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余說,每一個人活在世間,都是帶著使命而來。從淚水、迷茫,到鳳凰涅槃似的蛻變,她用了三十幾年,等待生命怒放、等待身心合一、等待內(nèi)心圓滿。
直面人生傷痛,轉變自我
23歲大學畢業(yè)后,陳星余開始在一家企業(yè)當秘書。從小性格逆反的她,時常頂撞領導,工作不太順心。為了尋找安全感,她很快就結婚、懷孕,然而卻因此陷入更大的憂慮——女兒出生后,丈夫下崗了,她也辭職了,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讓她深感恐懼不安。內(nèi)心的不安反應在了身體上,她的臉上長滿了痘痘,體重飆升。
“要感謝我的孩子,當時嗷嗷待哺的她給了我力量?!彼嬖V自己要重新面對生活。找不到好工作,陳星余從營業(yè)員做起,逐步做到業(yè)務員、售后服務部經(jīng)理。她用了7年左右的時間,才把日子逐漸過好,有點找回了做自己的感覺。這是她的第一次重大改變。
第二次改變,卻是以很驚險的方式發(fā)生在女兒身上,讓她有機會再次審視人生的意義。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9歲時面臨手術,醫(yī)生選擇進行安全性較高的不破腹手術??申愋怯嗫傤A感會出什么,于是去問了醫(yī)生3個問題:
“不破腹手術的成功率有多高?”
“5%~10%?!?/p>
“如果成功能完全康復嗎?”
“不是,不能激動、不能有大動作。”
“普通破腹手術的成功率有多大?”
“95%~ 99%,但手術過程中孩子會有10分鐘停止呼吸?!?/p>
陳星余和丈夫反復商量,如果這個孩子要走,早走晚走都留不住她;可如果不完全治好,孩子一生都會像背負著一個“定時炸彈”。他們選擇了破腹手術。
醫(yī)院有20個手術室,女兒第一個被推了進去、最后一個被推出來。事后,醫(yī)生對陳星余說:“因為你的選擇,避免了孩子的第二次災難?!痹瓉?,醫(yī)生在看到孩子的心臟時才發(fā)現(xiàn),一處需要處理的問題原來是兩處,如果采取不破腹手術根本看不到,孩子勢必會受二茬罪。
陳星余說,女兒做手術時,她—直在手術室外祈禱,反思自己的人生,感受女兒給她的力量,她第一次開始感恩命運教會她的功課。
之后,她辭去了蒸蒸日上的穩(wěn)定工作,進入直銷領域,繼續(xù)為自己找尋沒有圍墻的大學。她喜歡直銷這種人與人直接溝通的工作,做起來如魚得水,開了6個工作室,也做到了很高的級別。但此時,夫妻之間長期不溝通、回避問題,家庭角色的不平衡使她的家庭走向破裂。她為此差點患上了抑郁癥。幸運的是,從少女時期就陪伴她的良師益友再次出現(xiàn)在她身邊,讓她冷靜下來?!安皇悄囊环矫娴母叨染湍艽硇腋?鞓返模腋J侨松轿坏钠胶??!彼x擇了放棄直銷、放下婚姻。
找回內(nèi)心的真愛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走進了上海一家成立初期的心理職業(yè)培訓學校。創(chuàng)辦人也就是校長很欣賞她營銷方面的才華,邀請她幫助打開心理咨詢師培訓的市場。陳星余決定試一試。學校的這份新工作相比過去清靜,她自己也有時間沉淀下來,通過學習取得心理咨詢師證書。
慢慢地,她感受到自己并不能認同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開始猶豫要不要離開,但—直不能下決心。這時,她出了車禍,腰部骨折、腦震蕩。但學校堅持不承認這是工傷,甚至陳星余的父親也趕來幫助解決問題。看著老父親為自己奔波,她突然覺得自己的委屈已經(jīng)不重要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她不再向?qū)W校討說法。
傷愈后,她有幸結識了上海心理協(xié)會會長,這給她帶來了新的事業(yè)機會。這次,她選擇了與對方進行松散型的合作。期間,她接觸到美國愛家協(xié)會的成長課程。這次考驗的塵埃落定,終于讓她明白找到內(nèi)心的真愛才是幸福的惟一途徑。
“人與人之間的磁場很奇妙,只要你發(fā)生了改變,對方就一定會改變?!标愋怯鄡?nèi)心的蛻變,也折射在她的家庭上: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調(diào)整和磨合,她與愛人破鏡重圓;與父母的關系也改善,從過去一兩年回去一次到現(xiàn)在一星期回去兩次;女兒也乖巧懂事,健健康康的。內(nèi)心終于充溢幸福的陳星余,更加希望幫助更多的人,因此她成立了慈恩愛家俱樂部。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俱樂部成立之初,陳星余與3位曾經(jīng)的心理課程學員一同開拓事業(yè)。沒過多久,一個很好的機會就找上門來:朋友介紹了上海一家信息網(wǎng)站副總給陳星余認識,對方提出,可以借助網(wǎng)站在上海已有的300個信息點,將心理咨詢社區(qū)化。最初陳星余覺得很自豪,如果能跟這樣—家有國家扶持的網(wǎng)站合作,前景很好。但是,商業(yè)計劃書寫了一輪又一輪,她發(fā)覺,如果按照對方提出的合作模式,政府投入的大部分費用,是用不到咨詢個案上的。對她個人來說雖然有一定利潤,但這樣的錢,她不想賺。陳星余的婉拒導致了雙方最終的分道揚鑣。對此,合作伙伴表示不理解,陳星余說,她很感激對方盡心盡力的幫助,但她對事業(yè)的興趣已經(jīng)轉向了助人益己上,賺錢已不是做事惟一的考量。
“幫助人們找到回家的路,用這樣的理念去做公司,對人生的積累是不一樣的,總覺得自己身上有某種使命。雖然做公司的過程很難,但總能逢兇化吉、總有貴人相助,所以越做越開心。”她說。
讓她更開心的,是在和每位個案及其家庭接觸過程中,每一次直面生命傷痛與真愛的傾心之交,不僅讓她體會到助人的幸福,也讓她感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諦。比起“心理咨詢”,她更喜歡用“陪伴”來形容她與個案之間的關系。
陳星余陪伴一位海歸女孩快4年了。這個女孩非常優(yōu)秀卻始終無法進入婚姻,在東西方的婚戀差異上感覺無法適應,她總是有條件地去選擇愛人,要有錢有地位,甚至到了有些偏執(zhí)的地步,于是在雙方相處中出現(xiàn)很多沖突與問題。陳星余讓她逐漸懂得,與愛人的相處,是建立在寬容、自由、讓對方做他自己之上的,只有不斷地自我成長,與對方磨合,才能經(jīng)營起一段婚姻。陳星余陪伴著她經(jīng)過幾次戀愛波折,這個女孩的想法逐漸有了轉變,找到了她真正喜歡的人,準備步入婚姻的殿堂。
也有陳星余忍痛放棄陪伴的個案:她陪伴心理出現(xiàn)問題的男孩一兩年之后,孩子的狀況逐漸好轉,但她卻發(fā)現(xiàn)孩子父母產(chǎn)生了對她的依賴——他們均是公司高管,經(jīng)常出差,當初答應陳星余要多抽一點時間照顧孩子的承諾,沒有兌現(xiàn),反而像是把陪伴孩子成長的責任完全甩給了陳星余。陳星余堅持把這個男孩的包月制陪伴改成了計時制,她想以此喚回孩子的父母,以她的退出姿態(tài)告訴他們:“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無可替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