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峰
安徽省青陽縣:搶抓“機”遇 興“機”富農
●楊再峰
2010年,安徽省青陽縣農機局以貫徹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契機,以增強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加大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快發(fā)展以水稻機插為重點的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去年以來,全縣農機社會化服務總收入2 000余萬元,農業(yè)機械總動力21.05萬kW,大中型耕整機械達到40臺套,聯合收割機達到500臺,插秧機達10臺,水稻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75%。
去年初,青陽縣農機局積極爭取和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補貼資金規(guī)模大幅增加,全年累計獲得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10萬元??h農機局嚴格執(zhí)行《安徽省縣級農業(yè)機械購置補貼操作暫行辦法》,本著“執(zhí)行政策,規(guī)范運作,不誤農時,服務農民”的原則,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等各種媒體,宣傳國家購機補貼政策,規(guī)范補貼操作程序,加強補貼機具的電子檔案管理,陽光操作,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到實處。去年全年共補貼大中型聯合收割機84臺,手扶拖拉機1 196臺,大中型拖拉機3臺,耕作機械77臺,水稻插秧機6臺,茶葉加工機械140臺,簡易保鮮設備6臺,水產品養(yǎng)殖機械81臺等,帶動農民投入769萬余元,直接受益農戶1 490余戶。
面向農村的教育培訓是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青陽縣拖拉機駕校一方面加大硬件建設投入,使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了培訓質量保障機制,堅持一手抓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工程,一手抓好農機實用技術培訓。去年以來,全年共培訓農機駕駛員33人,聯合收割機手33人,組織農機實用技術培訓25期,培訓農民950人,有力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
為了推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去年,青陽縣圍繞糧食生產重點環(huán)節(jié),推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組織召開了水稻機耕機、油菜收割等新型機械現場演示會5期,機械栽插早、中稻1 000畝,建設示范點4個,舉辦培訓班8期,縣農機部門從相關農機生產科研機購聘請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示范和指導,制定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要點及相關技術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把水稻育插秧、油菜免耕播種、茶葉生產機械化等技術編印成冊發(fā)放給群眾,讓群眾掌握一技之長。
決“有機戶閑,無機戶難,人情活難收錢”的問題,該縣把分散的農機組織成作業(yè)服務隊,開展“五統一”作業(yè),提高了農機作業(yè)效率,農業(yè)生產力水平快速提高,農機戶均增收5 000余元。去年,該縣農機部門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等措施,積極推進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的發(fā)展,組建了3個農機專業(yè)合作組織,形成了以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農機協會等專業(yè)服務組織為龍頭,農機大戶為主體,農機戶為基礎,農機中介組織為紐帶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促進農機服務產業(yè)化、市場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安徽省青陽縣農機局2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