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易羅英
1947年,他遇見了她——他的另一半。當時他們都還是學生,他高她一年級。此后幾年,他們形影不離,直到兩人都完成學業(yè)。他應征入伍,成為一名空軍軍官,隨后,將被派往日本駐地三年。
在臨別時刻,他心懷忐忑地對她說:“我就要走了,一別三年,回來后你愿意嫁給我嗎,你愿意等我三年嗎?”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她并沒有直接回答“愿意”或是“不愿意”,而是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有1型糖尿病,你愿意守護我一生嗎?”
當時他很震驚,因為此前一直不知道她有糖尿病的事。經(jīng)過考慮,他認為這不應該成為他們之間的障礙,于是,他們接受了彼此,一同為將來的幸福生活守候了三年。1954年,當他回國后,他們終于能夠在一起了。
婚后,兩人共同生活遇到的第一件難題就是幫她注射胰島素。那個時候用的都是15號針頭,又粗又長,明晃晃地讓他著實下不了手。為此,他開始拿注射器在橘子上面做練習,一段時間過后,他的這種“恐針”情緒才算是消除了,幫她注射胰島素成為他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
檢測尿糖則要比注射胰島素更復雜一些。那時還沒有血糖儀,尿糖試紙也還沒普及,他們不得不拿試管盛一些尿液樣本,往里面加一點班氏液,然后放到火上加熱。班氏液是一種海藍色的透明液體,主要成分是硫酸銅,與含糖溶液混合煮沸后可與糖發(fā)生反應,根據(jù)含糖量的多少呈現(xiàn)出由藍色至磚紅等不同的顏色,由此來估計尿糖水平。直到1980年,他們才第一次用上了血糖儀,那個時候的血糖儀采血量比現(xiàn)在要大,采血后需要等上將近一分鐘才能讀數(shù),不像現(xiàn)在的血糖儀短短5秒鐘即可讀出數(shù)值。
一年又一年,他們在一起經(jīng)歷了糖尿病帶來的辛酸,也體會到了共同對抗糖尿病的樂趣。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于1956年,是一個體重3.8公斤的女嬰,身體非常健康。不過遺憾的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死于新生兒猝死綜合征。又過了若干年,她不幸患上了乳腺癌,并因此切除了兩側(cè)乳腺。這一度讓她非常沮喪,但是在他的安慰下,終于還是挺了過來。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就到了21世紀。在2004年,她開始用上了胰島素泵,這個高科技的小東西讓他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控制血糖還可以這么方便?;叵肫鹕蟼€世紀,他們還年輕時的那些日子,用的是那些復雜的器具和檢測方法,他們一面慶幸遇上了科技高速發(fā)展的好時代,一面開玩笑地說,真不知道靠以前那些原始的玩意兒是怎么活到現(xiàn)在的。
如今,兩人都已年逾古稀,但讓人欣慰的是,她的身體仍然挺硬朗的:目前她沒有出現(xiàn)任何糖尿病的并發(fā)癥,糖化血紅蛋白一直控制在5.8%到6.5%之間,她習慣于運動,體重從來沒超過110斤,而且醫(yī)生說,只要不過分,她喜歡吃什么都隨意。
他名叫舒茨,她名叫貝蒂,他今年80歲,而她也78歲了,如今兩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在美國堪薩斯州。當兩位老人被問及保持健康快樂的秘訣時,他們想要對有糖尿病人的家庭說:“無論何時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必要的信念就是——用科學、關(guān)愛的態(tài)度來守護他/她的一生,糖尿病人的一生同樣精彩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