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冬,高艷輝,賈艾玲,董金香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xué),吉林 長春 130117)
玉米須為禾本科玉蜀屬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頭,最早藥用記載見于《滇南本草》。玉米須其性味甘、平、無毒。可用于治療水腫、小便淋漓、腎炎、膽囊炎、糖尿病等[1]。玉米須中主要含有皂苷、黃酮、生物堿、多糖等成分[2]?,F(xiàn)代藥理研究[3]證明,玉米須中黃酮類成分為有效成分之一。黃酮類化合物種類多,性質(zhì)差異較大,本實驗對玉米須總黃酮的醇提工藝方法進(jìn)行了實驗研究,為玉米須的開發(fā)利用研究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1.1 藥材來源 玉米須為禾本科玉蜀屬植物玉米的花柱,采自吉林省長嶺縣,經(jīng)鑒定,符合中國藥典1977年版規(guī)定。
1.2 儀器 TU-1810PC型分光度計;電子天平(d=0.000 01 g);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批號100080-200707);試劑、試藥均為分析純。
1.3 試驗方法
1.3.1 藥材吸醇量的測定 稱取玉米須粉末100 g,加醇2 500 mL,浸泡12 h,平行3次,測得100 g玉米須的平均吸醇量為400 mL。
1.3.2 提取工藝技術(shù)條件的研究 醇回流提取工藝中影響總黃酮提取效率的因素主要為醇濃度、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和料液比。故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篩選最佳提取工藝。見表1。
表1 醇提工藝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表
以玉米須總黃酮含量為考察指標(biāo),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
2.1 正交實驗結(jié)果 稱取供試品約0.15 g,精密稱定,加70%乙醇50 mL,精密稱重,超聲處理30 min,冷卻至室溫,70%乙醇補(bǔ)足失重。精密量取供試品續(xù)濾液0.5 mL,加入三氯化鋁試液5 mL,用乙醇定容至10 mL。顯色15 min[4],以相應(yīng)試劑為空白,測定275 nm下吸光度。結(jié)果分析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方差分析表明:A(乙醇濃度)、C(提取次數(shù))為顯著因子,B、D為不顯著因子。因素B和C對提取量影響很小,因此最優(yōu)組合為A3B2C3D1,即:加入15倍量70%乙醇,回流3次,每次1.5 h。
2.2 玉米須總黃酮的含量測定
2.2.1 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空白溶液制備:精密量取乙醇0.5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三氯化鋁試液5 mL,用乙醇定容至刻度,顯色15 min,作為空白液。對照品溶液:取蘆丁對照約1 mg,加適量甲醇溶解,即得。供試品溶液:取提取物粉末(過60目篩)約0.15 g,精密稱定,按2.1項方法制備共試品溶液。
表2 正交試驗設(shè)計及結(jié)果分析
表3 方差分析表
2.2.2 對照品和供試品吸收光譜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按2.1項顯色,測定200~600 nm范圍內(nèi)吸收波長,結(jié)果在溶液在275 nm有最大吸收波長,供試品溶液在276 nm有最大吸收波長,二者吸收波長基本一致。因此確定275 nm為測定波長。
2.3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2.3.1 對照品溶液制備 取蘆丁約5 mg,精密稱定,置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0.101 4 mg/mL)。
2.3.2 標(biāo)準(zhǔn)曲線繪制 精密量取蘆丁對照品溶液(0.101 4 mg/mL)0.5、0.75、1、1.25、1.5 mL,分別置10 mL量瓶中,按2.1項顯色。同法制備空白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 A),在275 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結(jié)果蘆丁對照品回歸方程為:Y=0.046 2X-0.000 7,r=0.999 9??傸S酮含量在5.07~15.21 μ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3.3 精密度實驗 精密量取蘆丁對照品溶液(0.101 4 mg/mL)1 mL~10 mL量瓶中,按2.1項下測定吸光度,平行處理3次測定,結(jié)果RSD為0.49%,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3.4 穩(wěn)定性實驗 精密量取蘆丁對照品溶液(0.101 4 mg/mL)1 mL,按2.1項下方法測定0、5、10、15、20 min時吸光度;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 mL,按3.3.2項下方法測定0、5、10、15、20 min吸光度,結(jié)果對照品的RSD為0.191%,供試品的RSD為0.468%。二者吸光度RSD均符合要求,穩(wěn)定性良好。
2.3.5 重現(xiàn)性實驗 精密量取正交試驗1號供試品溶液1 mL~10 mL量瓶中按2.1項下測定吸光度,結(jié)果供試品中總黃酮平均含量為94.862 9 mg,RSD為1.22%,重現(xiàn)性良好。
2.3.6 加樣回收率 取已知含量(95.325 mg/g)玉米須供試品6分,每分1 g,精密稱定,并加入適量蘆丁對照品,按2.1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依法獨(dú)立操作,按2.1項下測定吸光度,計算回收率,結(jié)果平均回收率為100.42%,RSD為1.83%,說明方法準(zhǔn)確性較好,可行。
2.4 最佳工藝驗證試驗 稱取玉米須藥材500 g,按最佳提取工藝,即加入15倍量70%乙醇,回流3次,每次1.5 h,合并濾液,濃縮干燥,稱重。平行4次試驗。
稱取試品約0.2 g,精密稱定,至溶液具塞錐形瓶中,按2.1項下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 mL,按2.1項下測定吸光度。平行處理4次,結(jié)果玉米須提取物中,總黃酮含量可達(dá)到1.341 g/100 g藥材,說明該工藝穩(wěn)定、科學(xué)合理,適用于玉米須總黃酮的提取。
3.1 三氯化鋁顯色法原理[5]三氯化鋁作為顯色劑本身無色。在被測溶液中加入顯色劑后,發(fā)生反應(yīng)(一般是絡(luò)合反應(yīng))生成有顏色的物質(zhì),顏色深淺與顯色劑的量無關(guān),只與被測物濃度成正比。
在中性或弱堿性存在條件下,黃酮類化合物與鋁鹽生成螯合物,在275 nm波長處有吸收峰且符合定量分析的比爾定律。
三氯化鋁吸光度法測定玉米須中的黃酮,是一種簡便、快速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和準(zhǔn)確度。
3.2 黃酮提取次數(shù) 各因素對提取影響順序為:提取次數(shù)>提取時間>溶劑量,提取次數(shù)對總黃酮含量影響較大,但第3次以后,提取液顏色變淺、提取量較低,不適宜再提取。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S].上海:上??萍汲霭嫔?1999:434.
[2]張慧恩,徐德平.玉米須黃酮成分的研究[J].中藥材,2007(2):164-166.
[3]許剛.3種玉米穗不同部位黃酮類及其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的測定[J].鄭州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2001,22(4):82-84.
[4]余婷婷,魯曉翔,連喜軍,等.玉米須黃酮類化合物的薄層層析及紫外光譜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8,29(11):47.
[5]符軍放,吳素芳,曹煒,等.蜂膠醇提取物紫外光譜相似性探討[J].中國蜂業(yè),2006,57(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