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永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疾病,病程長,癥狀重,易在冬春季發(fā)作,受冷空氣和細菌、病毒等感染因素的刺激,常致使呼吸困難,活動能力下降,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采用多索茶堿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選擇 50~80歲的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60例,診斷標準符合 2002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 COPD診斷標準[1],除外有激素依賴的患者,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孕產婦以及對茶堿類藥物過敏者。(2)入選患者均處于急性發(fā)作期,不合并其他肺外疾病,1周內未使用茶堿類藥及全身皮質類固醇藥物。(3)受試者既往心功能正常,無家族遺傳史;(4)受試患者需簽署知情同意書。60例患者隨機分為多索茶堿組 30例,其中男 17例,女 13例,年齡 52~71歲,平均 (69±5)歲。氨茶堿組 30例,其中男 18例,女 12例,年齡 51~73歲,平均 (68±5.5)歲。兩組患者年齡、病程、性別、吸煙指數具可比性。
1.2 方法 在常規(guī)吸氧、抗感染、祛痰、改善通氣的基礎上,多索茶堿組用多索茶堿葡萄糖注射液 100m l(300mg/支)靜脈滴注,1次/d,氨茶堿組用氨茶堿注射液 250m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100m l靜脈滴注,1次 /d,療程均為 7~10d。兩者均予口服茶堿緩釋片 0.2g,1次/晚。試驗期間不使用影響茶堿吸收、代謝、排泄的藥物。初次使用實驗藥品后 1h記錄心電圖,以后每天使用實驗藥品后 1h心臟聽診,必要時再次心電圖。并詳細記錄患者咳嗽、喘息、肺部哮鳴音的變化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呼吸、喘息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不影響日常生活;肺部哮鳴音完全消失或明顯減少;好轉:咳嗽、喘息癥狀減輕,但末完全消失,可以耐受;肺部哮鳴音減少,但末完全消失;無效:咳嗽、喘息無緩解或加重,肺部哮鳴音末減少或增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多索茶堿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 20.00%,低于氨茶堿組 (4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n(%)〕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的比較Tab le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between two group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氣道狹窄、通氣受限為特征的疾病。解除氣道的痙攣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患者癥狀的主要措施之一。氨茶堿常被用來治療慢阻肺患者,但由于該藥代謝不穩(wěn)定,不良反應大,治療范圍狹窄,靜脈使用又有一定危險性,使得臨床應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多索茶堿是新型的甲基黃嘌呤類衍生物,它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平滑肌細胞內的 Ca2+濃度,進而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其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比氨茶堿強,且藥效的作用時間較長。它還可以抑制各種炎性遞質、細胞因子的釋放,控制氣道炎性反應和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2]。通過以上多種途徑達到降低氣道高反應性,解除呼吸道痙攣的效果[3]。因此其對患者癥狀及通氣功能的改善顯著優(yōu)于氨茶堿。此外,還有研究表明,多索茶堿不影響細胞內鈣庫對鈣的儲存和釋放,也不影響鈣離子流入細胞,不與鈣拮抗藥競爭受體,而氨茶堿則與其不同,因而造成了兩藥對心功能影響不同[4]。因此,多索茶堿在心血管不良反應明顯少于氨茶堿[5]。本組觀察多索茶堿組治療后患者的癥狀、體征均顯著改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強于氨茶堿組,而且患者心悸、心律失常、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所以,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多索茶堿是替代氨茶堿的一個更安全有效的藥物之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
2 曹文巖,庫爾勒.多索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分析 [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4):826.
3 杜慧.多索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分析 [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8,29(8):609.
4 吳偉明,陳麗佳,鮑仕慧.多索茶堿對實驗動物心功能的影響[J].醫(yī)藥導報,2006,25(11):1112.
5 劉新年.多索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0例 [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23):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