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菡
河南省廣電局104臺,河南 鄭州 450003
隨著人們對計算機網絡依賴程度的日漸加深,網絡安全也表現(xiàn)得越來越重要。為了保障網絡安全,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網絡維護。
在網絡維護中,最常見到的病毒分為兩大類:一是U盤病毒;二就是網絡病毒。
U盤病毒又稱為autorun病毒,是利用autorun.inf自動播放文件的原理,借助“Windows自動播放”的特性在系統(tǒng)中每個磁盤目錄下創(chuàng)建autorun.inf病毒文件(不是所有的autorun.inf都是病毒文件),在您雙擊U盤后就自動激活病毒并感染系統(tǒng)。此外,它主要通過U盤傳播自身,危害極大,不但影響用戶的電腦系統(tǒng),而且可能會造成大規(guī)模的病毒擴散等現(xiàn)象。U盤病毒具有隱蔽性高的特點,病毒通常會采用自動播放文件技術、“映像劫持”技術、線程插入技術與進程守護等技術實現(xiàn)入侵。
開機按F5進入安全模式,在文件夾設置選項下設置打開隱藏文件(如設置無效則需修改注冊表:開始-運行-輸入regedit打開注冊表-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FolderHiddenSHOWALL,將CheckedValue鍵值修改為1(0為隱藏,1為顯示)。如果修改之后隱藏文件還是沒有顯示,這可能是因為病毒在修改注冊表達到隱藏文件目的之后,把本來有效的DWORD值CheckedValue刪除掉,新建了一個無效的字符串值CheckedValue,并且把鍵值改為0。你可以刪除此CheckedValue鍵值,單擊右鍵新建——Dword值—命名為CheckedValue,然后修改它的鍵值為1,這樣就可以選擇“顯示所有隱藏文件”和“顯示系統(tǒng)文件”,隱藏文件打開后刪除各分區(qū)根目錄下Autorun產生的隱藏文件。
對于任何病毒而言,良好的防范措施,好過中毒之后再絞盡腦汁去尋找查殺方法。目前U盤已經成為病毒的最佳傳播載體,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U盤等存儲設備進行數據互換,而絕大多數人在將U盤插入電腦進行數據交換前沒有進行病毒掃描,或者插入U盤后直接雙擊,這些不當的操作都極大的加大了感染U盤病毒的幾率,也是造成U盤病毒蔓延的原因。
因此,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點防范工作:1)禁用系統(tǒng)的“自動播放”功能;2)使用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時,務必要做到先查毒后打開;3)盡量不要采用直接雙擊打開U盤的方式打開U盤,而采用選擇右鍵-->打開的方式;4)安裝系統(tǒng)防病毒軟件,及時更新反病毒庫,做到定時升級,定時查殺病毒,同時開啟防病毒軟件的“實時監(jiān)控”功能;5)下載安裝系統(tǒng)遺漏的漏洞補丁程序,增強系統(tǒng)抵御風險的能力;6)安裝軟件要到正規(guī)網站下載,避免軟件安裝包被捆綁進木馬病毒。
典型的網絡病毒通過用戶打開網頁進入系統(tǒng)之后將駐留其中,感染病毒后的計算機和其信息系統(tǒng)進行交互時,病毒的副本就會進入新系統(tǒng),網絡計算機病毒就這樣通過網絡傳播開來,由此網絡環(huán)境下訪問其他計算機時,可能會盜取用戶計算機上的重要信息如帳號、密碼等。
1)電子郵件病毒傳播途徑。惡意軟件的一個發(fā)展是電子郵件病毒出現(xiàn),第一個廣泛傳播的電子郵件病毒Melissa病毒。該病毒使用了MicrosoftWord宏,并嵌在電子郵件病毒中。假如郵件接收者打開了該附件,Word宏就被激活,之后電子郵件病毒搜尋用戶通信簿的郵件列表,并把自身發(fā)送到郵件列表中的每一個地址;病毒進行一些對本地有危害性的操作;
2)利用系統(tǒng)漏洞,破解密碼字典,攻擊系統(tǒng)。有些大型、中型系統(tǒng)使用的每臺計算機設置相同密碼,或者相似密碼,對于帳號選用較為相同的口令。那么這就輕易造成這些計算機密碼集體遭遇破壞,許多網絡就是通過空密碼或者弱密碼來攻擊用戶機器的,也就是通過破解密碼字典猜測用戶機器治理員密碼的方式攻擊系統(tǒng);
3)木馬病毒通過MSN、QQ等即時通信軟件或電子郵件傳播。現(xiàn)在很多木馬病毒可以通過MSN、QQ等即時通信軟件或電子郵件傳播,一旦你的好友感染病毒,那么所有好友將會遭到病毒的入侵;
4)網頁病毒傳播途徑。網頁病毒主要是利用軟件或系統(tǒng)操作平臺等的安全漏洞,通過執(zhí)行嵌入在網頁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內的JavaApplet小應用程序,JavaScript腳本語言程序,ActiveX軟件部件網絡交互技術支持可自動執(zhí)行的代碼程序,以強行修改用戶操作系統(tǒng)的注冊表設置及系統(tǒng)實用配置程序,或非法控制系統(tǒng)資源盜取用戶文件,或惡意刪除硬盤文件、格式化硬盤為行為目標的非法惡意程序。
1)安裝有效的病毒防護軟件,并有效運行;
2)安裝有效的專門木馬、間諜軟件或程序的清理軟件,應隨時檢查清理;
3)運用清理惡意軟件的軟件,經常掃描微機系統(tǒng);
4)安裝防火墻,制定適宜的防護規(guī)則;
5)提高風險意識,控制上網時間,不上網時斷開網絡連接;
6)上網計算機不要存儲涉密敏感信息內容,避免引起黑客興趣;
7)不必要的軟件盡量不要安裝;
8)不健康網站往往攜有大量病毒程序,不要輕易點擊;
9)經常安裝系統(tǒng)安全補丁,堵塞安全漏洞;
10)重要資料注意刻錄備份;
11)不要輕易下載安裝“共享軟件”或“免費軟件”;
12)采用安全性比較好的網絡瀏覽器,并注意彌補系統(tǒng)漏洞。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與我們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一個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保護和網絡維護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掌握這些網絡維護知識和解決方案,并不斷地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技術水平,保護網絡系統(tǒng)安全運行。
[1]周亞萍.U盤病毒的分析及研究[J].才智,2009(20).
[2]朱巧敏.病毒入侵微機的途徑與防治研究[J].硅谷,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