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壽
(莒南縣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 莒南 276600 )
輸卵管結扎術是生育二胎后育齡夫婦知情選擇的避孕節(jié)育措施之一,由于其手術簡單、有效、并發(fā)癥少,往往成為育齡夫婦的首選。切口感染是輸卵管結扎術后常見并發(fā)癥,若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可形成長期不愈合的腹壁竇道,給受術者帶來身體和生活的不便,增加了受術者的痛苦,從而影響到其他育齡夫婦對輸卵管結扎術的認識和選擇。我院從1995年以來,共收治輸卵管結扎術后切口感染及并發(fā)腹壁竇道感染者14例,經(jīng)積極治療,全部治愈?,F(xiàn)將治療經(jīng)驗介紹如下。
1.1資料 14例患者有2例在我單位行輸卵管結扎術,于拆線時發(fā)現(xiàn)切口感染;有11例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行腹式輸卵管結扎術,病程3~15年,且在切口處已形成竇道;有1例在感冒后突發(fā)輸卵管切口深部疼痛腫塊。
1.2方法 (1)兩側術后近期切口感染者,及時拆線,擴創(chuàng)引流,用雙氧水徹底沖洗創(chuàng)口1次,1天換藥1次,氨芐青霉素鈉6 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甲硝唑1.0,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xù)7天,治愈出院。(2)8例有條索狀腫塊者,用2號硬膜外導管插入竇道檢查其深淺,并經(jīng)導管注入亞甲蘭染液,在局麻下行竇道切除術,縫合切口。氨芐青霉素鈉6 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甲硝唑1.0,靜脈滴注,每天1次。7天后切口I期愈合,治愈出院。(3)3例腹部不規(guī)則包塊者,切開擴大膿腔口,必要時切除粘連增厚組織,直達終末膿腔,吸凈壞死組織及膿液,搔刮膿腔壁,清除線結與纖維肉芽組織,完全或大部切除堅硬增厚的膿腔壁,用雙氧水徹底清洗,然后用0.5%甲硝唑注射液沖洗一次。用凡士林紗布緊密填塞傷口,達到壓迫止血效果。術中不用縫線結扎止血,不縫合各層組織。切口與膿腔直接相通,保證術后換藥順利。術中避免穿破腹膜,導致膿液進入腹腔。術后兩天換藥一次,同時用0.5%甲硝唑注射液沖洗傷口,直到傷口愈合。術后靜脈滴注氨芐青霉素鈉和甲硝唑,必要時加硫酸慶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平均約兩周治愈出院。(4)1例腹壁深層膿腫而無竇道形成者,不同意手術治療,經(jīng)B超檢查確定為腹壁肌層較規(guī)則膿腫,給予穿刺抽膿,雙氧水沖洗,0.5%甲硝唑注射液沖洗,膿腫周圍硫酸慶大霉素封閉注射,同時口服環(huán)丙沙星0.75,每天兩次。3天后,用硫酸慶大霉素與0.5%甲硝唑注射液在膿腫周圍封閉注射治療,11天治愈出院。
1.3結果 14例患者全部治愈,皆隨訪無復發(fā)。
2.1預防為主 施行輸卵管結扎術應按照《常用計劃生育技術常規(guī)》,嚴格無菌操作。術者要加強責任心,提高手術操作技能,特別是工作量大時,要保證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確保手術質量。認真做好術前檢查和術前準備。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和禁忌癥,正確選擇手術時間,避開月經(jīng)期。術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不盲目追求小切口,快速度。術中止血要徹底,防止發(fā)生切口血腫。
2.2正確及時處理切口感染 術后換藥是發(fā)現(xiàn)切口是否感染的關鍵,不能因為切口小而不換藥。切口感染初期,應用抗生素,局部給予熱敷或理療,消除腫脹,避免化膿。淺表感染,宜早期拆線,清除異物,應用抗生素。深部感染化膿,應及時拆除腹壁各層縫線,清除膿液、壞死組織及異物,保證引流暢通,應用抗生素,促進早期愈合,避免形成竇道。
2.3手術切口中的不吸收線結形成的異物肉芽腫是感染長期不愈形成竇道的原因。治愈腹壁切口竇道的關鍵是切開或切除竇道,徹底清除異物及肉芽組織。
[1] 韓學德.外科引流的并發(fā)癥[J].中國實用外科學雜志,1998,4(6):423.
[2] 王恩盈.輸卵管結扎術后并發(fā)腹壁竇道的治療[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4,12(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