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軍 楊 云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qū)畜牧獸醫(yī)局,湖北襄樊 441104)
巧用鍋底灰治豬病
周 軍 楊 云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qū)畜牧獸醫(yī)局,湖北襄樊 441104)
鍋底灰是雜草經(jīng)燃燒后附于灶突或煙囪內(nèi)的煙灰,其味辛,性溫,有止血、消積之功效,在生豬獸醫(yī)臨床上應(yīng)用廣泛。
鍋底灰65 g、大蒜 (搗碎),用水適量調(diào)成糊狀,每頭1次15 g,每日3次,連服3天;或取鍋底灰、芝麻桿(燒灰)各1把拌入飼料喂母豬,仔豬同服;將新鏟下的鍋底灰100 g,拌入已調(diào)配好的母豬飼料中,母豬吃后,仔豬只要吃5次母豬的奶,前后約經(jīng)過15~20個小時,其糞便就會變得正常;對已會自己吃食且患白痢的仔豬,可以將鍋底灰拌入仔豬飼料中直接飼喂,每頭仔豬用鍋底灰6 g,仔豬食后6小時,白痢就可以治愈;甘草根莖按每頭子豬3~15 g的用量加入大蒜0.5 kg,切碎后加入白酒0.5 kg,浸泡2天,混合適量鍋底灰,分成40劑,每豬每天1劑,連服2~3次;地榆 (醋炒)5份、白胡椒1份、鍋底灰5份,共研細(xì)末,每頭每次6g;鮮豬膽1個,大蒜100 g搗碎,呋喃唑酮片1粒碾碎,鍋底灰4 g,混合攪勻,每日分2次喂,一般服藥2天即愈。
黃連10 g,蒼術(shù)3 g,雄黃0.3 g,鍋底灰4.5 g,醋或酸菜水適量,先將黃連、蒼術(shù)粉碎為粉末,再與雄黃、鍋底灰混勻,密封裝瓶。同時以醋或酸菜水將藥粉調(diào)成糊狀,用毛筆或小竹片取藥涂于仔豬口內(nèi),每天1次,分2次服,連服3~4劑。
鍋底灰100 g,白頭翁45 g,共研細(xì)末,開水沖服;鍋底灰、鮮馬齒莧各100 g,鳳尾草、龍芽草各50 g,煎水喂服。白術(shù)40 g,陳皮100 g,黃連20 g,白頭翁50 g,銀花25 g,連翹30 g,山楂40 g,澤瀉40 g,車前子40 g,鍋底灰50 g,側(cè)耳根100 g (此為50 kg豬的服用劑量,可按豬的大小增減劑量), 將以上藥物研為細(xì)末,在豬初發(fā)病時每天喂給100 g,連喂5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500 g鍋底灰與250 g茶油調(diào)成糊狀,再用一支小排筆或者小毛刷蘸藥糊刷豬蹄患處。用藥3天病豬能行走。每天早晚每頭病豬各喂鍋底灰10~15 g,拌稀飯喂豬,連續(xù)用藥30天治療,即可治愈。
雄黃、硫黃各25 g、鍋底灰15 g,搗爛調(diào)食油搽患處。
枇杷葉、陳茶葉、鍋底灰、魚腥草各250 g煎水服。
出血性外傷可用紅糖、鍋底灰適量,開水調(diào)勻,涂于患處,可立即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