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孫潔
“中美洲”號淘金船的那些事兒
撰文/孫潔
黃金!黃金!似乎有一種口號響徹在這方土地的上空,不斷有新的人群被吸引過來,可以說加利福尼亞每一寸礦地都在發(fā)出鋤頭敲打的聲音。前往淘金的寶船絡繹不絕,而“中美洲”號淘金船作為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財寶最多的沉船,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自 184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最早發(fā)現(xiàn)黃金起,僅僅1年后,來自全世界的淘金客就達3萬人,這使得原本荒涼靜謐的原野,一夜之間蛻變成熱鬧喧囂的小城,金主、探險家、商販甚至搶匪與流氓,各色人群云集于此,翻地掘土并把泥土放進篩子里搖晃,來得到這些能讓他們過上幸福生活的金屬。
“中美洲”號于1857年8月在亞斯平沃爾裝上價值高達121.9179萬美元的金條和金幣,然后順路經(jīng)由加州,讓淘金者上船,經(jīng)過巴拿馬海峽,最后航運至紐約。船上價值100多萬美元的金條和金幣屬于美國Wells Fargo銀行。原先這些金貨是由別的船只運送的,后來不知什么原因,卻被改裝上了“中美洲”號。9月8日“中美洲”號航經(jīng)哈瓦那時,還增加了許多船客,計有575人。9月10日,載運著這些淘金者的“中美洲”號汽船從舊金山出發(fā)了。這艘小小的汽船竟乘有750余人,還有他們隨身攜帶的大批的黃金。
在加州呆了整整8年的淘金客們,終于可以帶著用血汗換來的黃金回家了,這一段從西海岸返回東海岸的歷程是辛苦的,更是甜蜜的。
正當這些人在憧憬中高談闊論以后的幸福生活時,危險卻已悄悄地到來了。
當這艘船離開巴拿馬港兩天之后,駛進佛羅里達灣時,“中美洲”號汽船遇上了意料不到的災難。“中美洲”號是一艘裝有蒸汽機和木造側輪的汽船,有3個艙面和3根桅桿,排水量2141噸,長278英尺,寬40英尺,深32英尺,航速平均10節(jié)。由于汽船嚴重超載,船體吃水太深,使航行的安全系數(shù)大大降低。一陣突然來臨的狂風暴雨的襲擊使汽船的船艙中部破裂,船體被劃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時海水一下子就涌了進來。汽船開始無情地下沉。同時船帆也被強風吹斷,更加倒霉的是船上鍋爐的火也熄滅了。這一連串的狀況將船上的人們推向了死神的面前,頓時陷入徹底的絕望之中。
所幸的是,船上還有一部分救生艇,可擺在眼前的問題是,誰該擁有救生艇來存活下去?
在這次沉船事件中值得后人永遠敬仰的是,那些平時在小酒館里顯得粗獷莽撞的淘金者,盡管也會為了一個雞蛋、一塊面包去爭得頭破血流,卻在最后的生死關頭,勇敢而冷靜的把生存的機會留給了婦女和兒童,把死亡留給了自己。
隨著海水不斷地涌入,僅存的些許時間已不允許他們有絲毫猶豫,經(jīng)過短暫的商量,淘金者們組成自救隊,迅速將全船的婦女和兒童首先送上救生艇。就像1912年震驚世界的泰坦尼克號上發(fā)生的悲劇一樣,汽船上的婦女和兒童全部獲救。423名淘金者連同那些無法估量的黃金全部葬身于南卡羅來納州沿海海底。
那些后來被經(jīng)過這一帶海域的船只救起的幸存者們不斷地訴說那些淘金者的英勇。但遺憾的是,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無法確定沉船的準確方位。所以這批加州黃金的下落也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這批黃金本來是作為美國經(jīng)濟振興的資本,然而這一愿望隨著“中美洲”號沉入大西洋的那一瞬間就宣告破滅了,無法估量的損失引發(fā)了美國經(jīng)濟界的恐慌進而導致了南北局勢的惡化,引發(fā)了后來曠日持久的南北內戰(zhàn)。
“中美洲”號沉船的海底區(qū)域叫布萊克分水嶺,這是個典型的生物沙漠,照常理說是不會有生命存在的,然而沉船殘骸內卻生活著許多種海底動植物。這個“海底生物綠洲”引起了世界許多國家的海洋科考人員的廣泛關注,而且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動植物50多種,因此一旦解開“中美洲“號海底殘骸綠洲生物圈這個謎,其社會價值與經(jīng)濟效益是幾噸黃金也難以匹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