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宏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有一種花,香艷得久,傳承得遠,它叫佛花。
牽著女兒,從廣場郵局出來。
那個現(xiàn)做現(xiàn)賣龍須糖的人還在。每次來這里,都能見到她,只是她身旁的人換了。以前一直都是一個年紀(jì)相當(dāng)?shù)闹心昴凶?,這回,是個男孩子,15歲上下,稚嫩、青澀,東張西望,眼里滿是羞澀。
每次打她身邊走過,女兒都吵著要吃龍須糖,都被我以不干凈、會吃壞牙等為由拒絕了。這次路過賣龍須糖的女人,女兒很懂事地說:“那個龍須糖不能吃!”那個女人本能地吃驚地看了我們一眼,頗有些凄涼。也就是一剎那,她復(fù)低頭,只見雙唇翕動,難聞其聲。面對兒子,她那么低聲下氣,一定是在求著什么……我能猜出來,一定是青春叛逆的兒子不聽話。作為母親的她就那樣低聲氣地苦勸。
走出十步開外,我拉女兒重回到龍須糖小攤前,向她要了一份。她微笑著收錢,謙恭地遞來一盒,說:“很好吃的,香甜松脆,綠色食品,沒有加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蔽覜]有理會她,轉(zhuǎn)而對她兒子說:“你不要讀書呀?怎么陪媽媽賣這個呢?”她接過茬去,說:“是啊,都勸了他好多天,馬上要中考了,還不回學(xué)校,急死人!”她的焦急模樣,讓人備感心酸。
那一刻,男孩堅定地說:“媽,我明天就回去!”
就因了這一句,她笑靨如花。
朋友開了一間影視廣告公司,生意紅火過一陣。金融風(fēng)暴襲來,單子越來越難接,生意急轉(zhuǎn)直下。直到現(xiàn)在,也沒能恢復(fù)當(dāng)年的元氣。
為了培育、開拓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他讓手下員工制作了一批三維動畫片,然后將客人的照片合成個性化電子相冊,頗有些電影效果。起初,他拿幾個成片去南昌的影樓掃樓推銷,一個電子相冊收費20元,賣得還不錯。特別是“蜜蜜花園”版,深受新婚夫婦的喜歡。
之后,朋友聘請了一個女大學(xué)生,在網(wǎng)上銷售。對此,我不太看好。沒有第三方保障,沒有約束,僅靠一個QQ,想把這個生意做到全國,未免太困難了點。
事實證明,我想錯了。
朋友后來將個性化電子相冊,做到年售10萬余元,生意遍及全國數(shù)十個省市區(qū),已是公司最為成功而且相對穩(wěn)定的新財源。
我問朋友:“有沒有客戶讓你做電子相冊,不付錢的呢?”
朋友說:“有啊,不過只有兩個,一次是380元,一次是220元。你要知道,世上還是好人多,做生意不誠信的人,終歸還是少數(shù)。”
坐在朋友的公司里,看著那些賞心悅目的電子相冊,以及相冊里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我似乎聞到了怡人的花香。
蜂蜜是大自然的精靈。
小時候,養(yǎng)蜂的大舅將他的峰箱駐扎在我們村后山上。我去那里玩的時候,常看到嗡嗡飛舞的蜜蜂,尋花采蜜,一刻也不停歇。
長大后,發(fā)現(xiàn)養(yǎng)蜂的大舅其實也像蜜蜂一樣,冬末離家,去全國各地找花源,放置好蜂箱;呆過花期,又輾轉(zhuǎn)他處;深秋花歇,又包輛大貨車,從遠方奔回故鄉(xiāng)。每年光運費,對于一個農(nóng)民而言,就是天價。年景好,有些收成,才會有賺頭;災(zāi)年,花事不旺,鐵定就虧了,不光賠了一年的力氣,還有本錢。
一次在網(wǎng)上看到了個圖文并茂的帖子《讓你看看真實的養(yǎng)蜂人》,童年的印象立即在大腦里復(fù)活,我依稀看到了大舅的身影,感受到他一家人東奔西走的艱辛。
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我看到后面一個跟帖——從此不再吃蜂蜜,養(yǎng)蜂人太辛苦了。那一刻,我似乎看到比天底最美的花還要美的那朵,從網(wǎng)絡(luò)里蔓延而來,盛妍在明媚的春光里。
開在塵世間的佛花,一小朵,一小朵,清香溢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