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wèi)華
淺析錢鐘書小說《圍城》中的隱喻及用法歸類
■宋衛(wèi)華
文章主要通過分析錢鐘書小說作品《圍城》中的隱喻,從而探討文學作品中隱喻的使用。錢鐘書先生在小說《圍城》中使用了大量的隱喻,各種隱喻信手拈來,妙趣橫生,即幽默風趣,又不失嚴肅,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學。如果說是《圍城》這部小說讓眾多無法領(lǐng)略錢先生深奧學術(shù)文章的讀者記住了他的名字,那么可以說是錢鐘書先生在這部小說中使用的大量隱喻讓人記住并且深愛《圍城》。文章通過對《圍城》這部小說的粗略統(tǒng)計,錢鐘書先生共在這部小說中使用了380個隱喻,隱喻所占的篇幅約有近兩萬字,因此隱喻在這部小說中所占的比例可見一斑。文章主要通過對《圍城》這部小說中隱喻的統(tǒng)計,并且對其中隱喻用法進行分類,從而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和學習文學作品中隱喻現(xiàn)象。
通過隱喻進行環(huán)境描寫可以使得描寫更為生動和形象,因為隱喻可以通過其他我們熟知的色彩或場景來描寫并不為人所熟知的場景,這樣我們可以通過熟悉的色彩和場景去了解未知的場景,這樣能為我們提供一種視覺上的觀感,從而使得環(huán)境描寫更為成功。如,
(1)夜仿佛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
(2)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幾顆星,風浪像饕餮吞吃的聲音,白天的汪洋大海,這時候全消化在更廣大的昏夜里
(3)蛙群齊心協(xié)力地干號,像聲浪給火煮得發(fā)沸
在以上這3個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使用了3個隱喻來描寫不同的場景。第一句中,作者把夜比作浸了油的紙。這是文中主人公再紅海過后,作者對印度洋的夏日一個場景的描述。對于我們讀者大眾來說,我們好多可能都無法理解紅海過后,印度洋的夏日的天空是怎么一回事,也許作者也沒有經(jīng)歷過那樣的場景,但是作者通過一個比喻,就可以讓我們很形象的了解那時的情景。
用比喻的方式來描寫人物的肖像特征可謂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大特點,不管是在民間還是在文學修辭中都不難見到這種用法,如我們?nèi)粘I钪兴^的瓜子臉、黑的像鍋鐵,柳葉眉,櫻桃口,丹鳳眼等。使用肖像描寫也是錢鐘書先生在本書中的一大亮點,盡管這種用法不是錢老先生的獨創(chuàng),但是其在書中使用隱喻刻畫的一些經(jīng)典形象還是值得我們賞析玩味的。如:
(1)她眼睛下兩個黑袋,像圓殼行軍熱水瓶,想是儲蓄著多情的熱淚,嘴唇涂的濃胭脂給唾沫進了嘴,把黯黃崎嶇的牙齒染道紅痕,血淋淋的像偵探小說里謀殺案的線索
(2)看見他那個四喜丸子的臉,人就飽了
(3)安南人鳩形鵠面,皮焦齒黑,天生的鴉片鬼相,手里的警棍,更像一支鴉片槍。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使用隱喻對人物進行的肖像描寫通常是有褒有貶。下面我們主要來看下例句2,。在例句2中曹元朗,即書中所謂的那個新派詩人,寫了一些不中不洋的新詩,讀起來讓人覺得滑稽可笑,而其人也是詩如其人,既俗不可耐又滑稽可笑,所以作者對其的肖像描寫是一張滑稽的四喜丸子臉。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使用隱喻在不僅可以使我們更形象具體地了解人物的肖像特征,我們也可以通過作者使用的隱喻來判斷作者對人物所持的態(tài)度。
作者在《圍城》這部小說中大多使用的隱喻都隱含了深刻的諷刺和嘲諷,這和作者著作本書的口吻有關(guān),作者在本書中主要是對人性中一些丑惡和人性弱點進行諷刺和調(diào)侃,所以在我們看到的一些人物的肖像描寫多帶有貶義色彩。這些嘲諷大都是通過隱喻來表現(xiàn)出來,這些幽默詼諧嘲諷既讓我們會心一笑,同時也會發(fā)我們對作者嘲諷的現(xiàn)象的深思。如:
(1)只有國文是國貨土產(chǎn),還需要處國招牌,方可維持地位,正好像中國官吏,商人在本國剝削來的錢要換外匯,才能保持國幣的原來價值。
(2)船上的法國人像狗望見了家,氣勢頓長,舉動和聲音也高亢好些
(3)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占領(lǐng)了許多烏托邦的產(chǎn)業(yè),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
我們看例句1和例句2,這兩句話都包含著一個隱喻,盡管所指的具體對象有所不同,但是它們都反映了同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在那個年代國人盲目崇洋媚外的心態(tài)。如例句1,作者把國文比作土產(chǎn)品和本國貨幣,我們知道在那個年代技術(shù)是外國的先進,商品時外國的好,貨幣是外國的穩(wěn)定。這時就連我們國家的文化都要臣服于外國文化,學國文反而要到外國去,這從分反映了國人媚外的心態(tài)。
本篇文章主旨是通過對小說《圍城》中的隱喻進行統(tǒng)計,并且對這些隱喻的用法進行詳細地分析和歸類,以便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隱喻做為一種修辭法在文學作品中的作用。
[1]謝之君.隱喻:從修辭到認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3).
宋衛(wèi)華,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院09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