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榮
久負盛名的皇城相府, 位于山西省陽城市北留鎮(zhèn)境內(nèi)。 這座面積碩大的城堡式古建筑,依其獨特山體位置而建。整體構(gòu)架多以樓、亭、坊、臺為群,上下錯落,曲徑迴旋,各抱地勢,斗拱飛檐。 這座融城堡、府衙、住宅特色為一體的古建群,是清朝康熙年間一代名相陳廷敬及其祖上的故居。
著名文學大師曹雪芹, 曾在他的傳世名作《紅樓夢》『好了歌』中,發(fā)出過『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 』令人悲切的感嘆。 據(jù)說,不少人讀了《紅樓夢》中的好了歌后, 便會因世態(tài)炎涼而頓生厭世情緒。 但是,當你走進這座皇城相府,傳遞給人們的卻是一番別樣的心緒。 那就是一幢相府,千載文明。仿佛當年的陳廷敬依然居住在這座高墻深院之中, 向人們娓娓訴說著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這,還須從相府中的楹聯(lián)文化說開去。相府的正門是皇城的御書樓,其匾額『午亭山村』四個大字為康熙皇帝依陳廷敬晚年『午亭山人』名號御書。 兩側(cè)楹聯(lián):
春歸喬木濃陰茂;
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
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為政數(shù)年氣節(jié)始終如一的真實評價。 而相府中的另兩副楹聯(lián):
功多過寡福嗣并賞;
才高德厚科甲連登。
典冊高文推獨步;
臣心門市見雙清。
則是陳廷敬及后人對自己家族在為政親民方面的客觀寫照。 這三副楹聯(lián)分別從不同角度向世人傳導著客觀平實評價歷史的求實理念。
走進相府中道莊,迎面而立的『憲總宰?!慌茦牵冀ㄓ诳滴跛氖?。 牌樓兩側(cè)橫排著一副楹聯(lián):
一門衍澤;
五世承恩。
既是對陳廷敬一生政治生涯的概括,也涵蓋了其效忠康熙王朝的思想和行為。這副楹聯(lián)乍從字面看, 似乎是在向人們傳遞臣權(quán)君授、 從仰而尊的封建主義忠君思想,但與相府中另一副楹聯(lián)相呼應(yīng):
華國文章傅玉樹;
過庭人物立風宸。
就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到知恩當報的感恩思想,自古至今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庭余草色饒文思;
坐有蘭言洽素心。
看到這副楹聯(lián), 人們會自然追溯到唐代文學家劉禹錫《陋室銘》中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的詩句。 這是劉禹錫當年因主持正義而遭貶官后, 居住在簡陋的屋子里寫下的以文明志的名句。歷經(jīng)宋、元、明、清幾個朝代后, 尚能在官運亨通的清代陳廷敬相國府上,『庭余草色饒文思; 坐有蘭言洽素心』的名聯(lián)。 這就不難想象,這副楹聯(lián)是從生活的角度告誡世人, 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 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才是人生最佳選擇。對于這一點,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和正在形成著各自理性化的思維模式。 正所謂
詩懷淡處臨春水;
文味閑時數(shù)落花。 (相府聯(lián))。
著名的《康熙字典》是在清康熙年間,由時任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等主編而成的一部漢字辭書。 這是陳廷敬為我國漢文字典籍史上留下的寶貴財富。 因此,在皇城相府的中華字典博物館中,不僅能看到珍藏于館內(nèi)的諸多典籍珍品, 更能欣賞到古今名人留下的楹聯(lián)墨跡。 其中一副藏頭聯(lián)
字融九域無雙侶;
典占三千第一春。
便是后人分別從地域和時空兩個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康熙字典》的歷史價值。
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有聯(lián):
蒼松翠柏窺顏色;
秋水春山見性情。
已故全國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啟功先生的一聯(lián):
觀圖書道脈傳今古;
嘆翰墨文光射斗牛。
兩副楹聯(lián),也分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陳廷敬先祖的豐功偉業(yè)和他的《康熙字典》作出了無可辯駁的歷史評價(皇城相府系明、清兩朝建筑,陳廷敬祖輩為明朝官吏)。 除此之外,另有
斗酒縱觀廿四史;
爐香靜對十三經(jīng)。
一自圖書尋有緒;
頓令風月浩無邊。
寶笈圖書編舜歷;
金甌歌頌紀堯年。
這些楹聯(lián)墨跡,均對飽涵豐功的《康熙字典》及古老的中華文化給予高度贊揚。
皇城相府的楹聯(lián)不僅多見于為官、為政方面內(nèi)容,而且在為人、治學、處事、持家方面也不乏傳承中華古文明的內(nèi)容。
功勛自炳千秋史;
情節(jié)惟余萬卷書。
六經(jīng)讀盡方拈筆;
五岳歸來不見山。
雅量風清兼月白;
高情澗碧與山紅。
世間清品至蘭極;
賢者虛懷與竹同。
忠厚培心和平養(yǎng)性;
詩書啟后勤儉傳家。
左琴右書開卷有益;
模山范水閉戶自精。
讀古人書需處地換身一想;
論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
這些飽涵中華文明的對寶聯(lián)玉恰似一面面古色古香的銅鏡,不僅可鑒古人之行,也永遠照亮著今人的前行之路!
(襄汾縣星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