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誠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櫻桃酒、蘋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瑯滿目,色彩繽紛,人見人愛。然而,水果酒僅能淺啜,不可多飲,一喝多了,它那種膩人的甜味,會懨懨地滯留在喉頭,去之難,留之更難。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的,似有若無。它不醉人,也不膩人。它不會使你上癮,你也絕對不會為它而瘋狂。可是,在一個微風輕拂、花香襲人的下午,你會不經(jīng)意地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在凄風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擋住那洶洶涌來的愁緒。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濃、酒氣重,一時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涂,吐得五顏六色。次日醒來,總在頭痛欲裂的狼狽里,悵然地生出悔不當初的感覺。
葡萄酒呢,像友誼恒遠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洌,酒味雋永。紅酒像瑪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誼的“精品”。酒齡越老,酒味越佳。喝著時,戀它;不喝時,念它。它絕對不會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會讓你在微睡里對它魂牽夢縈。
能為你兩肋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靈芝釀成的藥酒。
這樣的酒,世間絕少;能否遇上,全看緣分。拔開瓶蓋,便已酒香襲人;小啜幾口,酒氣繞舌、酒味雋永。時常喝它,健身益體,百病消除。
倘若世人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杯里盛的是什么酒,那么,酒后失態(tài),與人無尤,可嘆的是:常常有人錯誤地把椰花酒當成葡萄酒,狂喝之后,徒呼自負。更可怕的是:有人刻意“以甲瓶裝乙酒”,他人不慎喝下而被劣酒傷身,為時已晚。所以嘛,舉杯前,該圓睜雙目,認清商標;輕啜時,該提高警覺、細辨酒味!
(張立超摘自《廣州日報》2011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