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點·博客堂
李思輝
殘疾人半票,這個可以有
一面是民眾向鐵道部要福利,一面是鐵道部攤手說沒錢,看起來無可奈何,實則不然。鐵道部門具有全民屬性,有責任向社會提供福利,有義務給殘疾人更多照顧。假如鐵道部腰包里的銀子不夠,大可向更高層面的管理部門申請協(xié)調,力圖把問題解決好,而沒必要把自己孤立起來。且看下面一組數(shù)據: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1-10月個人所得稅收入累計5347.49億元,提前兩個月超額完成2011年全年個稅收入5200億元的預算目標。對此,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稱,若未來兩個月,個稅收入維持10月水平,今年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將超收800億元左右。
個人所得稅提前、超額完成征收任務,全年超額的部分能不能向殘疾人傾斜一下呢?這個鐵道部可以爭取。面對民眾的交通福利訴求,系統(tǒng)內部解決,或者拿出建設性的方案爭取中央財政的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當然,我們也不能揪著“無力承擔”這四個字,對鐵道部過分批評。他們的一些努力還是值得我們贊賞的,比如其即將推行的殘疾人專用車票制度(11月有望實現(xiàn)每列火車至少預留5張殘疾人專用火車票);比如,相對民航、船舶、公路等交通部門,鐵道部門一貫堅持的相對低廉的票價基準。
盛大林
殘疾人優(yōu)待應該有度
鐵道部的“無力承擔”說有沒有道理?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各類殘疾人總數(shù)為8296萬人。這個數(shù)字是享受半價火車票大中專在校學生的數(shù)倍。即使殘疾人人均每年享受100元的優(yōu)惠,也將讓鐵道部門減少近100億元的收入。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鐵道部負債合計為20907.15億元,負債率接近60%。雖然總體負債率不算太高,但鐵道部的債務風險與日俱增。而“7·23”事故后高鐵及動車的減速降價進一步降低了鐵路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再對殘疾人實行半價票確實是鐵道部門難以承受之重。
更重要的是,半價優(yōu)惠政策將成為鐵路市場化的障礙。承擔公共福利是以國有為前提的,政府不可能讓民營的企業(yè)承擔公共福利的供給。如果將來要對鐵路進行市場化改制,那就要將半價優(yōu)惠等公共福利剝離出去,而附加的公共福利越多,剝離及改制的難度就越大。
優(yōu)待殘疾人是人性化的表現(xiàn),也是考察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并不反對制定更多優(yōu)待殘疾人的政策,但在制定優(yōu)待政策的時候一定要通盤考慮、全面權衡??傊瑲埣踩藨搩?yōu)待,但也應該有度。
余意
實施殘疾人半票需多方相扶
據官方數(shù)據,中國目前殘疾人所占比重大于6%,數(shù)目自然不小。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是馬路、商場或公園,卻鮮見有殘疾人活動,究其原因,莫過于出行的不便了。我們都說殘疾人的活動空間,丈量著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那么鐵路部門此舉,雖是制度上的一小步,但無疑是文明的一大步。
而針對殘疾人享受半價票的提議,鐵道部書面回復,稱無能力承擔更多票價優(yōu)惠??陀^來說,鐵路部門由于造血能力不足的先天缺陷,在鐵路建設全國性缺錢、鐵路客運基準票價率十余年未調的現(xiàn)實語境之下,面對著幾千萬殘疾朋友的出行問題,恐怕真是“有心優(yōu)待,無力出錢”。
鐵道部差錢,不等于問題就不能解決,如何破解,這里有兩個建議:其一,財政支出撐腰。今年全年財政收入將首次超過10萬億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如能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對殘疾人出行進行補貼,肯定是一舉多得的美事了。
其二,慈善機構參與。無論是紅十字會、還是宋基會,或是其他,官辦慈善在今年都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機,別老想著進學校、建雕塑,實實在在為需要幫助的人做點事情,老百姓自然是看在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