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立心”與“求道”:楊鍵詩歌解讀

      2011-08-15 00:47:36劉康凱魯有周
      巢湖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年1期
      關(guān)鍵詞:心靈詩人詩歌

      劉康凱 魯有周

      (巢湖學(xué)院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立心”與“求道”:楊鍵詩歌解讀

      劉康凱 魯有周

      (巢湖學(xué)院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楊鍵是一位為當(dāng)代詩壇所矚目的詩人,他所踐行的詩歌寫作方式不僅是“審美”,更是“求道”。這“道”是“心之道”,是心靈在直面自我生命與大千世界時如何求得救贖與超越的真理。楊鍵把傳統(tǒng)文化精義作為自己的精神資源,為現(xiàn)代漢語詩歌寫作注入新的生命力,這對當(dāng)下詩歌寫作無疑是個寶貴的啟示。

      楊鍵詩歌 ;“立心”;“求道”

      詩人楊鍵為當(dāng)代詩壇所矚目,有十多個年頭了,在很多重要詩人如梁小斌、韓東、于堅(jiān)、王家新、柏樺、沈葦?shù)饶抢?,贏得極高的評價,然而在評論界,對于楊鍵至今還保持著令人驚訝的沉默,出自專業(yè)評論家的楊鍵詩歌研究文章尚屬寥寥。這一方面固然是緣于楊鍵詩歌的“陌生化”面容還需要慢慢辨認(rèn),另一方面也緣于當(dāng)代詩歌評論界在應(yīng)對創(chuàng)作上的新變時理論準(zhǔn)備的嚴(yán)重不足。而歸根結(jié)底,這種失語是由百年來的文化偏至與失衡造成的,當(dāng)面對一位來自偉大文化母體的“源頭性詩人”[1]時,結(jié)胎于西方近現(xiàn)代詩學(xué)的當(dāng)代文學(xué)理論必然倉皇失對。

      楊鍵無疑是極為出色的抒情詩人,但他的寫作并不止于抒情;他有對美的極為獨(dú)特而深刻的領(lǐng)悟,但美在他那里卻并非自足之物。他所踐行的詩歌寫作方式不止是“審美”,更是“求道”。在其抒情詩中,作者融入了他對生死、自然、倫理的深入思索。抒情和審美,不是他的最終目的。因此說他是抒情詩人,勿寧說他是位“求道”的詩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精研我的存在”。[2]詩人韓東注意到了楊鍵寫作的這一特點(diǎn),他指出,“詩歌在楊鍵那里并非是一件合法而自足的事,說得明白些,詩歌在楊鍵乃是工具。但這工具并非是為了自我表達(dá),而是為了泯滅自我?!盵3]也就是說,楊鍵在寫作中實(shí)踐著中國古代言志與載道的寫作傳統(tǒng),抒情是其明志與求道的方式。

      楊鍵詩歌特別傾注于對“心”的問題的思考。除了詩集中頻現(xiàn)的“心”字可見一斑外,他不多的隨筆作品也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心”之于個體生命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心的問題實(shí)則人類精神生活中的根本問題。不管何種文化體系,求得心的安穩(wěn)和諧,都是其最高要義。而中國文化更可以說是“心的文化”。[4]心與物相對,心的問題其實(sh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物關(guān)系問題。在中西歷代思想家那里,對心物關(guān)系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傮w上來說,西方文化更傾向于強(qiáng)調(diào)心物的對立關(guān)系,或者以心來統(tǒng)攝物,或者以物來統(tǒng)攝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更傾向于強(qiáng)調(diào)二者的和合關(guān)系,并不在二者之間強(qiáng)分等級,而是力圖把二者充分地渾融為一體,讓心與物達(dá)到最高的綜合,當(dāng)然,這也并非易事。那么,在楊鍵詩歌中,他又是怎樣思考和處理心物關(guān)系的呢?

      楊鍵往往是通過身體這一中介來對心物關(guān)系進(jìn)行思考。身體,或者說“我”,是一個偶在生命的載體,在它里面,既有著肉身所固有的物性:質(zhì)重、沉墮、黑暗和愚頑,也有著生命所固有的靈性:輕逸、超越、靈明和智慧,兩者匯聚于一身,既給生命帶來了撕裂的痛苦,也為生命走向菩提之境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通道。于是,心物關(guān)系的問題在這里又可以轉(zhuǎn)換成身心關(guān)系的問題,這是楊鍵“求道”之旅的起點(diǎn)。

      讓我們先看看一首題為《午睡》的小詩:

      從睡夢中醒來,

      我低語著:

      “逝去的每一秒都不會回來了,

      逝去的每一秒都是淚水,

      我真的會老嗎?

      死亡真的存在嗎?

      我真的是一個夢嗎?

      昨天真的不回來了嗎?”

      在這首詩里,“睡夢”可以被看成是身體的物性存在狀態(tài),而“醒來”則喻示著生命之靈光閃現(xiàn)。這一生命靈光乍然照亮自身存在的全部無根性和虛幻性?!拔业驼Z”的六個詩行中,前兩句用的是肯定的語氣,后四句則用的是疑問的語氣,極為真切地體現(xiàn)出“我”在直面生命真實(shí)存在的真相時全部的困惑、恐懼、悲痛和難以置信。“低語”一詞在這里一方面體現(xiàn)出悲痛的深重,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出“我”在臨近一種“思”的狀態(tài)。在這首詩里,我們可以看出,“我”的心身處在一種分裂和對立的關(guān)系狀態(tài),無法達(dá)成生命的圓滿。但盡管如此,這畢竟是走向圓滿的一個可能的契機(jī)。

      另一首《醒著》處理的是相同的主題:

      有時候,人連衣服也不脫,就睡了。

      他害怕脫衣服時,把自己脫醒了,

      他害怕清醒,也怕光。

      有時候,人連澡也不洗,就睡了。

      他害怕洗澡時,把自己激醒了。

      但大部分時候,他不得不醒著,不可能老睡著!

      詩中以“人連衣服也不脫,就睡了”、“人連澡也不洗,就睡了”來表現(xiàn)人對“醒”的驚懼。人為什么會害怕“清醒”和“光”?顯然是因?yàn)楹笳呤菍ι嬖谡嫦嗟闹泵婧驼张R。人之生命所固有的物性的沉滯與怠惰無法承受這一真相,只是盡可能地讓自己沉入睡夢。然而生命固有的靈明又總是要把人從沉睡與黑暗中拔脫出來:“但大部分的時候,他不得不醒著,不可能老睡著!”這里,人的身心的可怕分裂讓人盡力去逃避,但最終無處可逃。“不可能老睡著”暗示出,人終究無法在自欺中了此一生,因?yàn)?“雖然有的時候,/我笑著和說著,/但等我笑完了,/等我說完了,/這個問題總會如期而至:‘這樣活下去總不是辦法,/總要想一條出路啊!”人最終還是要尋求一個安身立命的東西才可能獲得心靈的安寧和生命的圓滿。

      在很多詩篇里,楊鍵表達(dá)了對自我晦暗僵硬的生命狀態(tài)的愧悔之情。在這樣的詩篇里,詩人開始引入一些外在的參照物來映照出自我的有限。比如:

      你為什么要把生活弄得這樣僵硬?

      你連一條小木船的輕松自如都沒有,

      連一棵樹都不如啊,

      比如說柳樹,榆樹,香樟樹,

      一年四季都在自然地變化著,

      一年四季

      都很美好。

      你為什么連這些樹,

      連一條小木船都不如啊! (《小木船》)

      詩人以一種自我質(zhì)詢的方式,省思自己的生活。小木船在波浪中漂搖的輕松自如,柳樹,榆樹,香樟樹在季節(jié)輪轉(zhuǎn)中生長的自然適性,都成為詩人反思自我生命狀態(tài)的明鏡,讓“我”看到自身生命的僵硬。在這里,自然作為一種新的元素進(jìn)入楊鍵的詩歌,不僅是一種審美意象,更是一種倫理的意象;不僅是靜觀的對象,更是學(xué)習(xí)的楷模。那些自在、質(zhì)樸、單純、謙遜、溫良的自然形象,成為詩人撫慰、調(diào)適、彌補(bǔ)自身生命的分裂,促進(jìn)心靈走向圓融廓大之境的導(dǎo)師。也因此,他才會從“那么柔弱”的喇叭花那里,汲取了某種“神奇的力量”(《陌生人家墻上的喇叭花》),才會把溫良的柳樹和至善至柔的蘆葦認(rèn)作自己的“乳母”和“慈母”,稱它們?yōu)椤皶r光的精華”,才會感到黃昏時山坡上的荒涼“多么美好,令人放松”,而“山下抖顫的燈火,/像我們接近真理時不能抑制的心跳”(《黃昏即景》),也才會那么熱切地感受到“湖水波光粼粼的恩情,/挺拔的松樹的恩情,/悲痛的落日/在茅茅草上,與逝去的親人/低語的恩情”(《恩情》)。需要注意的是,楊鍵筆下的自然包容廣大,不僅是狹窄的風(fēng)景,還有許許多多作為孤弱者的人的形象。楊鍵同樣把他們認(rèn)作自己心靈的導(dǎo)師。他在一位“甘愿受苦”的老婦人的身上,看到了與“萬物的神情和諧一致”的衰老(《一個老婦人的命運(yùn)》);他長久地記憶一個無名小女孩的“無畏、天真的眼睛”:“我慌亂的心需要停留在那里,/我整個的生活都需要那雙眼睛的撫慰、指導(dǎo)”(《無名小女孩的一雙眼睛》)。

      在楊鍵筆下,這些自然中的存在者雖然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品質(zhì),即單純、透明、謙卑、擺脫了物性的誘惑和欲望、“回到了真樣子”:“它們樣樣都是心啊”。這樣的心必然是廓大、安寧和圓滿的,不管是它是物還是人。它們一如充滿慈愛的導(dǎo)師,來幫助詩人改正錯誤,促成詩人心靈的完滿:

      落日以自己的無常向我們展示,

      化解痛苦的方法,

      蜿蜒的小路也來幫忙,

      還有草叢里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野花。

      在山下,

      燒荒的火焰,

      以浩翰的流逝,

      也來提醒,來幫助…… (《山巔》)

      無窮無盡的啟示,孜孜不倦的學(xué)習(xí),讓詩人逐漸擺脫對“醒著”的恐懼,并深切感受到心靈在解脫種種重負(fù)之后所獲得的自由、舒展、安寧和幸福:

      珍貴的陽光涌入

      像一個人掀開了我和她的被子

      “你們在干什么呀?”

      我們整個生命

      在早晨

      兩三聲的鳥啼里 (《清晨》)

      在“我和她的被子”下面,是一個狹窄、幽暗的世界,對肉身之愛的執(zhí)著讓人心變得偏至、糾結(jié)而不得安寧?!罢滟F的陽光”作為強(qiáng)大的心靈導(dǎo)師,打開了“我們”這個封閉世界?!澳銈冊诟墒裁囱??”——既是嚴(yán)師的一聲棒喝,又是慈母不失溫情的嗔怨。這時的詩人無以逃避,也不愿再逃避,因?yàn)樵娙舜藭r已經(jīng)開始學(xué)會享受心靈置于自然之中的那種廓大、安寧與和諧,并感受到新生的喜悅。

      在詩人看來,“在草木的代謝中,/有著勸慰我們遁世的古老律令”(《薄薄的死葉在忘記》),而詩人自己也在不停地通過寫作進(jìn)行自我勸慰:放下吧,放下吧,放下對名利的渴望,放下對肉身之愛的執(zhí)著,放下對永生的夢想,并且在自然中“順從它們吧,/你的手,你的嘴,你的聽覺/你的心,在這一切里面寂滅,/在這一切里面延續(xù)下去?!保ā抖髑椤罚耙?yàn)榇蟮乇臼菈艋茫?何必追憶,何必悲痛呢……!”(《在江邊》)。他渴望“在燒成灰燼的蘆葦上見到智慧,/用枯萎的花笑那些爭名奪利的人”(《安息》),他想像這樣美妙的世界:“我們因舍棄在一切事物里/凝成的力量——/這太好了,我們在大地上四通八達(dá),也萬壽無疆,/一切都成了我們的助手”(《在黃昏》)。當(dāng)然,做到這一點(diǎn)又談何容易,詩人認(rèn)識到是 “我們干枯的心造就風(fēng)景,/一觸即發(fā)的欲望造就了我和你”(《由來》),因此有時他也會悲傷:“沒有一部作品可以讓我忘掉黑夜,/忘掉我的愚蠢,我的喧鬧的生命”(《悲傷》),也會哀愁:“心呵,/冬天的心呵,/像河邊的柳絲,/輕輕地,/和善地,/在岸邊/,在水面上,/到底要多久呵……”(《愛》),也會悲嘆:“凋謝呵,你是眾多藝術(shù)中,最深奧,最難懂的藝術(shù)”(《薄薄的死葉在忘記》)。但詩人畢竟由此走了一條“向上”的道路,“我現(xiàn)在想通了,/要在苦中更加誠懇,/像狗對待主人的踢打,/總是搖尾”(《郊外》),并且也能夠真切感受到由“放下”帶來的心靈的幸福:“柿子樹的腰彎得那么深,/垂?jié)M果實(shí),/我是多么幸福呵,/就因?yàn)槲沂腔钪摹保ā栋怼罚懊康较娜盏囊雇?,聽著稻田里青蛙的喊叫,心里笑著想?這些傻孩子啊……”(《草屋》)。詩人已經(jīng)能夠安享清凈、無為所帶來的心靈的寧靜與快樂,已經(jīng)能夠以慈悲的笑來看取世間的不和諧與不完滿。

      但如果由此把楊鍵看成一個只求一己之心靈安定圓滿的詩人,實(shí)則忽略了詩人寫作更為豐富的價值。楊鍵的“求道”之旅并沒有就此止步,因?yàn)槿绻患盒撵`之安定圓滿有賴于把自身與世界隔離開來,那么這種安定圓滿就必然是虛假的。心靈最終的圓滿還是要建基于整個世界之圓滿的基礎(chǔ)上。這正如楊鍵所崇敬的地藏菩薩,不渡盡眾生,誓不成佛。不成佛固然不能成就最終之圓滿,但這種承擔(dān)眾生苦難的大慈悲、大勇敢,又何嘗不令人肅然起敬呢!楊鍵的筆下涌現(xiàn)出這樣悲痛深重的詩句:

      當(dāng)泥鰍在污泥里掙扎,

      青蛙在泡泡草上叫著,

      我還沒有把它們看成自己,

      我的狹隘,令我痛苦。

      什么樣的懲罰啊?

      我的心上哪怕有一點(diǎn)瑕疵,

      世界就有污點(diǎn),

      我就要受苦,要重來。 (《叫化子之歌》)

      在這里,詩人實(shí)則把自己心靈的邊界擴(kuò)大到整個世界,并力圖把整個世界心靈化,因此世界的任何苦難都應(yīng)是“我”的苦難,而“我的心上哪怕有一點(diǎn)瑕疵,/世界就有污點(diǎn)”。詩人對自我心靈的嚴(yán)苛要求直逼擔(dān)當(dāng)人類苦難與罪惡的佛陀與基督。這樣,詩人心靈的圓滿再次被打破,進(jìn)入另一種不安之中。在詩人筆下,開始涌現(xiàn)另一些痛心疾首、乃至金剛怒目的詩句。詩人為藍(lán)天下哀叫著分娩的母羊悲痛,為“她細(xì)致的母愛,一點(diǎn)也不比我們?nèi)松佟钡哪甘缶拘?,為自己沒有和一只癩蛤蟆有“同一顆心”而羞愧,為清晨被趕著去宰殺的豬而靈魂抖動,“像抓著一張自己的逮捕證”。 “我的心融化了”,當(dāng)

      我聽見

      自行車后架上

      倒掛的母羊的叫聲,

      就像一個小女孩

      在喊:

      “媽媽,媽媽……” (《母羊與母牛》)

      不僅如此,詩人筆下還涌現(xiàn)大量來自底層和邊緣的孤弱者的形象:

      你河邊放牛的赤條條的小男孩,

      你夜里的老乞丐,旅館門前等客人的香水姑娘,

      你低矮房間中窮苦的一家,鐵軌上撿拾煤炭的鄉(xiāng)下小女孩,

      你工廠里偷鐵的邋遢婦女

      多少人飽含著卑怯,

      不敢說話的壓抑,

      岸邊的鐵錨浸透歲月喑啞的悲涼,

      中斷,太久了! (《啊,國度》)

      這一切現(xiàn)世的幽暗影象逼近詩人百感交集的心靈,讓他一次次為之“哭泣”。在詩人看來,“哭泣,是為了挽回光輝”,是培育心靈力量的偉大藝術(shù),而最終,“哭泣,/把我變成萬物里一條清亮的小河,/一道清爽的山坡/我為自己的幸??蘖?為我的靈魂像夜晚一樣清新,哭了”(《哭泣》)。在這里,哭泣傾泄了郁積在詩人心頭的悲痛,把詩人深廣的憂憤與心靈的安寧在新的層面上勾通和諧調(diào)起來。

      楊鍵長期研習(xí)佛典,后來又孜孜不倦地修習(xí)儒家經(jīng)典,并且身體力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義成為楊鍵寫作的巨大源泉。由此,有人把楊鍵簡單地看作一位古典詩人。而事實(shí)上,楊鍵是一位最具當(dāng)下性的詩人,這種當(dāng)下性很容易被他的詩歌形式、意象所遮掩。傳統(tǒng)在楊鍵這里,一方面起到滋養(yǎng)和護(hù)持心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反觀和救贖現(xiàn)世的力量。因此,傳統(tǒng)之于楊鍵,不是僵死的,而是鮮活的,是與當(dāng)下心靈和世界緊密關(guān)切的。

      以傳統(tǒng)之眼看現(xiàn)世,楊鍵看到的是一幅末法時代的景象,這里處處是歪曲的、毀壞的、令人慘不忍睹的:

      慘白的石灰池邊

      有一臺粉碎機(jī)。

      在炸開的大山里

      農(nóng)民搬動著石塊。 (《進(jìn)省城》)

      兩個老人就像還債的人,

      在兒媳的門前低著頭走過。 (《堂嫂》)

      值班工人睡在操作臺上夢見查崗的車間主任,陳年累月的煤灰路上是大卡車的防滑紋。

      兩個青年坐在深夜的火車頭上,

      一直要坐到六十歲。 (《江邊》)

      拖拉機(jī)上裝著廢棄的鐵絲!

      拖拉機(jī)上裝著炸掉的大山!

      拖拉機(jī)就是崩潰的江堤!

      拖拉機(jī)就是決堤的洪水!

      (《市郊公路上的扶手拖拉機(jī)》)

      在現(xiàn)時代,古老的家園被毀掉,美好的自然被破壞,世代相傳的美德消失殆盡,而更可怕的是,人的生命被奴役,人的心靈戴上枷鎖?!拔移疵o(hù)住我的心,/生怕被這些妖魔鬼怪所玷污”(《古祠堂》),但“我用盡所有力氣,/你還是亡了”(《尊德堂》)。楊鍵顯然是把這一切,歸咎于“現(xiàn)代”這個魔鬼。在楊鍵看來,正是這個魔鬼斬斷了當(dāng)代人與傳統(tǒng)的血脈,人的心靈失去傳統(tǒng)的滋養(yǎng),枯萎了,“我離開了泉源,因而臨近了患難”:

      我看見暮色里站滿了列祖列宗,

      我慚愧地站在大堤上,

      雙手空空,

      早已喪失了繼承的能力。 (《很多年以后》)詩人幾乎是絕望地向傳統(tǒng)發(fā)出哀告:

      救救我,

      觀音和地藏,

      救救我,

      孔子和孟子。 (《清風(fēng)》)

      在這里,詩人實(shí)則在渴求傳統(tǒng)能夠?yàn)樽约旱男撵`帶來新的資源和力量,同時也在召喚我們這個悠久民族和泱泱大國的精魂與活力。也許我們不能認(rèn)同楊鍵對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性所持的觀念,但我們不能不承認(rèn)他的赤心與熱誠,他從傳統(tǒng)的視角所觀察和感受到的現(xiàn)代性的那種內(nèi)在的暴力與其對生命和人心的奴役和扭曲,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思考方式。

      作為詩人的楊鍵也許永遠(yuǎn)無法抵達(dá)那種心靈安寧圓滿之境,因?yàn)樗麨樽约旱男撵`之旅設(shè)下了一個幾乎難以企及的目的地。然而他通過寫作為我們提供是極其寶貴的啟示:其一、文學(xué)是人學(xué),更是心學(xué),心靈與精神世界,應(yīng)當(dāng)是文學(xué)關(guān)注的唯一核心;然而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早已在權(quán)力與資本的合力圍剿下舉械投降,曳尾于物質(zhì)的泥途,成為謀取實(shí)利的工具,全然喪失引領(lǐng)人類實(shí)現(xiàn)精神超越的意愿和能力。楊鍵的詩歌,是為當(dāng)代文學(xué)“立心”的作品,讓我們看到文學(xué)重返心靈世界的希望之光。其二、詩歌不僅僅是一種審美的游戲,更應(yīng)是一種“求道”的工具,孤立與封閉的審美游戲因?yàn)樵谝欢ǔ潭壬细魯嗔伺c心靈和世界的聯(lián)系,最終會帶來藝術(shù)的枯萎與凋敝;對“道”的追尋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把藝術(shù)與世界聯(lián)接起來,為藝術(shù)注入更強(qiáng)大的活力和更高的價值。其三,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漢語一直是我們民族心靈最好的表達(dá)者,而一百年來,我們一步步把它破壞得面目全非,今天我們是否應(yīng)該清醒過來,重新發(fā)掘母語文化的豐富礦藏,盡力恢復(fù)它的古老的光榮與夢想呢!

      [1]鄒漢明:《楊鍵詩歌的謙遜面容和漢語詩歌的道路》,“詩生活”網(wǎng)站,“鄒漢明評論專欄”,http://www.poemlife.com/ReviewerColumn/zhouhanming/article.asp?vArticleId=49959&ColumnSection=

      [2]楊鍵.暮晚·自序[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韓東.《暮晚》讀后[J].中國詩人,2005 年秋冬卷.

      [4]徐復(fù)觀.心的文化[A].李維武編.徐復(fù)觀文集·第一卷[C].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PHILOSOPHY OF"HEART":YANG JIAN'S POETRY

      LIU Kang-kai LU You-zhou
      (Chinese Department,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Yang Jian is a contemporary poet who draws the attention of the poetic circles.The writing way he has adopted is to seek Tao rather tha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This Tao is the “Tao of the heart”,is the truth of how to acquire salvation and transcendence when confronting the life of self and the boundless universe.Yang Jian draw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his spiritual resource,bringing new vitality to modern Chinese poetry writing,which is a valuable enlightenment to current poetry writing.

      Yangjian poetry; Heart establishing; Dao seeking

      I227

      :A

      :1672-2868(2011)01-0056-05

      責(zé)任編輯:宏 彬

      2010-11-12

      巢湖學(xué)院2007年度院級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重點(diǎn)項(xiàng)目(項(xiàng)目編號:XWZ-200701)

      劉康凱(1976-),男,安徽泗縣人。巢湖學(xué)院中文系講師,蘇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與文論。

      猜你喜歡
      心靈詩人詩歌
      詩歌不除外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海峽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fù)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擴(kuò)充心靈的“兼容性”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2
      詩人貓
      詩歌島·八面來風(fēng)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喚醒心靈
      讀者(2017年8期)2017-03-29 08:45:29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玉树县| 永昌县| 珲春市| 锦屏县| 韶关市| 阳曲县| 宜良县| 赣榆县| 顺昌县| 扎囊县| 金坛市| 马山县| 当涂县| 江陵县| 巴彦县| 锦州市| 宁强县| 平陆县| 介休市| 汨罗市| 屯昌县| 濉溪县| 常宁市| 宜昌市| 商河县| 泰来县| 仙游县| 永顺县| 福贡县| 玛曲县| 梁河县| 仪征市| 类乌齐县| 阿勒泰市| 宜良县| 上饶县| 盖州市| 张家口市| 南涧| 青铜峡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