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系統(tǒng)中用于向輸水管道注入可溶性肥料或農藥溶液的設備稱為注肥器。其利用灌溉系統(tǒng)存在壓差的水力學原理將液體肥料注入灌溉系統(tǒng),和管道里流動的水進行混合,并通過噴頭或滴頭均勻地輸送到需要施肥的每一棵植株,注肥流量隨管路中灌溉水流量增大而相應增加,注肥均勻且注肥量可調。注肥器應安裝在過濾器之前。
1)壓差式施肥罐。壓差式施肥罐一般由儲液罐、進水管、供肥液管、調壓閥等組成,并聯(lián)安裝在輸水管道上。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輸水管上兩點形成的壓力差,用這個壓力差將肥料、藥劑注入系統(tǒng)管道。施肥罐為承壓容器,運行時承受與管道相同的壓力,一般用抗壓力能力強的塑料或金屬材料制造。壓差式施肥罐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加工制造簡單,造價較低,不需外加動力設備、對系統(tǒng)流量和壓力變化不敏感等。缺點是施肥罐必須承受系統(tǒng)內的壓力(包括水位),肥料溶液濃度不平衡,肥料溶液濃度變化大,不易實現(xiàn)自動化,罐體防腐要求高,同時罐體容積有限,需要頻繁添加化肥或藥劑。目前生產有 10L、16L、30L、50L、100L、150L等規(guī)格施肥罐。
2)開敞式肥料罐。開敞式肥料罐通常用在單棚獨立灌溉系統(tǒng)或自壓灌水系統(tǒng)中。開敞式肥料罐(池)可用塑料桶(罐)或池等,只需把這個肥料罐(池)放在自壓水源下方的適當位置,將肥料供水管道通過控制閥門與水源連接,將肥料輸送管、閥門與灌溉系統(tǒng)的主管道連接,就建成了一個供肥系統(tǒng)。
3)文丘里注肥器。文丘里注肥器與儲肥罐配套組成施肥裝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文丘里管或射流器產生的局部負壓,將肥料罐中的肥料溶液或藥液吸入到輸水管中。文丘里注肥器的優(yōu)點是采用管道壓力進行工作,無活動部件,零件少,使用范圍廣。文丘里注肥器系采用最新的結構設計,能提供不同的尺寸,滿足各種用戶的不同施肥量要求。其使用耐磨性更高的優(yōu)質材料制造,能提供更長的使用壽命及更佳的耐化學腐蝕性能,更顯物有所值。通過隨機附帶的流量調節(jié)閥,能方便地調整肥料溶液吸入量。連接電磁開關更能實現(xiàn)自動施肥,無須人員值守看護,使用方便。缺點是若直接與主管連接時,將會造成較大的壓力損失。文丘里注肥器主要應用于小型微灌(如滴灌、微噴灌)系統(tǒng)的施肥,接口有螺紋和承插式,規(guī)格主要有3/4″、1″。
4)注入泵。灌溉系統(tǒng)中常用活塞泵或隔膜泵向灌溉管道注入肥料溶液或農藥。根據驅動泵的動力源,又可分為水力驅動和機械驅動兩種形式。使用注入泵裝置的優(yōu)點是能均勻地向灌溉水源提供肥料,從而保證灌溉水中的肥液濃度的穩(wěn)定,施肥質量好,效率高。缺點是需要另外增加動力設備和注入泵,造價較高,同時,在施肥過程中無法調節(jié)肥液的流量。
5)比例注肥器。比例注肥器是水流進入混合器內,驅動主活塞,與之相連的注肥器活塞跟隨上下運動,從而吸入待注的溶液進入混合室的一種施肥裝置。其特點是不用電力依靠水壓驅動,能調節(jié)濃度,有較好精度控制,工作壓力0.2~8Pa,可調整0.2%~10%的注入比例。每小時流量10~2500L,較普通壓差式施肥精度有很大提高。
6)全自動施肥設備。全自動灌溉施肥設備能夠將水與營養(yǎng)物質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而配制成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液,然后根據用戶設定的灌溉施肥程序通過灌溉系統(tǒng)適時適量地供給作物,適用于溫室無土栽培。還有一種全自動施肥機采用旁通管與灌溉系統(tǒng)相連,更適合大型農田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