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良,黃廣優(yōu)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人民醫(yī)院腫瘤科,廣西 百色 533000
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放射治療是不宜、不能或拒絕手術患者治療食管癌的首要方法。由于局部未控制或局部復發(fā)而使食管癌放療失敗者占70%~85%,同步化放療是一種治療效果較好的綜合治療方法[1]。2005年6月~2008年6月,我院對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應用TP方案化療聯(lián)合后程加速放療,取得了較好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2005年6月~2008年6月我院均經病理證實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20例,均為初治病例,其中,男88例,女 32 例;年齡 43~73 歲,平均(58.67±12.89)歲;所有患者術前經體格檢查、胸部CT、腹部B超等檢查未發(fā)現(xiàn)遠處轉移,KPS>70分,能進半流質食物,無活動性出血及穿孔征象,無化放療禁忌證。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兩組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醫(yī)用直線加速器6MV-X線進行外照射治療,采用模擬機定位,全縱隔區(qū)(含胃左賁門旁淋巴結)設四野照射,采用常規(guī)劑量分割照射,每次1.8 Gy,5次/周,行7.0~7.5周,總量60~65 Gy;放療后進行4周期TP方案化療,化療用藥為多西他賽50 mg/m2,靜滴,第1天;順鉑40 mg,靜滴,第1~3天。TP方案化療前常規(guī)行抗過敏預處理及止吐治療,骨髓抑制后及時應用集落刺激因子。
表1 兩組近期療效、不良反應及生存情況比較[n(%)]
觀察組:前2/3療程放療同對照組,劑量達40 Gy后,后1/3療程采用放療,1.5 Gy/次,2次/d,間隔大于6 h,總劑量為66 Gy,同時實施對照組的TP方案化療。
近期療效[2]: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無改變(NC)、惡化(PD),總有效=CR+PR。
不良反應:放療相關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化療相關的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毒性反應按照實體瘤NCI分級標準[3],分為 0~Ⅳ度。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近期療效總有效率為86.67%(52/60),高于對照組(73.33%,44/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Ⅰ~Ⅱ級放射性肺炎22(36.67%)例,食管炎37例(61.67%)高于對照組[15 例(25.00%)、22 例(3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對癥治療均可耐受;兩組Ⅲ~Ⅳ級放射性肺炎患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與治療相關的死亡病例。兩組患者隨訪至2011年6月,隨訪時間為3~5年,隨訪率 100%,觀察組 1、2、3年生存率分別為 81.67%(49/60)、53.33%(32/60)、30.00%(18/60)高于對照組[66.67%(40/60)、36.67%(22/60)、16.67%(10/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食管癌是人類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于食管癌。長期以來外科手術被作為治療食管癌的常規(guī)方法,但除在高發(fā)區(qū)普查能發(fā)現(xiàn)較多早期的食管癌外,大多數(shù)食管癌患者不能被早期診斷,按TNM分期標準,70%患者處于B或T4期并有淋巴結轉移,預后差,我國食管癌術后5年生存率僅為10%左右。放射治療是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單純放療只能治療腫瘤局部及周圍浸潤組織,無法控制遠處轉移。近年來化療和放療聯(lián)合應用治療食管癌顯示出許多優(yōu)點,研究證實,部分抗腫瘤藥物如順鉑、氟脲嘧啶、紫杉醇等具有放療增敏的作用,化療藥物在提高放療對局部腫瘤控制的同時,還治療靶體積以外的瘤組織和全身轉移癌,為提高腫瘤治療效果增加了可行性[3]。
本文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TP方案聯(lián)合放療治療食管癌,近期總有效率為 65.9%,1、2、3年生存率為 66.67%、36.67%、16.67%,常規(guī)分割放射治療食管癌療效并不令人滿意,其放射的5年生存率在10%左右。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為局部復發(fā)和未控,這與放療中腫瘤細胞內在放射敏感性的差異、乏氧細胞的存在及腫瘤細胞內干細胞的快速增殖有關[4],因此,如何提高局部控制率,進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成為食管癌放射治療的重要問題?,F(xiàn)代放射生物學和臨床研究表明,后程加速超分割遠期療效較常規(guī)分割療效增加一倍左右,5年生存率可達30%左右。分析原因可能與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療進行CT定位和三維重建,縮小了照射野并進行了多角度超分割三維適形放療,使放療劑量的90%以上集中在殘余的較頑固的病變部位,針對耐輻射的乏氧細胞照射,最大限度地減小正常組織照射量且不良反應不增加,使癌細胞加速再增殖受到抑制有關,進而提高腫瘤控制率和療效[6]。觀察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高于對照組(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可見,觀察組1、2、3年生存率分別為81.67%、53.33%、30.00%高于對照組的 66.67%、36.67%、16.67%(P<0.05),提示TP方案化療聯(lián)合后程加速放療提高了食管癌患者近期治療有效率及生存期。
總之,TP方案合并后程加速放射治療中、晚期食管癌與單純常規(guī)分割放療相比,近期總有效率及遠期生存率提高,兩組消化道不良反應及骨髓抑制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療組Ⅰ~Ⅱ級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發(fā)病例數(shù)高于單純常規(guī)分割放療組,反應高峰期均出現(xiàn)在第3~5周,但經對癥治療后均可耐受;兩組Ⅲ~Ⅳ級放射性肺炎患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沒有出現(xiàn)療程的延長或中斷;均無與治療相關的死亡病例,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驗證和研究應用[7]。
[1]中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衛(wèi)生部統(tǒng)計信息中心.中國試點市、縣惡性腫瘤的發(fā)病與死亡[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8-34.
[2]吉林,張偉,楊家林,等.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療食管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4,11(2):142-144.
[3]王綠化.腫瘤同時放化療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癌癥雜志,2006,16(6):405-408.
[4]董新軍,王云,胡小梅.TP方案化療聯(lián)合后程放療治療食管癌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7,47(1):54.
[5]萬志龍,葛琴,成國建,等.放療聯(lián)合TP方案化療綜合治療食管癌100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18(12):2378-2379.
[6]王建紅,陳冬梅.同劑量TP方案與已用方案治療晚期食管鱗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腫瘤基礎與臨床雜志,2008,21(5):408-410.
[7]張好,俞明根,錢榮譽,等.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療協(xié)同化療的療效評價[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6,l5(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