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漫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當今的大學生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有著極強的表現(xiàn)欲和參與欲,并且具備相當的知識和認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不斷呈現(xiàn)出新的特征與現(xiàn)象,由此導致了高校思想政治及教育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工作思路已經開始由經驗型向科學型、由安定型向開拓型轉化,原有的思維模式已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的需求。進而促使管理者采取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新的局面。
堅持以人為本,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生在教育當中的主體地位,既是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在教育事業(yè)中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學習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幫助和引導他們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分解為具體化、層次化的階段性目標和學習計劃。通過有效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道德觀、法制觀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把學習與成才結合起來,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與持久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大學生生活賦予青年學生以廣闊的空間和比較充裕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和引導他們鍛煉自理自立的能力,自主自覺地來駕馭生活。通過正確的生活觀、消費觀教育,把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引導到學習和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上來,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
從中學進入大學以后,大學生遠離父母家庭的客觀現(xiàn)實,大學生活、學習和環(huán)境的新特點,為將來步入社會做好人際儲備的新要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起指導大學生交往的任務。既要指導他們學習相關的人際交往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引導他們培養(yǎng)交往的能力,愿意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建立起平等、互助、誠信、寬容、開放的良好人際關系。
當代大學生是隨著改革開放一起成長的,他們思維活躍,思想敏銳,胸懷遠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強,樂于接受新生事物。他們關心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關心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程,關心黨風廉政建設,關心國際政治;當然,他們也關心自己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前景和未來出路。這就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在國內與國際的結合上,在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上下功夫、出實招;真正在充分說理和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工夫出高招。
構建“一體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就是要建立健全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大力支持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它主要是學校、社會與家庭教育協(xié)同運作的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領導、決策、管理與實施的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任務、內容、方法、途徑、渠道的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制度基地建設的一體化。
這種新機制具體來說就是:第一,建立在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行政全面負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管理體制,形成校黨委領導,校黨委和行政共同決策,校行政全面負責組織實施與管理的工作體系;第二,建立以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兩課”教師、政治輔導員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充分發(fā)揮校、院(系)兩級黨委、行政、共青團、學生會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要明確各自的責任和分工,又要形成齊抓共管的育人合力;第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開辟校內校外結合的育人渠道或基地,充分發(fā)揮各類教育基地的作用,開展軍民共建、警民共建、企校共建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效果;第四,建立學校與大學生家庭溝通的機制,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長要教育子女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在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管理,必須不斷總結、創(chuàng)造和推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經驗。
建立開放務實責任制的管理機制,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決策、管理權力、管理運作、管理方法、管理責任、管理利益一體化。要學習和借鑒國外優(yōu)秀的德育管理經驗和方法,實行開放式管理,把民主性管理與制度性管理、自律性管理與他律性管理有機統(tǒng)一起來。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項大系統(tǒng)工程,我們可以借鑒工程建設中的科學程序與辦法來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這幾年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現(xiàn)了“校風建設工程”、“德育建設工程”等,就是很好的范例。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必須堅持重在建設的方針,要抓好落實,這就首先要求責任到位。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應把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具體規(guī)劃并加以分解,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基層組織,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權力、任務、投入、利益、效果責任到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時期,高等學校和廣大德育工作者,要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思想政治狀況,切實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遵循人的成長規(guī)律,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積極探尋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
[1]鄧澤球,李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J].思想政治教育.2004:31.
[2]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師大出版社,1988:64.
[3]張耀燦.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06.
[4]倉道來.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