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常亮[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外語系,河北承德067000]
⊙唐曉蕾[北京交通運輸職業(yè)學院,北京102618]
文化的雜糅
——解讀《落葉歸根》與《中國灰姑娘》
⊙劉麗麗常亮[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外語系,河北承德067000]
⊙唐曉蕾[北京交通運輸職業(yè)學院,北京102618]
華裔美國女作家馬嚴君玲的成名作自傳《落葉歸根》自1999年在美國出版后十分熱銷,曾是《紐約時報》評出的年度最暢銷小說。而后她又陸續(xù)出版了一系列融中國歷史、傳說、宗教、民俗和文學虛構(gòu)為一體的作品。本文旨在用后殖民主義的角度以《落葉歸根》和《中國的灰姑娘》為例來分析馬嚴君玲作品的中西文化雜糅。
華裔美國作家后殖民主義文化雜糅
提到美籍華裔女作家馬嚴君玲(AdelineYenMah)(1937-),很多中國國內(nèi)讀者還不是很熟悉。而在美國大使館官方網(wǎng)站列出的美籍華人文學家中,就有她的名字。近年內(nèi)國內(nèi)期刊中,只有少量文章才能見到她的名字。最近出版的《華裔美國作家研究》一書,只在附錄中有她的名字。①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因為她在成名作自傳《落葉歸根》(Falling Leaves)出版之前,還不是一個專業(yè)作家,而是一名在美國加州行醫(yī)的醫(yī)生。但是,《落葉歸根》自1999年在美國出版后十分熱銷,曾是《紐約時報》評出的本年度最暢銷小說。而后她又陸續(xù)出版了《中國的灰姑娘》(Chinese Cinderella)、《守株待兔》(Watching the Tree to Catch a Hare)等一系列融中國歷史、傳說、宗教、民俗和文學虛構(gòu)為一體的作品。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還把她的故事拍成紀錄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則把《落葉歸根》拍成迷你影集。至今,馬嚴君玲的作品都是英美一些中小學校的教科書或課外必讀書。她的多部作品被譯成十余種譯本。她還擁有自己的網(wǎng)站。
《落葉歸根》和《中國灰姑娘》都是以馬嚴君玲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原型寫作的英文自傳式作品。這兩部作品主要敘述的是她殘酷的童年回憶以及如何在艱難的歲月中掙扎成長。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馬嚴君玲出生在天津租界里一個富商之家,她的父親是當時著名的商業(yè)名流,她的祖父嚴乾利是學貫中西的一個富商。因為她的母親在生她后不久即罹患產(chǎn)褥熱而過世,所以馬嚴君玲從小即被家人視為不祥的帶來噩運的人,總是被刻意疏遠。馬嚴君玲在七歲之前一直在祖父和姑爸爸(父親的姐姐)的呵護之下長大,但是當父親續(xù)弦后,新出現(xiàn)的中法混血的后母“娘”主宰著整個家庭,作者的命運也因為這位后母,籠罩著揮之不去的陰影。后母是家里的主宰,她運用各種手段利誘、分化丈夫前妻留下的兒女們。小君玲受到后母壓制時,將自己埋首于書堆中,夢想著自由與新生,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14歲時她前往英國學醫(yī),堅毅樂觀、不屈不撓、奮發(fā)向上,取得醫(yī)學博士學位,并在美行醫(yī)多年,走上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涯。這兩部作品中通過“娘”和姑爸爸兩者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精神上的獨立和自由,靠自己的不斷奮斗,最終在美國收獲自己的事業(yè)和家庭。
這兩部作品形式上是自傳,但通過作者馬嚴君玲在她后母陰影下成長靠自己,不靠別人的“灰姑娘式”身世,反映出歷史時代的無情變遷,還顯示出強烈的人性反差。讀者也可以從本書看到一個大家族的成員被歷史的潮流卷入,最后成就各自的命運。作者在兩部作品中描述了天津、上海、香港在她所處時代的景象,并用不同的視角去展示重大的歷史事件。
馬嚴君玲作為華裔美國女性作家中的一員,在主流文化的邊緣抒寫著她們的精彩人生。她其實是中國文化的繼承人和傳播者,在這種尋求與區(qū)別的基礎(chǔ)上找到了適合于自身發(fā)展的道路。②《落葉歸根》是一部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每一章的標題都選用了一個中國成語,這些標題除了漢字之外,還加注了拼音,在標題之下又用英語解釋標題的意思。尤其最后一章就是書的標題《落葉歸根》——這揭示了馬嚴君玲的另一個重要身份:中西文化的使者。她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說,起到了溝通中西文化橋梁的作用。
在經(jīng)歷了東西方文化沖突之后,美國華裔婦女最終認識到,和諧、融合與互滲應(yīng)該是其指導原則。因此,她們將自身定位為華裔美國人—一種文化混合體,表達出新一代華裔包容中美兩種文化,使其取長補短、達到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③東方主義者把華裔美國人定為邊緣人群,他們既不是純粹的美國人,也不是地道的中國人,他們所處的,正是霍米·巴巴所描述的“第三空間”。很多美籍華裔作家,就站在這種獨特的空間中,用他們的武器——筆,書寫自己的族裔身份,弘揚他們自己的文化。
我們在馬嚴君玲的作品中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文化雜糅的文化特色。
首先,她的作品是用英語寫作的,但是很多語境下她的作品包含了中國漢字,有的是手寫的繁體中文,有的是印刷的繁體中文。同時,有關(guān)中國文化和中國特色的詞語,馬嚴君玲運用拼音來表達她原始的漢語意思,也就是說,有關(guān)的詞匯,她先用拼音拼寫出完整的漢語,然后用英語來意譯。例如在她的《落葉歸根》中,她運用很多漢語拼音來表達。例如mei-po(媒婆),men dang hu dui(門當戶對)等都是直接用拼音表達,在加上她的英文釋義,西方讀者即使不了解漢字和中國文化,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這樣的例子在她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于是,東西方的文字也雜糅在她的小小書本之中。
其次,馬嚴君玲作品大部分是以她自身的經(jīng)歷敘述展開的,屬于自傳式敘事,她的自傳中,穿插著對中國文化的介紹和理解。在她的作品中,西方傳記文學和東方敘事得到完美結(jié)合。在她的講述中,很多帶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故事被作者展現(xiàn)出來。比如在《落葉歸根》第22章中,作者對“四面楚歌si mian chu ge”的解釋,一個來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成語被作者在具體語境中解釋出來,那種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也被西方讀者所理解。在她書中涉及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體現(xiàn)出一位美國華裔作家對她祖國文化遺產(chǎn)的尊敬。第一人稱的敘事,也使作品中的感情心里描寫更加真實直觀,她的自傳敘事,像是作者和讀者在面對面的交談溝通。正是這種東西雜糅的自傳體敘事,作者逾越了文化背景的差異,構(gòu)建了自己的獨特的寫作特色。
最后,馬嚴君玲在她的作品中也嘗試用一些東方的思想來影響西方讀者。她的《中國的灰姑娘》中,姑媽在信中給她講了中國式灰姑娘葉限的故事,當然她的故事是用英文寫成的,而中國的故事來源于唐代段成式所撰《酉陽雜俎》續(xù)集卷一《支諾皋上》。從前有一個叫葉限的姑娘,父母雙亡,后母虐待她。一天,葉限取水時得到一條美麗的小魚,葉限很喜歡,就偷偷養(yǎng)了起來。后來被后母發(fā)現(xiàn)了,后母騙走了葉限,把魚殺死吃了。葉限傷心地將魚骨收藏了起來。以后,葉限需要什么,魚骨都會滿足她。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到了,后母帶著親生女兒去參加節(jié)日舞會,讓葉限留下看家。葉限見后母走遠了,就向魚骨求援,讓她穿上翡翠的服裝,踏上金色的鞋子,也去參加舞會。葉限在舞會上的表現(xiàn)十分搶眼,被后母注意上了,就慌忙往回跑,匆忙中丟失了一只金鞋。后來,鄰國的國王得到了那只金鞋子,下令讓全國的女子試穿,最終都沒有人適合。國王四處尋訪金鞋的來歷,終于找到了葉限,娶葉限為王后。后母和她的女兒都被飛石砸死了。
這個故事從一個側(cè)面譴責了繼母的貪婪、冷酷和偏心,對于弱小的孤女給予滿腔同情。在她姑媽的筆下,作者就是中國灰姑娘葉限的化身,葉限面對困難時堅忍的毅力和善良淳樸的美德,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在多元文化環(huán)境之中,馬嚴君玲的作品合理利用了她自身雙重文化的身份,借鑒、吸收和宣揚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多個側(cè)面。由于馬嚴君玲獨特的華裔身份,她的作品主題乃至她本人的寫作特色都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對她的深遠影響,同時也反映了她對于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繼承母國文化,吸收美國文化精髓。各個國家和民族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而是應(yīng)該積極主動地參與世界文化交往,并不斷吸收新的合理元素以促進本國或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①吳冰,王立禮.華裔美國作家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565.
②王軍.美國華裔女性文學與后殖民主義批評[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1):55-59.
③關(guān)合鳳.東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尋求——美國華裔女性文學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2.
[1]Adeline Yen Mah.Chinese Cinderella[M].New York:Laurel Leaf,2001.
[2]Adeline Yen Mah.Falling Leaves[M].London:Penguin Books,1997.
[3]Bhabha,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作者:劉麗麗,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外語系講師,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華裔美國文學;常亮,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外語系助教,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唐曉蕾,北京交通運輸職業(yè)學院普通課教研室講師,教育碩士。編輯: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科聯(lián)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華裔美國作家馬嚴君玲作品的后殖民解讀”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0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