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至8月1日,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氣候變化對黃淮海地區(qū)水循環(huán)的影響機理和水資源安全評估”中期討論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項目首席科學家張建云教授出席并主持會議.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河海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大氣所、東北師范大學等項目承擔單位和依托部門代表等50余人參加了會議.
研討會上,河海大學余鐘波教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嚴登華教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王國慶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夏星輝教授分別匯報了四個課題的研究進展和取得的階段成果,與會人員分別就四個課題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展開了廣泛討論.
項目首席科學家張建云院士在會上對每個課題下階段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課題間的配合銜接進行了協調,并對會議作了總結.張院士在會議總結中指出,該項目自2010年立項以來,項目組成員緊密團結、扎實工作,根據項目任務書的要求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實驗研究,各課題組均取得了的階段性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具有重要的創(chuàng)新意義.在分析前期研究工作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張院士對下一步的工作強調指出:(1)各課題要緊密地圍繞任務書要求開展工作,在完成任務書目標的前提下可拓展相關的研究內容;(2)要加強實驗研究,加強成果的凝練和集成,注重規(guī)律性、機理性的總結和提煉;(3)重視基礎理論研究,每個課題要做到研究方法合理、資料可靠、方法嚴謹,提出的結論要謹慎,經得起推敲;表述要清楚,圖、表等表達要正確;(4)課題之間要加強交流配合,實行數據共享;(5)在研究中注意及時建立數據庫,實驗記錄、分析和計算等階段性成果均要入庫,以便數據匯交.最后,張建云院士對中期檢查驗收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