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平,王 萱
(蘇州大學 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021;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江蘇 蘇州 215021)
傳統(tǒng)云肩服飾藝術的運用與裝飾審美意義
施建平,王 萱
(蘇州大學 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021;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江蘇 蘇州 215021)
云肩,是中國漢民族服飾的一朵璀璨的奇葩,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俗寓意。解析傳統(tǒng)云肩服飾藝術的造型特征,把傳統(tǒng)云肩藝術的元素融入旗袍、羊毛衫、晚禮服設計中,創(chuàng)造出富有新意的服飾品,具有儒雅華貴、精致婉約、富有中國古典女性服飾美的現代女性服飾,體現了云肩在中國服飾文化中的藝術價值和獨特的創(chuàng)意,傳遞著中國服飾文化“天人合一”的價值理念。
云肩藝術;旗袍;羊毛衫;晚禮服
云肩,起源于秦漢、魏晉時期,盛行于明清直至民國,它是婦女用來裝飾肩部和領部的一種女紅藝術品。早期的云肩在形制上被稱為披子或披肩,它圍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了唐代多是舞伎身上穿用披肩,其材質堅硬,外形類似于卷云狀,肩部兩端上翹。經過歷史的變遷,直到元代及明清時期,其形制才被固定下來,成為今天人們看到的云肩形制,并逐漸成為漢族婦女日常服飾生活用品及在重大節(jié)日上偶用的裝飾之物。
在眾多的中國傳統(tǒng)服飾中,唯有云肩在制作時先根據女性體形的不同進行立體式的擺設再進行裁制,采用鏤空技藝分解云肩上的藝術符號,依據人的身體設置紋樣[1];云肩是具有中式圖案和中式結構的服飾品,采用珠聯璧合立體剪裁辦法,使其穿著得體自然。云肩特別注重女性的肩部造型,力求達到圓柔飽滿、豐滿渾厚的造型效果。隨著“中國風”的流行,國內外許多著名設計師嘗試運用傳統(tǒng)云肩藝術來設計現代服裝,將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內涵傳遞到服裝的整體造型中,恰到好處地表達出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與現代服飾流行趨勢相融合,以感悟中國女性的審美寄情,品味中國女性服飾的端莊、輕盈和婀娜的特色。本研究通過對傳統(tǒng)云肩服飾藝術造型的解析,論述云肩藝術的運用與裝飾審美意義。
云肩,披于肩的前后左右,常采用四方“四合云紋”裝飾,并多以彩色繡花制作而成,故稱之謂:云肩。云肩,在漢民族服飾文化中是一種獨特的服飾款式,圖案裝飾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符號的藝術語言和文化底蘊哲理深邃;云肩,又是漢民族吸納外來服飾文化,融會貫通,并升華為本民族服飾的結晶之作;云肩,也是中國服裝史上平面與立體設計巧妙構思的典范。云肩不僅僅是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完美寫照,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全新演繹。
云肩造型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規(guī)律,主要體現在外輪廓造型簡單、內部結構變化多樣、技法巧妙、圖案均衡對稱、色彩搭配合理、繡工精美的特點上。云肩佩戴廓形分為月牙形(圖1)和T字形(圖2)。月牙形內部圖案主要飾以云紋、圖騰和弧線;T形內部圖案主要飾以云紋、圖騰和幾何紋。領形分為立領和圓領,款式均以領口為中心,披于肩部,前衣身有門襟,左右對稱。將云肩平面展開后,以領口為中心向四周展開使外輪廓呈方形狀,構成方形云肩(圖3);外輪廓呈圓形狀,則構成圓形云肩(圖4)。如在這兩種類型的外輪廓形內放置或填充不同的對稱圖案,則可形成多種多樣的云肩圖案藝術。云肩領形是以領口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或旋轉為基本骨骼,在此骨骼上以頭頸前后左右為中心點向四周懸垂裝飾,其平面展開圖大致呈現方形和圓形的外輪廓型,裝飾物均采用鏤空和刺繡技藝[2]。
圖1 月牙形云肩佩戴廓形Fig.1 Crescent wear prof i le of cloud shoulder
圖2 T字形云肩佩戴廓形Fig.2 Tglyph wear prof i le of cloud shoulder
圖3 方形云肩平面廓形Fig.3 Quadrate plane prof i le of cloud shoulder
圖4 圓形云肩平面廓形Fig.4 Round plane prof i le of cloud shoulder
在基本骨骼里,對稱式云肩裝飾著點、線、面或具象或抽象的各種傳統(tǒng)圖案。云肩圖案內部發(fā)射對稱(圖5)的基本骨骼是以領口為中心點,以直線形態(tài)向四周擴散或向中心收縮[3]。向四周擴散的是離心發(fā)射,向中心收縮的是向心發(fā)射。
圖5 發(fā)射對稱式云肩Fig.5 Launch symmetric cloud shoulder
旋轉對稱式云肩(圖6)的基本骨骼是以領口為中心點,以弧線形態(tài)向四周旋轉[3]。當基本骨骼決定后就選擇適合的傳統(tǒng)圖案填充在骨骼上,使圖案產生旋轉的效果。
在軸對稱式云肩中,單軸對稱(圖7a)的基本骨骼是以肩線為對稱軸作左右或上下對稱的排列[3]。當基本骨骼決定后,就選擇適合的傳統(tǒng)圖案填充在骨骼上。多軸對稱(圖7c)的基本骨骼是以肩線和前后中心線為排列,圖案呈45°對稱[3]。題材大都選擇四季盆花或折枝花,寓意家庭幸福、人財兩旺。
圖6 旋轉對稱式云肩Fig.6 Rotational symmetric cloud shoulder
圖7 軸對稱式云肩Fig.7 Axial symmetric cloud shoulder
云肩,在中國傳統(tǒng)服飾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漢民族服飾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有著豐富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內涵。隨著紡織服裝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將別具一格的傳統(tǒng)云肩藝術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之中,使之成為服飾的亮點,會創(chuàng)造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2.1 在旗袍服飾中的運用
旗袍是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代表,旗袍獨特的剪裁技術完美地襯托出女性婀娜多姿的身材,顯露出女性優(yōu)美的氣質和含蓄的性感。旗袍因其不過度夸張而顯得落落大方,簡潔的線條,彰顯婉約含蓄之美,又因其“露”的同時講究“遮”而更富魅力[4]。旗袍的特色不僅在于面料高貴華麗,色彩柔和大方,外觀穩(wěn)重雅致,而且更能突出個性及體型美,顯露女性的“S”形曲線[5]。
如圖8所示,在旗袍結構的基礎上,將云肩的外輪廓造型應用于旗袍的肩領設計區(qū)域中。如圖9所示,云肩的廓形直接應用于旗袍的肩領設計中,在保持云肩廓形不變的基礎上,采用現代立體裁剪技術,使其符合女性人體肩部造型特征,采用褶皺或珠片來豐富肩部的細微變化。云肩在旗袍上直接運用,使人們容易尋找到傳統(tǒng)云肩的形影,這種直接運用的設計方法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宏揚。但是無論旗袍外輪廓的大小和內部構造怎樣變化,圖案造型必須保持對稱的結構和均衡的形式美法則。如圖10所示,提取云肩造型元素中“鏤空”的特點,運用緞帶、珠片等材質點綴、拼接等手法裝飾旗袍的肩部。這種設計手法既保留了云肩服飾造型藝術的印痕,又充分體現了當代時尚設計的風貌。圖11中北京奧運會的旗袍禮儀服飾就是運用云肩藝術最好的典范,傳遞著傳統(tǒng)文化與流行元素融合為一體的設計理念。
圖8 旗袍的設計區(qū)域Fig.8 Design regions of cheongsam
圖9 外輪廓的應用Fig.9 Application of outer contour
圖10 珠片“鏤空”的應用Fig.10 Application of "hollow out with spunkle
圖11 旗袍禮儀服飾Fig.11 Cheongsam etiquette dress
2.2 在羊毛衫服飾中的運用
羊毛衫又稱針織毛衫,因其輕爽柔軟,富有彈性、延伸性和懸垂性的特點,備受人們的喜愛。新穎獨特的云肩圖案,使羊毛衫在平淡中脫穎而出成為一種服裝裝飾的亮點。由于傳統(tǒng)云肩藝術元素主要裝飾于羊毛衫肩領部,使羊毛衫表現出云肩式的造型效果,這就要求云肩圖案的造型必須符合羊毛衫外形的特征。
如圖12所示,在羊毛衫上運用云肩圖案的設計區(qū)域。設計師巧妙地選擇云肩圖案,可以提升羊毛衫的檔次和美感。云肩圖案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連續(xù)組合的,組合后的圖案造型既要符合羊毛衫的外形,又要體現豐富的內涵與奇巧的創(chuàng)意。圖13提取云肩“四方柳葉式”圖案元素應用在羊毛衫設計中,在不改變云肩廓形和鏤空特征的基礎上,將這些元素進行打散組合,構成幾何形的放射式,使羊毛衫圖案呈現統(tǒng)一、和諧的效果。圖14中利用云肩廓形對羊毛衫肩部的圖案進行靈活排列,巧妙地把云肩的“形”自然地運用,從而達到“神”似的設計目的,充分表現出云肩藝術圖案元素在羊毛衫設計中的意象形態(tài)。
圖12 羊毛衫設計區(qū)域Fig.12 Design regions of woolen sweater
圖13 圖案的應用Fig.13 Application of pattern
圖14 云肩“形”的意象Fig.14 Image of cloud shoulder "form"
2.3 在晚禮服服飾中的運用
傳統(tǒng)云肩藝術圖案在晚禮服中的應用并非原形照搬,而是在充分理解造型結構基礎上,有選擇地進行移植、改造、分解和組合,使之構成耳目一新的視覺藝術效果。如果再結合不同的面料、款式、色彩的搭配,則可使晚禮服既表現出古典的意味,體現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又具有現代氣息。隨著時代的不斷演變,人們不但傳承云肩藝術的特色,而且更加講究實用和美觀。設計師往往運用再造設計方法,將云肩中的各造型元素進行歸納整理,如提取具有特色的“如意頭”形狀,除了帶給人們祈求事事稱心如意、吉祥安康之外,還隱喻著“一生如意”的含義,因為“生”與“身”是諧音。
圖15中,晚禮服的設計區(qū)域,服裝造型體現出中國古典美。晚禮服中的“夸肩”造型,是通過兩種設計方法來實現的:一是仿照中國古代的盔甲,用硬質材料制作成“半圓”的形態(tài),如圖16所示的中式“夸肩”其廓形如同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兩端向上翹,也如同“云”的形狀;二是使用立體裁剪技術在肩部做出多褶的造型,以此達到夸張肩部的效果,如圖17所示的這種多褶的夸肩造型看似有些西化,但是只要在領形上飾以中國傳統(tǒng)刺繡圖案元素,晚禮服“夸肩”照樣可以獲得中國傳統(tǒng)古典的韻味。而圖18運用逆向思維方法,將“云肩領”簡化成“領子”的形狀,其余的利用穿著者的身體來自我表現,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沖擊力。圖19是將“云肩領”變化成頸部裝飾物,運用不同的材質、裝飾手法、工藝表現、仿生設計來豐富其造型,儒雅華貴,精致婉約,富有中國古典女性服飾美,體現了云肩在晚禮服設計中的藝術價值和獨特的創(chuàng)意。
圖15 晚禮服設計區(qū)域Fig.15 Design regions of evening dress
圖16 中式“夸肩”Fig.16 Chinese style "kua shoulder"
圖17 西式“夸肩”Fig.17 Western style "kua shoulder"
圖18 “云肩領”的簡化Fig.18 Simple of cloud shoulder collar
圖19 “云肩領”的裝飾Fig.19 Ornament of cloud shoulder collar
傳統(tǒng)云肩藝術在現代服飾設計運用中起著傳情達意的作用,它不是簡單地模擬對象形體的外形,而是把服飾整體造型有機地結合,傳達一種審美情感和文化的視覺信息符號。這種審美寄寓著設計師個人情感、愛好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3.1 對稱與均衡的圖案組織形式
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傳統(tǒng)云肩藝術在現代服飾運用中均采用了對稱與均衡的形式美法則。對稱即左右量的相同,使人產生一種穩(wěn)定、安靜之感。任何一件云肩服飾款式在外形上均采用了四方對稱、中軸線對稱的形式。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對稱滿足了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要求,對稱是原始藝術和一切裝飾藝術普遍采用的表現形式,對稱形式構成的圖案具有重心穩(wěn)定和靜止莊重、整齊的美感。而均衡并非簡單圖案的量化對稱實現平衡,而是通過畫面不同的疏密留白等關系達到意象的和諧與平穩(wěn)。在傳統(tǒng)云肩圖案內容上則采用填充式的云紋和花卉圖案與人物相結合的民間故事,構成對稱與均衡的形式。中國傳統(tǒng)云肩通過對稱與均衡的運用,更好地體現了統(tǒng)一中求變化與變化中求統(tǒng)一的形式美法則[6]。
3.2 獨特的裁制和精致的工藝裝飾
服飾一般均為平面裁剪,唯有云肩打破了中國古代服飾平面“T”式樣的形式,根據女性身材大小、胖瘦、年齡等不同因素進行立體的裁剪和制作,力求使穿著者得體而有分寸,恰如其分地展示出女性的曲線美和自然美,表達了東方女性若隱若現的含蓄的審美觀。傳統(tǒng)云肩藝術十分注重女性服飾的肩部造型,以求達到圓柔飽滿、豐滿渾厚的視覺效果;云肩藝術也是中國服飾史上平面與立體巧妙構思的典范。加之圖案色彩對比和形狀大小漸變形成的多層次變化,創(chuàng)造了中國傳統(tǒng)服飾獨特的立體裁制形態(tài),具有典型的藝術價值。
心靈手巧的傳統(tǒng)民間藝人在云肩的制作上一般做成兩層八片垂云,每片云子上或單獨刺繡花鳥草蟲,或刺繡戲文故事,或刺繡各種圖案組合。云肩的繡制有各種各樣的針法,如挽針、滾針、接針、釘線、松針、打子、齊針、圈金、搶針等。樣式也較為繁多,有平繡、金繡、十字繡等眾多富有傳統(tǒng)民間藝術特色的手工繡法。一件精美的云肩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繡成,其工藝精巧,針法細密,色彩豐富而典雅,曲線流暢婉轉,整體工藝裝飾風格奢華、富麗精致,可謂民間手工藝精品[7]。
3.3 圖案題材源于自然,具有豐富的寓意
傳統(tǒng)云肩服飾題材源于自然,內容豐富,如圖騰、神仙、花鳥魚蟲、人物、山水、吉祥符號等圖案,并通過某種寓意把圖案的內蘊表達于云肩服飾中,有的喜慶、有的吉祥、有的祝福、有的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有畫龍點睛之審美功效,在心理上含蓄地表達或渲染著一種文化氛圍。如:“靈鵲兆喜”“八仙吉祥”“功名富貴”“明八仙”“麒麟送子”“連生貴子”等寄寓著不同的裝飾審美意義。也有采用不同的花卉來對應不同的四季,祈求四季長青、四季安康?;蛞韵铲o繡紋再配以梅花、古錢幣等相應飾紋,目的在于對“喜”的祈求。喜,悅也,凡吉祥之事如婚嫁、生子、晉升、開春等皆稱之喜,而“喜”用喜鵲來比擬。云肩圖騰還借“牡丹”與“公雞”的形象來對人生與仕途的寄托更是極富智慧。牡丹寓意富貴,公雞的公與功、雞鳴的鳴與名同音同聲。唐代李賀就有《致酒行》載:“雄雞一唱天下白?!痹⒁夤u是驅除黑暗迎接光明的使者,其聲音洪亮是正氣的象征,它能啄害蟲又是鎮(zhèn)宅驅邪的英雄,公與功同音,還有仕途亨通、榮華富貴的深層含義[8]。又如類似玫瑰的薔薇花,它春夏月月開花不絕(亦稱月季花),寓意天地長春。故而云肩上的精美圖案和豐富的寓意能使人物與服飾、與生活更貼切融合,更加增添了視覺興趣和審美情趣。
傳統(tǒng)云肩藝術是中國漢民族服飾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凝結了勞動人民的辛勞與智慧,是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其款式造型別致,圖案精美絕倫,融觀賞性、實用性與文化性為一體;傳統(tǒng)云肩藝術具有較高的裝飾價值,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俗寓意。云肩藝術完美地運用于旗袍、羊毛衫、晚禮服設計中,塑造出儒雅華貴、精致婉約,富有中國古典女性美的服飾形象,傳遞著中國服飾文化“天人合一”的價值理念。傳統(tǒng)云肩藝術的審美裝飾意義在于它能展示和美化東方女性的曲線美,表達了東方女性若隱若現的含蓄美,昭示了人們對人體自然美的一種追求,增添了視覺沖擊力和審美情趣,給人以美的享受,起到畫龍點睛之裝飾審美作用。現代服飾設計師應該多學習和研究傳統(tǒng)服飾文化,借鑒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精髓,為弘揚傳統(tǒng)民族文化藝術的發(fā)展,開拓中國特色的服飾設計而努力。
[1]歧周,歧從文.云霞英日 晴天散紅——中國漢民族服飾云肩[J].東南文化,2002(12):6-25.
[2]潘健華.中國云肩考析[J].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7(6):85-90.
[3]劉百吉.女性服裝史話[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120.
[4]袁仄.中國服裝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89.
[5]焦寶娥.禮儀服飾[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67.
[6]董歡嬌.從云肩的色彩和圖案淺談民族服飾的審美觀[J].紡織科技進展,2009(5):76-78.
[7]徐亞平,崔榮榮.中國傳統(tǒng)民間服飾品——云肩[J].裝飾,2005(10):55-56.
[8]佚名.逝去的霓裳——漢族傳統(tǒng)服飾云肩[EB/OL].(2007-08-3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e960501000al3.htm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loud shoulder dress art and its adornment aesthetic signif i cance
SHI Jian-ping, WANG Xuan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Engineering,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Modern Silk,Suzhou 215021, China)
Cloud shoulder is a resplendent flower of Chinese han nationality trappings, which contain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istinctive folk impl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aping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 cloud shoulder dress art. A new costume is created with th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loud shoulder art blended into the design of cheongsam, woolen sweater, evening dress. This kind new modern women's dress has classical Chinese women's dress beauty with elegant showily, exquisite,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which reflects artistic value and the unique creative of cloud shoulder, and conveys the concept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China apparel culture.
Cloud shoulder art; Cheongsam; Woolen sweater; Evening dress
TS941.725;J523.5
B
1001-7003(2011)03-0038-05
2010-12-10
中國網貨城?世界綢都科技文化資助項目(20106018)
施建平(1957- ),男,副教授,主要從事紡織品藝術設計及服飾藝術設計的教學及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