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偵查管轄的完善

      2011-04-11 15:07:54向澤選
      河南社會科學 2011年4期
      關鍵詞:瀆職罪犯罪案件職務犯罪

      向澤選

      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偵查管轄的完善

      向澤選

      職務犯罪偵查管轄權的科學劃定,對完善職務犯罪偵查體制意義重大。職務犯罪偵查機構的規(guī)模、地位,乃至偵查中領導關系的確定,都與偵查管轄權限所涉及的罪種相關聯(lián)。職務犯罪偵查管轄權限的劃定,包括檢察機關偵查職務犯罪的范圍和各級檢察機關之間職務犯罪偵查管轄權如何進行縱向劃分等兩個方面。限于篇幅,本文的研究僅涉及檢察機關偵查職務犯罪的權限范圍。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制度確定的職務犯罪偵查管轄范圍,筆者認為,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的管轄是影響和制約職務犯罪偵查效率的核心問題,也是科學劃定職務犯罪偵查管轄權限的關鍵。鑒此,本文擬對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的偵查管轄歸屬問題進行闡述,以期從明晰職務犯罪偵查管轄權限邊界的角度,促進職務犯罪偵查管轄體制的進一步完善。

      一、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的范圍界定

      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中的“關聯(lián)”,并非犯罪構成意義上的牽連犯,而是指檢察機關在依法偵查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遇到的涉及公安機關管轄的直接或者間接制約或者影響職務犯罪案件偵查的其他犯罪案件,包括貪污賄賂案件與其他刑事案件的“互涉案”、瀆職犯罪的“原案”、職務犯罪的“后案”等三種類型。

      “互涉案”是指同一主體實施了涉及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管轄的犯罪類型,或者辦理的同一案件涉及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管轄的罪種的情形,具體包括:一是一人多罪的情形,即同一國家工作人員或國有單位既實施了貪污賄賂或瀆職侵權類犯罪,又實施了其他刑事犯罪;或者同一不具備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普通主體,在實施普通刑事犯罪的同時,又是貪污賄賂犯罪或者瀆職侵權犯罪的共犯的情形。二是數(shù)罪同案的情形,即檢察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在依照管轄權限偵查各自管轄犯罪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所管轄的同一案件涉及不同管轄權限的由多個主體實施的多種犯罪的情形,如公安機關在查辦走私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海關或者其他機關工作人員受賄和濫用職權的行為,或者檢察機關在查辦貪污賄賂案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黑社會組織犯罪等,即“案中案”、“窩案”、“串案”等。

      瀆職罪的“原案”,是指某些瀆職罪的偵查與認定所涉及的事前發(fā)生的與瀆職“本案”密切相關的其他刑事案件?!霸铩焙蜑^職“本罪”具有認定和構成上的邏輯關聯(lián),“原罪”是認定瀆職“本罪”的前提,沒有特定“原罪”的存在,瀆職“本罪”就會因為缺乏特定要件而無法認定。例如,要查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案件,就要以合同詐騙罪的成立為前提,沒有合同詐騙罪的成立或存在,就不可能存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的結果,也就不可能存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案,即便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中存有某種程度的失職,但只要沒有發(fā)生合同詐騙的結果,就不構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這里的合同詐騙案就是事先發(fā)生的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的“原案”,與“原案”發(fā)生直接相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則屬于瀆職“本案”。類似的情形還有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縱走私罪、放縱制售偽劣產品犯罪行為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等,對這些瀆職犯罪進行偵查和認定,都要以特定“原罪”的存在和成立為基本前提,瀆職“本罪”與“原罪”之間存有嚴密的邏輯關聯(lián)。

      職務犯罪的“后案”,是指為逃避職務犯罪的司法追究,為職務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并構成刑事犯罪的特定案件。這些幫助職務犯罪嫌疑人逃避司法處罰的行為由于是發(fā)生在職務犯罪實施以后,故被稱為職務犯罪的“后案”。例如,為職務犯罪嫌疑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或者幫助職務犯罪嫌疑人逃匿,為其作偽證包庇,窩藏、轉移、收購或代為銷售職務犯罪所得贓款,或者為嫌疑人逃避司法追究創(chuàng)造其他條件等,都發(fā)生在職務犯罪實施以后。當然,與上述瀆職罪的“原案”一樣,“后案”與職務犯罪在認定上也存有嚴密的邏輯關聯(lián),所不同的是,職務犯罪成了這些特定“后案”的前提,這些“后案”則是由職務犯罪所派生出來的“孳生物”。從司法實踐的角度看,這些“后案”通常包括偽證案,妨害作證案,幫助毀滅、偽造證據(jù)案,窩藏、包庇案,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款案等,這些“后案”若非因職務犯罪的發(fā)生而引發(fā),則其與相關聯(lián)的“原案”一并屬于公安管轄,也就不是本文要研討的問題了。

      二、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管轄的現(xiàn)狀及其弊端

      目前,對上述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的偵查管轄,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于1998年1月19日聯(lián)合制定的《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六項的規(guī)定執(zhí)行的,即:如果涉嫌主罪屬于公安機關管轄,由公安機關為主偵查,人民檢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屬于人民檢察院管轄,由人民檢察院為主偵查,公安機關予以配合。按照這一規(guī)定,檢察機關在偵查職務犯罪中,發(fā)現(xiàn)所查辦的案件存有涉及公安機關管轄的其他刑事犯罪的,則要通知公安機關派人參與偵查,但參與偵查活動的公安人員只能配合檢察人員對案件進行調查;公安機關在偵查其他刑事犯罪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所查辦的案件涉及職務犯罪的,則要通知檢察機關派人參與調查,參與偵查的檢察人員只能發(fā)揮輔助的作用,整個偵查活動要在公安機關的統(tǒng)一安排下進行。這種牽連管轄機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兩種不同屬性案件的查辦問題,避免了兩類不同屬性案件在偵查思路、偵查方向、偵查謀略以及偵查管轄權限等方面的差異性可能引發(fā)的實踐困惑。但職務犯罪案件與其他刑事犯罪案件在偵查進路、偵查謀略和偵查取證手段等方面是存在差異的,由兩種偵查主體聯(lián)合組成的以一方為主、另一方為輔的偵查辦案模式,也表現(xiàn)出其先天的不足,不利于所涉案件尤其是職務犯罪案件的及時偵破。在以公安為主查辦普通刑事犯罪,檢察機關參與查辦職務犯罪的辦案模式中,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辦處于輔助地位,要服從公安機關查辦普通刑事案件的整體部署,參與辦案的檢察人員辦理職務犯罪的主動性難以發(fā)揮,很容易錯過最佳辦案時機。在以檢察機關為主查辦職務犯罪,公安機關參與查辦普通刑事犯罪的辦案機制中,公安人員處于輔助地位,要聽從檢察專案組對整個案件的統(tǒng)籌安排,公安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也難以發(fā)揮出來,同樣會制約和影響對所涉及的普通刑事犯罪的查辦。由于參與辦案的檢察、公安人員同時還承擔其他辦案任務,加上目前的辦案考評機制把聯(lián)合偵破案件的功勞往往記錄在主辦案方,參與輔助辦案的公安人員和檢察人員持消極觀望心理的居多,上述問題的存在會直接影響辦案的效果??梢姡瑢﹃P聯(lián)案件所采取的由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聯(lián)合組成辦案組的辦案機制,存在著嚴重制約和影響案件辦理的弊端:

      (一)與偵查活動的內在規(guī)律相違背

      職務犯罪的智能性和復雜性,以及證據(jù)的易變性,決定了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要遵循“快”和“智”的規(guī)律。職務犯罪偵查中的“快”,要求對職務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和其他強制性偵查措施、證據(jù)的收集、嫌疑人的訊問、證人的詢問等,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稍有不慎,就會走漏風聲,一旦走漏偵查信息,就可能導致嫌疑人逃跑、串供、毀滅證據(jù)等不利于案件偵破的后果。現(xiàn)行的由兩類偵查主體分別管轄職務犯罪和其他刑事案件的偵查管轄模式,在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所查辦的案件中涉及職務犯罪案件時,再通知有管轄權的檢察機關派人參與調查,其中的時間差不僅影響偵查效率,也不能保證不泄露案件信息,一旦涉案信息泄露,很可能導致嫌疑人逃脫、證據(jù)滅失等不良后果。職務犯罪偵查中的“智”,要求在職務犯罪的偵查謀略上要體現(xiàn)“巧取”的理念,即在偵查謀略上要突出偵查的智能性,通過查辦嫌疑人實施的與職務犯罪相關聯(lián)的案件,如涉稅、賭博、金融犯罪,職務犯罪的“后罪”和瀆職罪的“原罪”,間接地獲取嫌疑人實施職務犯罪的證據(jù),一舉突破職務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實現(xiàn)偵查的最佳效果?,F(xiàn)行的由兩類主體分別管轄職務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的管轄模式,人為地添置了案件偵查的障礙,增加了辦案難度,使得一些行之有效的偵查謀略和技能不能巧妙地運用。按照現(xiàn)行的偵查管轄模式,檢察機關在查辦瀆職罪時,有關直接影響瀆職罪構成的瀆職原罪的情況,只能等公安機關偵查終結才能獲得,再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存有瀆職的情形,并決定其瀆職情況是否構成犯罪。當在查辦其他職務犯罪時要依賴某些“后罪”的證據(jù)時,檢察機關也只能等公安機關查清其管轄的“后罪”,再論職務犯罪的偵查是否能夠依靠“后罪”的證據(jù)予以佐證了。可見,現(xiàn)行的偵查管轄模式,否定了職務犯罪偵查應當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使得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復雜化,使得一些行之有效的偵查謀略在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中無法使用。

      (二)與適用刑罰防治犯罪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

      刑罰以剝奪人的權益與施加道德譴責為內容,國家對刑事犯罪動用刑罰,根本目的是要預防犯罪的再發(fā)生,但只有在犯罪發(fā)生后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迅速決定犯罪應當適用的刑罰,才能達到刑罰防治犯罪的最佳效果①。對刑事犯罪進行偵查,是對刑事犯罪動用刑罰的基礎和前提,偵查的質量和偵查所占用的時間段,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對刑事犯罪的追訴質量和追訴期限。職務犯罪及其相關聯(lián)的犯罪,由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兩個偵查主體分別管轄,檢察機關在查辦職務犯罪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所查辦的案件涉及公安機關管轄的案件,尤其是發(fā)現(xiàn)所查辦的案件,要以所涉及的其他刑事犯罪的情況如證據(jù)或者事實為認定的基礎,而又必須等待公安機關來參與偵查,或者要等公安機關先行查辦所涉及的關聯(lián)案件,這勢必延誤有關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辦,最終必然要延誤對職務犯罪案件的追訴質量和追訴期限,造成刑罰的延誤,使得刑罰在懲治和預防犯罪的效果上打折扣,甚至變成無效之刑或者昂貴之刑②。

      (三)浪費偵查資源,影響偵查效率

      公正和效率,是刑事司法的價值目標。公正為首,兼顧效率,應當成為處理公正和效率關系的準則。職務犯罪及相關聯(lián)刑事犯罪的偵查,是對這類犯罪進行追訴的基礎,也是對這類犯罪進行刑事追訴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理當按照刑事司法的價值標準來規(guī)制和統(tǒng)籌,在偵查環(huán)節(jié)貫穿公正理念的同時,要兼顧偵查的效率和效果。由兩類不同的管轄主體對職務犯罪和其相關聯(lián)的犯罪分別行使管轄權,不一定能夠確保偵查中的公正。相反,在吸收公安機關參與調查,或者等公安機關對瀆職罪中的原罪偵查終結后再對特定的瀆職案件進行偵查時,由于其中的時間差,檢察機關可能會貽誤偵查,失去收集和固定證據(jù)的最好時機,犯罪嫌疑人也可能會因此獲得偵查信息而逃跑,或者串供、毀滅證據(jù)等,不利于實現(xiàn)公正的價值目標。職務犯罪證據(jù)的易失性、易變性,犯罪嫌疑人的特殊身份可能給偵查造成的阻力,要求偵查活動迅速果斷地進行。職務犯罪及其關聯(lián)案件分別由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管轄,瀆職案件的查辦對其“原罪”的依靠,特定職務犯罪案件與其“后罪”的邏輯關聯(lián),職務犯罪與其他刑事犯罪的互涉,要求偵查主體的同一性,而現(xiàn)行的由兩類主體管轄的偵查模式,吸收不同偵查主體參與偵查,等待公安機關對相關“原罪”或者“后罪”的偵查結果,無疑會影響和制約偵查的效率。同時,由兩類不同偵查主體對存有直接關聯(lián)的案件分別行使管轄權,涉及偵查人力資源的重復投入,在目前刑事犯罪案件高發(fā)、偵查人力資源緊缺的背景下,這種偵查管轄模式會導致偵查人力資源的浪費,產生投入大、運行效率低下的偵查機制,與刑事司法所追求的目標,以及時下正在進行的司法改革目標大相徑庭。

      三、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偵查管轄的完善

      既然現(xiàn)行的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的偵查管轄模式存有諸多弊端,就應當按照刑事偵查的特點和規(guī)律,對職務犯罪關聯(lián)案件的偵查管轄進行改革。筆者認為,對上文所述的互涉案件、瀆職案件的原罪、特定職務犯罪的后罪,統(tǒng)一由檢察機關行使偵查管轄權,即公安機關偵查普通刑事犯罪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還實施了應由檢察機關管轄的職務犯罪的,應當將整個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偵查,檢察機關偵查職務犯罪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還存在其他應由公安機關管轄的普通刑事犯罪的,直接將普通刑事犯罪一并偵查。

      (一)公安檢察管轄中的互涉案件,應統(tǒng)一歸口檢察機關偵查

      互涉案件的偵查管轄權由檢察機關行使,是由互涉案件的特點以及偵破這類案件的實際需要決定的,具體理由如下:

      1.職務犯罪的偵查,應當優(yōu)于普通刑事案件的偵查。國家工作人員的特殊身份及其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決定了職務犯罪的偵查應當優(yōu)先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的偵查。國家工作人員在實施職務犯罪的同時,還單獨或者與其他主體共同實施了其他刑事犯罪,其他任意主體實施普通刑事犯罪的同時,又構成職務犯罪的共犯,或者涉嫌職務犯罪時,就會出現(xiàn)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分別有權對同一案件的部分犯罪進行偵查的情形。根據(jù)職務犯罪應當優(yōu)先于其他刑事犯罪得到查辦的原則,其他刑事犯罪的偵查要讓位于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辦,職務犯罪偵查主體隨之取得同一案件中涉及的其他刑事犯罪的管轄權。故,檢察機關偵查職務犯罪發(fā)現(xiàn)同一主體還涉嫌普通刑事犯罪時,應當將普通刑事犯罪并案偵查。公安機關偵查普通刑事犯罪發(fā)現(xiàn)嫌疑人還涉嫌職務犯罪(如行賄犯罪、貪污犯罪的共犯等)時,應當本著職務犯罪偵查高于普通犯罪的原則,將全案移送檢察機關管轄。

      2.互涉案件由檢察機關偵查,是職務犯罪的偵查規(guī)律決定的。目前所賦予的偵查手段和偵查機制決定,職務犯罪尤其是賄賂犯罪的證明,主要依靠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等言詞證據(jù)。為規(guī)避現(xiàn)行的職務犯罪偵查手段不足,提升職務犯罪的偵查效率,及時偵破職務犯罪案件,往往要遵循“從外往內”的偵查規(guī)律,即從非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入手,向職務犯罪進行偵查。例如要偵查受賄,往往從偵查行賄入手。為促使行賄人交代問題,又要從偵查行賄人的其他違法問題如偷稅、制售偽劣產品、賭博、洗錢等問題著手。這些違法犯罪歸公安機關管轄,檢察機關為偵破職務犯罪可以建議公安機關進行調查,但公安機關往往因人員緊張任務繁重等不能及時進行調查,因而可能影響職務犯罪的偵查。如果由檢察機關對職務犯罪偵查中存在的與公安機關互涉的其他普通刑事犯罪一并偵查,則可以巧妙地利用所涉及的普通刑事犯罪的偵查,為職務犯罪案件的偵破提供條件和突破口。

      3.互涉案件直接由檢察機關偵查,有利于更好地辦理案件?;ド姘讣婕暗穆殑辗缸锖推渌淌路缸?,由公安和檢察機關分別偵查,在這一偵查管轄模式下,檢察機關為主罪偵查主體時,公安機關要派員參與偵查,公安機關為主罪偵查主體時,檢察機關要派人參與偵查。檢察機關因擔負對公安偵查活動的監(jiān)督職責,兩種情形都要花費精力糾正公安機關偵查中收集證據(jù)和其他偵查活動的違法情形。同時,由檢察機關將普通刑事犯罪移送公安機關偵查,公安機關將職務犯罪移送檢察機關偵查,都要有一個對方派人熟悉案情參與偵查的過程,從移送案件到對方派人參與偵查花費的時間差,必然增加偵查成本,還可能因偵查措施不能及時到位,貽誤取證時機。如果將互涉案件涉及的職務犯罪和其他普通刑事犯罪,交由檢察機關一并偵查,檢察機關則可以根據(jù)兩類案件的互涉情況,在制定偵查方案和確定偵查方向時,將兩類不同性質的案件統(tǒng)籌考慮,在偵查謀略上采取以案破案,或者利用其中一案的證據(jù)作為偵破另一案件的手段,還可以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和固定證據(jù),保證證據(jù)的有效性和準確度,提高偵查水平和辦案的質量。

      4.互涉案件統(tǒng)一由檢察機關偵查符合互相配合的原則。分工是互相配合的前提,分工是為了更好的配合。但分工和配合都要服從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訴訟職能和懲治犯罪的最終目的。刑事訴訟中的互相配合,除訴訟程序中在偵查措施上給予的支持,主要的是在訴訟職能上所給予的配合。將互涉案件交由檢察機關偵查,正是為了保障偵查效率,強化偵查職能,提高案件偵破率,而由公安機關在偵查管轄上作出的必要的讓度,是公安機關在強化偵查效能的大背景下,從偵查管轄職能上給予檢察機關最好的支持與配合,是互相配合訴訟原則在偵查管轄中的具體體現(xiàn)。

      (二)瀆職犯罪的“原案”和職務犯罪的“后罪”應當由檢察機關管轄

      職務犯罪案件收集和固定證據(jù)難,證據(jù)易變性強,單靠職務犯罪自身的偵查突破案件難,要充分利用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偵查,收集、獲取職務犯罪偵查所需要的證據(jù),但并不是任何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偵查,都能促進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辦,只有與職務犯罪緊密相關的其他刑事犯罪,即瀆職犯罪的“原案”和職務犯罪的“后案”,能夠促進職務犯罪案件的偵破。筆者認為,這兩類案件應當由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1.瀆職犯罪中的“前罪”應當由檢察機關偵查。瀆職罪中的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放縱制售偽劣產品犯罪行為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等的偵查,要以相關前提行為構成犯罪為條件,如果瀆職行為的前提行為不構成犯罪,則瀆職罪就很難成立。例如,要對徇私枉法罪立案偵查,就要存在對明知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對明知無罪者而使他受追訴的前提,如果不存在該前提行為,或者該前提行為沒有造成涉嫌犯罪的人不追訴,或者無罪的人受刑事追究的非法治后果,徇私枉法罪就很難成立。如果受包庇或者無故受追訴的行為由公安機關管轄,等公安機關將這些前罪偵查終結,再由檢察機關對徇私枉法行為立案偵查,由于兩罪偵查的時間差,可能使得瀆職罪的主體聞訊后毀滅證據(jù)或者串供,或者編造錯誤追訴或不予追訴的理由。等檢察機關對相關瀆職罪立案偵查時,會喪失收集固定證據(jù)的最佳時機,瀆職者可能因此逃避刑事追究。即便將瀆職的實施者抓捕歸案,也會因刑罰處罰不及時難以起到威懾和預防的功能。同時,由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分別對瀆職“原罪”和瀆職罪行使管轄權,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復偵查,浪費人、財、物、技術資源的重復投入,影響乃至降低偵查的效率。而由檢察機關對上述瀆職罪涉及的前罪一并偵查,能夠避免上述弊端,在偵查謀略上能夠將相關前罪和瀆職行為一并納入視野,及時收集和固定司法人員是否存在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的證據(jù),提高偵查質量,克服偵查不及時導致的對瀆職犯罪打擊不準和懲治不力的弊端。

      2.職務犯罪的“后案”應當由檢察機關偵查。由檢察機關對職務犯罪案件及其“后案”一并偵查,是這類關聯(lián)“后案”與職務犯罪的邏輯關聯(lián)對偵查活動的要求。如上文所述,職務犯罪的“后案”,指的是職務犯罪實施后,為逃避刑事追訴而實施的妨害司法類的犯罪案件。兩類犯罪具有直接的邏輯關聯(lián),“后案”往往是為了使職務犯罪嫌疑人逃避偵查和追究而實施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職務犯罪和其“后案”在證明上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偵破“后案”所獲取的證據(jù),往往是突破其職務犯罪的切入點,同樣,職務犯罪的成功偵破所獲取的證據(jù),也可能成為偵破“后案”的關鍵。當然,在目前的偵查管轄模式下,如果是由非職務犯罪的發(fā)生而引發(fā)的“后案”,由于“后案”和引起“后案”的犯罪,在屬性上同屬非職務犯罪,兩者都由公安機關管轄,公安機關在偵查中則可以有機地將偵查資源、證據(jù)收集等一并考慮,能夠做到在最短的時限內將案件偵破。但對于由職務犯罪的發(fā)生而引發(fā)的“后罪”,要是也按照職務犯罪由檢察院偵查,作為“后案”的普通刑事犯罪還由公安機關管轄,則會人為地造成案件偵查的分離,造成案件線索管理、傳遞、流轉等辦案程序的復雜化,偵查資源難以共享,不同機關對同一案件事實、案件情節(jié)等在不同時間和條件下的重復偵查、重復取證、反復核實,很容易造成偵查活動在“打草驚蛇”的情況下進行,耗時長,偵查工作難以保密,從而為犯罪嫌疑人串供、毀滅證據(jù)、訂立攻守同盟提供可乘之機,其直接后果是既妨礙了職務犯罪的偵查,也不利于其他“后罪”的偵查??陀^上會導致相互關聯(lián)的前后兩罪都難以偵破。而由檢察機關統(tǒng)一對職務犯罪及其“后案”行使偵查管轄權,可以避免兩罪分開管轄所引發(fā)的弊病,還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案件信息、線索、證據(jù)等,對密切關聯(lián)的各案進行綜合分析,在兩個案件同步偵查的過程中,隨時根據(jù)偵查的進展情況,適時調整偵查謀略,出其不意地對職務犯罪及其關聯(lián)“后罪”進行訊問,迅速及時地破案。如此,既提高了偵查效率,又節(jié)省了偵查資源。

      可見,上述與職務犯罪相關聯(lián)的兩類普通刑事犯罪,交由檢察院管轄,不僅具有較充分的理論依據(jù),也具有扎實的實踐基礎。但對該兩類相關普通刑事犯罪的立案偵查,應當設立比查辦職務犯罪案件更嚴格的立案程序,立案前要有證據(jù)證明相關普通刑事犯罪與正在偵查的職務犯罪案件具有關聯(lián)性,報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同時將與職務犯罪一并偵查的普通刑事犯罪報上級檢察院備案審查,避免隨意擴大檢察機關偵查普通刑事犯罪的范圍。

      注釋:

      ①[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第56—57頁。

      ②[英]邊沁:《立法理論——刑法典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頁以下。

      2011-04-28

      向澤選,男,湖南沅陵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法學博士。

      猜你喜歡
      瀆職罪犯罪案件職務犯罪
      玩忽職守型瀆職罪中嚴重不負責任與重大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
      南大法學(2021年6期)2021-04-19 12:28:02
      MINORBY OFFENSE
      漢語世界(2021年2期)2021-04-13 02:36:40
      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高發(fā)的思考
      人大建設(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我國瀆職罪中“重大損失”要件的研究
      瀆職罪主體中若干問題的研究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風險社會視域下食品監(jiān)管瀆職罪的立法完善
      在預防職務犯罪上動真格促實效
      學習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6
      九步審訊法對職務犯罪審訊的借鑒
      2014年4月企業(yè)界犯罪案件追蹤
      法人(2014年5期)2014-02-27 10:44:47
      防城港市| 盘锦市| 陵川县| 武强县| 曲周县| 阆中市| 邓州市| 东莞市| 大邑县| 天全县| 循化| 崇信县| 泉州市| 宿州市| 中超| 石阡县| 柞水县| 德州市| 涟源市| 余干县| 古田县| 莫力| 康乐县| 黑龙江省| 陆丰市| 荣成市| 丰台区| 萍乡市| 大邑县| 彭泽县| 那曲县| 宁化县| 环江| 南阳市| 长春市| 贞丰县| 沿河| 海门市| 广宁县| 女性|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