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彬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站在雨里對看著師弟們墳堆流淚的令狐沖如是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謂“江湖”者,此之謂也。那么人一輩子也就一直在江湖之中了,只是“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歲月劃過,有時連痕跡也不曾留下,而那些能夠坐下來回憶的人該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更何況這回憶就是自己的“江湖人生”。
每個人都有江湖,俠之大者自然為國為民,而之小者如何呢?在這本名為《一個民工的江湖》的書中,夠勁道的書名再加上萬眾矚目的“民工”熱詞,自然就惹得一些人徹夜難眠,想要知道一個民工的江湖會是什么樣子?
這個被稱為八零后著名民工的人,他的朋友這樣描述他:“一個以前整天操蛋的、半路出家的、無所顧忌的、有點義氣的、長相比我差一截的、人生灑脫的同學。”就是這樣一個灑脫得有些混蛋的萬小刀,在自我漂流的旅途中不時回顧故土以及那里的人和事,于是積少成多的就成了現(xiàn)在的這本書。書中記載的是他的生活、童年、親情和愛情。于我們而言,通過這本書萬小刀為我們構(gòu)建了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有鄉(xiāng)村經(jīng)驗的人大多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又有我們所未曾體驗到的,這就是獨屬于萬小刀的江湖。
城市化的潮流越來越?jīng)坝?,而反映民工潮的作品卻不多,尤其是關(guān)注民工在大城市中生存處境的作品太少了。萬小刀提供給我們的都是他的生存經(jīng)驗,即使少而且個人化,卻也能夠代表絕大多數(shù)民工的現(xiàn)實處境:大城市的成本太高,生活在大城市代價太大了。付出了青春,而收獲的卻是不確知的未來。很多人過著無根的生活,一陣風來,明天就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這就是打工者的命運,注定沒有明天。
相較于大多數(shù)民工,萬小刀是幸運的,他還能忙里偷閑地想想自己的故鄉(xiāng)。那些故事,在經(jīng)過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fā)之后顯得格外的沉靜,即使憂傷也能享受,這源自于萬小刀骨子里的逍遙。他可以大學退學,也可以很快樂地干著工地上的小工,心里放開了,無所顧忌,自然就活得坦然,活得自我。這也許就是萬小刀的文字能夠如此抓住人心的原因,他不是大江大河,只是流經(jīng)山間的小溪流,慢慢地卻自有一種滋味,這滋味需要慢慢地細心品嘗。萬小刀就坐在你的對面,喝著茶和你聊天,聊他的朋友、工作、生活……他的語氣是輕的,調(diào)子是舒緩的,但是你聽著聽著就心酸了,有種想哭的沖動,絕不是嚎啕大哭,只是靜靜地躲在無人的角落啜泣,這就是掩藏在他文字里面的憂傷。質(zhì)樸的文字流淌出的卻是打動人心的憂傷,蠶食你軟化你,讓你不得不為他的江湖、江湖里那些人百般糾結(jié)。
“民工文學”或者“打工文學”自然受人熱捧,因為流行時髦,有人在后面推,萬小刀的江湖大約也屬此類。然而他的書比之一般的打工文學高在他有自己的情懷,在《悼念留守兒童》一文中他說:“我去城市呆了大半年,然后聽說小放死在鐵路上了。據(jù)說是小放沿著鐵路去城里尋找父親,在一條隧道里,被火車撞死的。我沒有回家,我無法面對小放的靈魂?!币粋€有反思,能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寫作者,他所寫的就不僅僅是事件本身。他不是一個全知全能的寫作者,卻參與其中,和他的江湖中的人一起歡樂、一起憂傷。
那么多的人,大家都在江湖中,“如果你看到一個叫萬小刀的青年,在城市茫然四顧,那么我告訴你,他可能是在人群中尋找喬治……”
(編輯 雷虎 leihu7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