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個永不退休的共產(chǎn)黨員
      ——追記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楊善洲

      2011-10-30 07:34:28宗合
      支部建設 2011年7期
      關鍵詞:楊善洲保山林場

      ■宗合

      一個永不退休的共產(chǎn)黨員
      ——追記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楊善洲

      ■宗合

      楊善洲生前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退休后放棄省城舒適的生活條件,帶領家人和群眾在家鄉(xiāng)義務植樹造林20多年。2009年4月,楊善洲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jīng)營管理權無償交給國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員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永恒主題。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開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在廣大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當前,全省上下正在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而努力,我們把楊善洲同志的事跡推薦給讀者,目的就是讓廣大黨員、干部向楊善洲同志那樣,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奉獻一輩子,這是廣大黨員、各級領導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黨員干部的終生追求和事業(yè)境界。

      在云南省保山市傳唱著這樣一支民謠:“家鄉(xiāng)有個小石匠,當官退休福不享,栽樹二十年,荒山披綠裝,造福子孫千萬代,為民服務永不忘。活到老干到老,大富翁不當,當什么?當共產(chǎn)黨!”民謠中的“小石匠”,就是留給家鄉(xiāng)人民數(shù)億元綠色財富,卻未給家人留下分文的當代共產(chǎn)黨人的楷模——楊善洲。

      青山作證

      1988年3月,時任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的楊善洲退休了,他婉言謝絕了省里要他到昆明休息的安排,提出要回老家施甸種樹,籌辦大亮山林場。他帶著縣林業(yè)局抽調(diào)的17個同志,雇了18匹馬,馱著帳篷、工具、糧食、鍋碗瓢盆,登上了“半年雨水半年霜”的大亮山,開始了他22年的造林生涯。

      在張家大坪子,楊善洲把群眾代表找來,召開現(xiàn)場大會,宣布成立“施甸縣大亮山國社聯(lián)營林場”。在大會上,楊善洲說:“辦大亮山林場,是我多年的愿望,過去我當?shù)匚瘯?,沒時間來種樹,現(xiàn)在,我退休了,有時間了,我就和大家一道上山種樹,綠化我們的家園?!?/p>

      要把大亮山變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樹苗,楊善洲四處奔波采購苗木。有一次,他打聽到龍陵縣有樹苗,就帶人趕到了那里,可是樹苗已經(jīng)賣完了;又聽說昌寧縣可能有,他又馬上趕到昌寧。樹苗買好后,天色已晚,他連夜往回趕,這一趟來回300多公里。凌晨3點多鐘,當林場職工看到滿身泥水的楊善洲時,都驚呆了。他卻輕松地對大家說:“天亮就可以栽樹了,這樹苗多耽擱一天,就會影響成活率?!?/p>

      除了種樹,楊善洲還帶領大家種茶。種下的茶苗長勢喜人,但不久卻發(fā)生了一場嚴重的鼠患,老鼠把將近400畝的茶苗全啃死了,職工們非常心疼。他鼓勵大家說:“茶苗毀了可以重新種,人的精神不能垮?!比欢蠛υ诙虝r間內(nèi)無法根治,看到大家泄氣的樣子,楊善洲說,種不成茶葉,我們就種松樹。然而,華山松種下去之后,又被一種叫做“飛機草”的野草侵害?!帮w機草”和小樹苗爭奪養(yǎng)分,很快就能把小樹苗困死。這一次,受災面積達到了5000畝。面對大家失望的樣子,楊善洲說:“你們看,只要小樹苗長到50公分以上,根深了,葉壯了,“飛機草”就搶不過樹苗了。我們種下十棵樹,哪怕只活一棵也是勝利,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讓大亮山都長滿大樹。”

      經(jīng)過20多年的奮斗,林場如今造林面積已達5.6萬畝,有的樹直徑達到了40公分,建起茶園700多畝。當年楊善洲帶著職工撿來的果核,已經(jīng)長成了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300多畝果園,桃子、李子、桂圓、芒果,碩果累累,香飄十里,成了大亮山林場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生命的承諾

      楊善洲植樹造林的大亮山,大部分位于姚關鎮(zhèn)。老百姓都說那地方風吹石頭跑,栽樹根本不可能??伤麉s說:“以前,鄉(xiāng)親們不止一次地來找我,讓我多為家鄉(xiāng)做一些貢獻。我承諾過,就一定要兌現(xiàn)!只要我們有決心,就一定能把樹種下去,而且一定能種活。”

      當時,大亮山周邊十幾個村寨缺樹、缺水、缺糧、缺電、缺錢,村民的生活處于“一人種三畝,三畝不夠吃”的困難境地。缺水的問題特別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后人背馬馱地運回來。一盆水,早上洗臉,晚上洗腳,最后還要澆菜、喂豬。村里哪一家遇上紅白事,做客的人不僅要送禮,而且還要提上一桶水,掛在禮單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個“禮簿”,還要建一個“水簿”。當別人家請客的時候,不但要還禮,特別還要足額歸還“水賬”。

      20多年來,楊善洲帶領大家,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把光禿禿的大亮山變成了望不到邊的綠海。松樹長高了,果樹成林了,植被明顯改善了,斷水多年的溪谷又有了泉水。楊善洲帶領群眾架起水管,將泉水引進村里通到各家各戶,村民再也不用為吃水犯愁。大亮山林場還承擔著3個鄉(xiāng)鎮(zhèn)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共計2.5萬人的飲水供給任務和3萬多畝甘蔗的灌溉任務。

      鄉(xiāng)親們最真切地體會到造林帶來的好處,是在去年的大旱災時。2010年春夏,云南省大部分地區(qū)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長達半年的持續(xù)干旱使群眾種不上地,喝不上水。但就在大亮山周邊的村子,老百姓家里的水管依然流著甘甜的泉水,群眾情不自禁地說:“多虧了老書記啊,要不是他,真不知道這樣的大旱年我們怎么熬過。”

      楊善洲老人簡陋的臥室

      楊善洲昔日栽下的小樹苗如今已枝繁葉茂

      楊善洲在創(chuàng)辦林場的同時,還想方設法為周邊的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首先是修路。雷打樹村委會的8個自然村土質(zhì)肥沃,盛產(chǎn)生態(tài)蔬菜。但長久以來,由于交通不便,只能靠人挑馬馱走幾十里山路去出售,運不出去的蔬菜只能爛在地里。楊善洲跑省上、跑市里,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發(fā)動群眾投工投勞。修路需要一筆勘測費,為了節(jié)省開支,他買來水準儀自己勘測。他帶著鏨子和手錘,和大家一起選石頭,一起砌石頭路,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時,大家去吃午飯了,他還在埋頭選石頭。18公里的石路,就在楊善洲的帶領下,朝著大亮山的邊邊角角延伸。

      通電,也是老百姓多年的希望。楊善洲親自帶人到保山買來電線和設備,又和大家一起勘察線路,架桿拉線。幾個月后,芭蕉林村成了大亮山方圓幾十里第一個通上電的村子,村民們從街上買回來的燈泡終于亮起來了。電接通的那天,村民們自發(fā)籌錢宰了一只羊,敲鑼打鼓地送到了林場。

      22年來,林區(qū)群眾人均所得糧食從原來的10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2006年,林場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廠,加工間伐的林材。到現(xiàn)在,林場支付給當?shù)卮迕耖g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勞務費超過36萬元。

      大亮山的群眾永遠不會忘記,楊善洲對家鄉(xiāng)人民許下的承諾,已經(jīng)用他晚年22個春秋的艱苦奮斗,兌現(xiàn)給了父老鄉(xiāng)親。

      公仆本色

      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時候,經(jīng)常下鄉(xiāng)進行調(diào)查研究、解決群眾困難問題,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10多年里,他走遍了保山地區(qū)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一次,楊善洲去龍陵縣木城鄉(xiāng)調(diào)研,該鄉(xiāng)地處中緬邊境,離保山差不多300公里。當時不通公路,他就帶領隨行同志繞道徒步前往木城,一路走,一路了解農(nóng)民群眾的困難和要求?;怂奶鞎r間,才到達鄉(xiāng)政府,隨后又徒步三天,跑遍了周圍幾個鄉(xiāng)。根據(jù)這次調(diào)研了解到的情況,十幾天后,楊善洲主持召開會議,制定了改變邊境貧困鄉(xiāng)村面貌的實施方案。

      在擔任保山地委書記時期,促進糧食生產(chǎn),穩(wěn)定農(nóng)業(yè),解決群眾吃飯問題,是他花費心思最多的事情。他常說:“我們是黨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餓肚子,我們就失職了。”通過多年的努力,“京國92”雜交水稻試驗在板橋鎮(zhèn)獲得了成功。保山壩、施甸壩的水稻單產(chǎn)歷史性地跨越了500公斤大關,農(nóng)科技術員都由衷贊嘆:“楊書記真是咱們保山糧食生產(chǎn)的總農(nóng)藝師!”

      在糧食豐產(chǎn)豐收后,楊善洲又開始思考如何讓農(nóng)民群眾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帶領群眾大力發(fā)展茶葉、甘蔗和其它經(jīng)濟作物。1980年10月,他來到潞江壩的芒寬公社,聽說新光大隊有個叫朱自祥的社員種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戶”,他跨進朱自祥的家,摸著咖啡樹對他說:“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這一項收入就差不多2000元,好啊,你這個典型我們要馬上推廣?!笨吹綏顣浄攀肿屓罕姼愣喾N經(jīng)營,有同志勸他:“還是慢慢來,搞四平八穩(wěn)的事不會吃虧,書記的位子才坐得穩(wěn)?!睏钌浦藁卮穑骸叭罕娝甲?,群眾思富,我們還能再拖后腿嗎?如果想什么吃虧、烏紗帽之類的事情,就決不是共產(chǎn)黨的干部!”

      1985年5月,楊善洲到龍陵縣出差,縣委在食堂招待他吃飯。飯后隨行工作人員去結賬,縣委書記說:“這頓飯我請了?!痹诜祷乇I酵局?,楊善洲突然問:“伙食費結了嗎?”工作人員說:“縣委邱書記說他請?!睏钌浦奚鷼獾睾埃骸巴\?!”他掏出30元錢遞給工作人員,叫他回去結賬。后來,工作人員一算:伙食費結了6元5角,但來去兩百多公里,車費就花了20多元,真不劃算。楊善洲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賬不能這樣算!我們下鄉(xiāng),吃完了擦擦嘴巴就走,剩下的賬誰去付?最后還不是攤到老百姓身上!”

      擔任地委書記的時候,因為楊善洲同志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和老百姓一起種田種地,著力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群眾編了一首民謠:“家鄉(xiāng)有個小石匠,參加土改入了黨,頭戴竹葉帽,身穿中山裝,穿起草鞋搞農(nóng)業(yè),開渠引水當龍王。一身泥一身汗,大官兒不當,當什么?當種田郎?!?/p>

      楊善洲退休后,帶領群眾把荒山變成了林海,群眾感激他為子孫后代造福的恩德,又編了一首民謠:“家鄉(xiāng)有個小石匠,當官退休福不享,栽樹二十年,荒山披綠裝,造福子孫千萬代,為民服務永不忘?;畹嚼细傻嚼?,大富翁不當,當什么?當共產(chǎn)黨!”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首新的民謠,表達的正是老百姓樸素的心聲,表達出的正是楊善洲一輩子沒有改變的公仆本色。

      父親這棵樹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zhèn)小學教師楊惠蘭這樣回憶自己的父親:記得上小學時,有一天,老師教給我一首好聽的兒歌:“爸爸是一棵大樹,媽媽是一棵大樹。我們是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間飛來飛去?!被氐郊遥冶辰o姐姐聽,背著,背著,姐妹倆就哭了。為什么哭呢?因為我們很少見到當時擔任保山地委副書記的爸爸……

      1970年,楊善洲妻子生孩子,家里缺糧,一家人靠野菜摻雜糧度日。有一天,鄉(xiāng)民政干部經(jīng)過他家,看到這種情況,就送去了30斤救濟大米和30斤糧票。后來楊善洲知道了,責怪妻子說:“我是黨的干部,我們不要占公家的一點便宜,領導的家屬決不能搞特殊!這大米和糧票要攢了還給公家!”差不多過了半年,楊善洲的妻子硬是東拼西湊,才還清了這筆糧款。他妻子說:“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公家歸公家,個人歸個人,我曉得他的性格,我可以少吃點,只是娃娃們餓著可憐啊……”

      有人曾經(jīng)對楊善洲的孩子說:“你們爸爸是地委書記,靠著這棵大樹,你們一家有享不完的福?!逼鋵嵑⒆觽冎?,爸爸這棵樹,根本靠不上。

      楊善洲擔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時候,按當時的政策,妻子和孩子都可以“農(nóng)轉(zhuǎn)非”。身邊的工作人員填好申請表后,向他報告,他卻把申請表要了過去鎖進了抽屜里。一個地委書記,老伴和三個孩子竟然在老家當農(nóng)民,說起來恐怕誰都不會相信,可他就是這樣做的。

      楊善洲其實是個很有感情的人,他用另一種方式關愛著自己的家人。女兒在保山讀中學時,他每個月提前給孩子買好飯菜票,另外還留給女兒6塊錢的零花錢。有一次,女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枕頭下多了一把梳子,后來才得知是爸爸給放的。細心的父親知道女兒已經(jīng)到了愛美的年齡。

      楊善洲最后一次到林場

      在楊善洲的內(nèi)心深處,覺得這一輩子歉疚最多的就是妻子。1996年他妻子因膽結石住院16天,2005年因肺氣腫住院13天,兩次住院,楊善洲都從大亮山趕下來,一直守在妻子身邊。每天他都會買好早點帶給妻子,守到夜里很晚才回去。然而他生病了,卻不要家人去看他,陪他。就在楊善洲最后一次生病住院時,妻子到醫(yī)院去看望他,他一看見妻子就說:“你怎么來了?暈車就別來回跑了,我不會有事的?!彼幌胱屍拮訛樗麚?。

      意識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楊善洲在精神狀態(tài)稍好的時候,反復向孩子們交代:“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們的母親。市里獎給我20萬,我捐了10萬給保山一中,6萬給了林場,專門留了4萬元給你們的母親,你們要好好用,讓你們的母親安享晚年,她這一輩子不容易?!?/p>

      對懷念楊善洲的人民群眾來說,老書記走了;對妻子和孩子們來說,他終于可以回家了。

      一個永不退休的共產(chǎn)黨員

      1982年,土地承包工作完成以后,時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楊善洲帶著司機到施甸縣了解情況。到了保場公社后,他對司機說:“小趙,我要到處看一看,你等著我,如果到天黑不見我回來,你自己去找吃住。”說完他就下了車,取出車后廂的大竹葉帽扣在頭上,朝地委在保場的樣板田走去。司機守著車等到天黑,不見楊善洲的身影,就把車開到施甸縣城,在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又開著車回到楊善洲第一天下車的地方繼續(xù)等。眼看太陽偏西,又是一整天過去,還是不見人。直到第三天,司機才在木老元公社接著楊善洲。在這三天里,他究竟走了多少里崎嶇山路,走訪了多少戶人家,了解了多少民生疾苦,掌握了多少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只有楊善洲自己知道。

      當年,楊善洲剛開始上山種樹的時候,還有人嘀嘀咕咕,認為他就是想退休以后撈一把,幾萬畝森林成材后,一年可以分紅幾萬元。20年后,楊善洲兌現(xiàn)承諾,把大亮山林場的管理權全部移交給施甸縣林業(yè)局,他自己分文不取??h里決定獎勵他10萬元,他也堅決不要。有人勸他用這筆錢把家里的房子修修,他說“我是共產(chǎn)黨員,哪能光想著自己?把自己的家搞得富麗堂皇,群眾卻過著艱難的日子,我們能心安嗎?”

      有人問他:“您種的樹,還有10多年才能成材,那個時候您已經(jīng)90多歲了,怎么享受???”他說:“我那個時候已經(jīng)到火化場去了,咋個會得享受!別人享受了嘛!我享受不了有什么關系?我們的子孫后代得實惠了嘛!”楊善洲說出的,就是他一輩子做人做官的原則和信念:一切為了群眾得實惠,人民的利益比天大!

      2010年8月,楊善洲因病住進了醫(yī)院,林場的同志們聞訊上山采了兩個松果和兩個木瓜,趕到醫(yī)院看望他。他撫摸著從大亮山采來的松果和木瓜,說:“我一定要活下去,我還要回到大亮山上去種樹!”

      2010年10月10日楊善洲走了。臨終前,他用微弱的聲音交代身邊的工作人員:“你們一定要繼續(xù)種樹,一定要管好林子;一定要把林場的收益按比例分給群眾,不能讓群眾吃虧?!痹谏淖詈笠幌?,他仍然念念不忘群眾在荒山造林中的利益分配。

      青山可以作證,他是一個永不退休的共產(chǎn)黨員!他貧窮,粗茶淡飯,衣著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兩袖清風,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zhí),執(zhí)著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平凡鑄就偉大!對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對于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

      楊善洲簡介 楊善洲同志,男,漢族,保山市施甸縣人,1927年1月出生,1951年5月參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原任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1988年退休后,他帶領家人和群眾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積約5.6萬畝的大亮山林場。2009年4月,他將活立木蓄積量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jīng)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多次被授予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云南省老有所為先進個人、云南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獲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猜你喜歡
      楊善洲保山林場
      山西省兩林場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
      走過萬水千山 最愛一座保山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08
      八步沙林場人的新愿望
      綠色中國(2019年17期)2019-11-26 07:04:38
      林場住宅
      楊善洲精神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22
      基于GIS的林場營林管理信息系統(tǒng)研建
      PTN技術在保山廣電網(wǎng)絡的具體應用
      漫畫10幅
      勞動保護(2014年8期)2014-08-30 03:32:10
      栽樹人——致楊善洲
      弘揚楊善洲精神長效機制初步形成
      囊谦县| 建宁县| 平和县| 南华县| 宿松县| 廊坊市| 西平县| 镇远县| 武强县| 平武县| 资源县| 洛浦县| 融水| 莫力| 永嘉县| 六枝特区| 怀来县| 宁远县| 虞城县| 涿州市| 安康市| 浦县| 苏尼特左旗| 巴中市| 阜城县| 威宁| 南阳市| 门头沟区| 杭锦后旗| 庄浪县| 沂源县| 凤冈县| 横山县| 喀喇沁旗| 江阴市| 甘南县| 绩溪县| 尼勒克县| 鄂托克旗| 青龙|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