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劉 衛(wèi)
我們應(yīng)也門一家國營醫(yī)藥公司之邀考察市場,踏上了這個瀕臨亞丁灣國家的商旅。
乘機到達首都薩那,接機的是哈克先生。這位曾在我國上海學(xué)了三年中醫(yī)的博士,普通話說得倍兒棒。幾天下來,盡職的哈克既當(dāng)翻譯又做商業(yè)顧問,雙方順利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
臨別前,熱情的哈克先生特意要帶我們逛市場,說還要給我們一份意外的驚喜。
那天,換上阿拉伯袍的哈克先生駕車到酒店。下車后,我們漫步薩那街頭。從頭裹到腳的阿拉伯女子提著物件,步履輕盈地匆匆而過。悠閑的店主、匆忙趕路的男人嘴里似乎在不停地嚼東西。問過哈克后,才知道他們在吃“開胃果”——檳榔。懂醫(yī)的哈克說,檳榔有治痰癖、食滯等功效。也門人口福不淺,喜嚼檳榔稱得上是街頭的一道景致吧!
邊看邊談,我們來到人聲鼎沸的集貿(mào)市場,擺賣的很多日用品來自中國。突然,山東籍的老鄭興奮地叫著:“棗子!和我們老家的差不多?!毕蛞粋€攤主問過價,便宜得不可思議。
征得攤主的同意,老鄭迫不及待拿了一顆橢圓形的棗子嘗了起來。誰知,又硬又澀。哈克笑了,這就是著名的阿拉伯椰棗,從椰棗樹上剛摘下來“原生態(tài)”的不好吃。每個阿拉伯“巧婦”都有自家祖?zhèn)鞯拿胤郊庸こ商鹈勖鄣氖鞐?,共同之處是既不加糖,更不加蜂蜜。果然,找了一家零售店,店主用工具撬開密封的鐵桶,熟椰棗黏糊糊的,嘗一口簡直讓人甜掉了牙。我們趁興買了包裝好的干椰棗,準(zhǔn)備帶回家,讓親朋分享“甜蜜的快樂”。
驅(qū)車近一個多小時,哈克帶我們看了椰棗樹。很難想象,一路上滿眼延綿的沙漠,幾乎寸草不生的丘陵,黃塵飛揚的民居村落過后,竟然散落著這么一片“綠洲”。我們豈止是驚喜,還感到?jīng)鏊瑹o比。椰棗樹形同海南的椰樹,高大挺拔的椰棗樹掛滿密密匝匝的果實。微風(fēng)吹來,狀如羽毛、體型狹長的樹葉仿佛在搖曳起靈動的舞姿。我們完全被眼前美妙的景色陶醉了。
返回的路上,哈克特意買了一籃“蜜葡萄”。你無法把干燥的沙漠和晶瑩剔透,讓人滿口生津的葡萄聯(lián)系到一起。哈克動情地說,葡萄和椰棗都是沙漠中的“尤物”,而椰棗更是“國果”,也門人不僅把它當(dāng)主食,還加工成休閑食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椰棗樹全身是寶,枝條可做成生活用品,葉子編織成涼席等。朋友,請記住,也門不僅出產(chǎn)石油,還有千百年來栽種的、甘甜可口的椰棗。讓它成為“甜蜜的使者”,傳承中也兩國人民友誼。
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成為春城昆明冬天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陳啟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