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形象片總策劃這個名號之前,朱幼光一直不為大眾所知。但在廣告業(yè),他應該算是“混”得不錯、“混”得很順的一類人,這從他的簡歷可以看得出來——1992年加入DDB北京,處女作麥當勞“風車篇”即得到《New sweek·亞太版》專欄報道;1994年,進入北京奧美廣告公司。在奧美的8年里,他成了業(yè)界最好的文案之一。而后加入葛瑞廣告,又是8年。2010年,朱幼光受上海靈獅廣告董事長沈贊臣之邀,進入該公司,隨后,接下了國家宣傳片的項目。
四十而不惑?,F(xiàn)在,正值不惑之年的朱幼光感黨自己一下子“又特別有激情了”。
站在受眾的角度
廣告人的習慣,是站在受眾的角度進行廣告策劃,做國家形象宣傳片,更像是給國家拍廣告,朱幼光為此準備了兩年。
2008年,國新辦曾經組織過一次競標,當時朱幼光所在的公司落選了。直到2009年11月,國新辦再次組織競標,機會才眷顧了他們。
國家宣傳片的受眾是誰?是外國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是什么?朱幼光做了很多研究。“你知道老外心目中最有名的中國俗語是什么嗎?就是廣東人的那句話: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跑的除了坦克,我們都吃。這句話對他們來說印象太深刻了?!?/p>
為了消除外界對中國的片面看法,朱幼光曾在拍片前,花了長達兩年時間做調研。他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外國人拍中國的紀錄片?!拔铱催@些片子,是為了了解老外看我們的角度有哪些欠缺。我要知道他們是怎么看我們國家的。正面、負面的我都看?!?/p>
在與一些外國人交流的過程中,朱幼光發(fā)現(xiàn),“關于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京劇、武術,他們多少都知道一點兒,但他們更想知道現(xiàn)在的中國什么樣”。
的確,了解受眾的想法,才可能有的放矢地向他們展示一個真實全面的中國。
朱幼光說:“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形象宣傳片,但是每個國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宣傳自己?!痹谒磥恚绹鴽]有國家形象宣傳片,是因為美國的所有大片、音樂、漫畫都在宣揚它的國家形象。它的大眾文化消費品都暗藏了國家理念、價值觀。而中國的文化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宣傳能力,所以,必須有這樣的宣傳片才能在短期內達到一定效果。
“現(xiàn)在外國人對中國太感興趣了,我們需要告訴外界我們的國家是什么樣的,我們希望這個國家的未來是什么樣的?!?/p>
平淡看待爭議
1月17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籌拍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上播出,中國各領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讓美國觀眾了解了一個更直觀更立體的中國國家新形象。
這次的播放雖然在國外,卻在國內引起了比較大的爭議,《人物篇》遭到了網(wǎng)友的“拍磚”。
對于爭議,朱幼光覺得十分正常:“我們是一個很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的民族,大家的關心正好說明做這個形象片的必要性。政府也是到了一個關口應該對外表表態(tài)了——‘當代中國社會的訴求是什么,我們整個社會的理想、國家的理想是什么。而且形象片是一個面子工程,面子的事兒老百姓更會比較敏感,一點點不合適就覺得你傷了我面子,就會‘拍磚。實際上這里面我們當然有苦衷,但是我們也不會出來撒嬌,這個片子本來針對的對象就是西方的觀眾?!?/p>
對于為什么只選擇名人來拍宣傳片,朱幼光的解釋是:“不能指望‘畢其功于一役,我們必須一磚一瓦地慢慢來,先從這些外國人最熟悉的中國人開始,盡量選他們熟悉的面孔?!薄叭绻耆褪墙诸^市民的笑臉的話,那最后的信息就是說中國很友好,就是這樣了。我們的人民很善良、很友好?!?/p>
《人物篇》里50位各領域的杰出人士分組亮相,代表“智慧的中國人”、“美麗的中國人”、“勇敢的中國人”等詮釋中國形象。而《角度篇》則通過800多個畫面,從不同的角度來介紹今天的中國和中國普通人的生活。它所傳達的創(chuàng)意,是“不管你曾經怎么看中國,我再給你一個角度看中國”。
在《角度篇》中,朱幼光選取了很多社會敏感點,它更像一個答疑片。朱幼光希望盡可能做到客觀,選取了老外比較關注的問題?!拔矣X得這些民族問題人們關心的還是蠻多的。我們問了好多老外,腳本也送給很多國外的朋友看過,歐洲的、美國的,由他們來給我們一些評價。”
“這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詮釋中國。我們會給以后再拍類似片子的人鋪一條路,把它做成一個可持續(xù)的事情?!敝煊坠馊绱嗽u價自己正在做的點點滴滴。
現(xiàn)代青年·精英版201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