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語“V+ing+Object”結構的功能語法分析

      2011-11-03 06:13:50張殿恩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4期
      關鍵詞:動賓分詞短語

      張殿恩

      (北京聯(lián)合大學 旅游學院,北京 100101)

      □語言學

      英語“V+ing+Object”結構的功能語法分析

      張殿恩

      (北京聯(lián)合大學 旅游學院,北京 100101)

      在傳統(tǒng)英語語法中,因為“V+ing+Object”結構在句子中所起的語法作用不同,該結構被劃分為“動名詞短語”、“分詞結構”或“ing分詞短語”。文章以系統(tǒng)功能語法體系為指導,從意義的角度對該結構進行功能分析。文章的討論與分析表明英語的“V+ing+Object”結構歸為動賓結構小句,勝過劃分為一般語法所劃分的“動名詞短語”、“分詞短語”或“ing分詞短語”。

      動詞+ing+賓語;功能語法;英語語法

      1 前言

      本文的理論指導是Halliday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4]、[5]、[6]、[1]、[2]、[3]、[7]、[8],研究的重點是英語語法問題,具體的研究對象是“V+ing+Object”結構(如writing an article)。該結構在傳統(tǒng)語法中歸類為“動名詞短語”(Gerund Phrases)或“現(xiàn)在分詞短語”(Present Participle Phrases),這是根據(jù)它們在句中的語法功能劃分的,后來,這兩種歸類為“ing分詞短語”。事實上根據(jù)“V+ing+Object”在句子中所處的位置,它分別可以做主語、賓語、補語、表語、狀語和定語等多種句子成分。

      本文擬將“V+ing+Object”結構統(tǒng)稱為“動詞+ing+賓語”的小句。我們首先對“V+ing+Object”的語法歸類進行簡單區(qū)分,然后對“V+ing+Object”的動名詞短語類別、分詞短語類別及be+“V+ing+Object”的類別做簡要回顧,最后根據(jù)功能句法體系從幾個方面對“V+ing+Object”結構,進行討論與分析。本文的分析討論表明英語中“V+ing+Object”劃分為一種動賓結構小句,勝過一般語法書所說的動名詞短語、分詞短語和助動詞+非謂語動詞短語。

      2 限定小句與非限定小句的簡單討論

      小句有限定小句(the finite clause)與非限定小句(the non-finite clause),二者的主要區(qū)別限定小句中有限定成分,受到人稱、數(shù)、時態(tài)等共同限制,而非限定小句不受人稱、數(shù)、時態(tài)等共同限制。試討論下面的句子。

      (1)He is/was/will bewriting the article.

      (2)They are/were/will bewriting the article.(3)Iam/was/shall bewriting the article.

      在上面三個例句中,限定成分,如am,is,are was,were等的選擇受到限制,而下面的三個例子兩個非限定小句(即:writing the article,forget th time)不像例(1)至例(3)中的限定成分(操作詞)受人稱、數(shù)、時態(tài)等的限制。

      (4)Writing the article makes him forget th time.(5)Writing the articlemade us forget the time.(6)Writing the article will make them forge the time.

      非限定小句共有三類,除了例(4)至(6)中出現(xiàn)的兩類,即-ing小句、不定式,還有“-e小句”,其中“V+ing+Object”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3 關于“V+ing+Object”結構的普遍觀點

      本文下面討論將涉及非限定小句與“V+ing Object”結構的關系,因此有必要談談對二者的普遍看法。非限定小句指V+ing、V+ed或帶to+動詞原形為核心的結構,而“V+ing+Object”屬于V+ing結構中的一類,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全部的V+ing結構可以分為“V+ing+Object”和“V+ing+零Object”。誠然,“V+ing+Object”是本研究的范圍。把“V+ing+Object”劃分出來,既側重了語義的層面,又符合了漢語的傳統(tǒng)語法“動詞+賓語”的劃分?!癡+ing+Object”結構可以和助動詞(be)的不同形式結合,共同構成不同的英語語法時態(tài)。

      傳統(tǒng)英語語法側重語法結構,例(1)至例(3)都是把助動詞(be)+動詞+ing構成各種進行時態(tài)的限定小句,不考慮V+ing后面是否帶賓語,體現(xiàn)了不傾向考慮這個結構的語義和意義。而在類似例(4)至(6)中,“V+ing+Object”的結構屬于非限定小句,不受人稱、數(shù)、時態(tài)等的限制。由于它們處于主語位置,具有了名詞性,同時本身又包含賓語。因此從語法功能看,它被劃分為動名詞短語。在傳統(tǒng)英語語法中,類似例(1)至例(3)的結構中,“V+ing+Object”與動詞be一起構成謂語,被稱之為非謂語動詞。

      (7)Singing a popular song,he walked in the street.

      (8)Singing a popular song,we walked in the street.

      (9)Singing a popular song,they are walking in the street.

      (10)Do youmindmy opening the window?

      在類似例(7)至(9)句子中,“V+ing+Object”,由于它們處于狀語的位置且?guī)в凶陨碣e語,所以它們具備了動詞和形容詞的性質,因此傳統(tǒng)英語語法稱之為“現(xiàn)在分詞短語”(后來稱之為ing分詞短語)。在類似例(10)的句子中,“V+ing+Object”充當?shù)氖琴e語成分。在類似例(11)的句子中,“V+ing+Object”充當?shù)氖嵌ㄕZ成分。同是“V+ing+Object”結構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被劃分為幾種不同的句子成分,冠之不同的語法術語,這是因為從“V+ing+Object”的語法功能劃分的。從系統(tǒng)功能角度,本研究擬把“V+ing+Object”劃分為非限定性的動賓小句。

      4 關于“V+ing+Object”系統(tǒng)功能語法視角的討論

      傳統(tǒng)“V+ing+Object”的劃分,更多地側重其語法形式,如上所見,因其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其語法身份隨之變化,并不考慮結構本身的語義這種劃分體現(xiàn)了英語語法的特點,即傾向以語言形式來劃分語法成分[11]。系統(tǒng)功能語法學者主張[3]在意義、語義層中,中心成分是過程,在形式、語法層中,中心成分是動詞。如果一個信息單位被稱為情形,那么它一定包含著一個過程;同樣,如果一個語言單位稱作是小句,那么它一定有一個主要動詞,這是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一個基本原則[9]。根據(jù)這個觀點,“V+ing+Object”都是小句,因為它們在句子中均不受諸如人稱、數(shù)、時態(tài)等限制,因此它們是非限定性小句。

      4.1形式是意義的體現(xiàn)

      系統(tǒng)功能語法是“語義驅動”(semanticall motivated)的語法體系,它的每一個范疇都是以意義為基礎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主張形式是意義的體現(xiàn),形式為語義和意義服務的觀點,意義通過句法、結構等手段表現(xiàn)出來[10]。

      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三個純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其中的概念功能涉及了“及物性”(transitivity)問題。它為本文研究“V+ing+Object”結構提供了理論基礎。分析“V+ing+Object”結構時,我們要考慮三個方面(1)這是什么過程;(2)這個過程有幾個參與者即動詞的價;(3)有什么環(huán)境出現(xiàn),包括語境成分[10]、[8]。“V+ing+Object”結構表現(xiàn)了是一個施動過程,其中至少有兩個參與者(一個是V+ing的發(fā)出者,另外一個是動作的承受者),并且一般要有語境相伴。

      從語義、意義角度看,“V+ing+Object”結構都至少有兩個參與者,但是由于它們所處的位置不同,起到了不同語法作用。例(1)至例(3)參與者直接列在句子中。類似例(4)至例(6)都是write,它要求至少有兩個參與者,但是在句子中V+ing的施動者,要靠邏輯推理出。同理,例(7至例(9)和例(10)也經過推理,便可得知V+ing的參與者。例(9)“Sing a popular song,h walked in the street.”中的singing的發(fā)出者是he承受者是a song。例(10)“He is theman writin the article.”中writing的發(fā)出者是theman,承受者是the article。

      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主張分析語言使用單位,我們可以從意義層(the level ofmeaning)(語義層)或形式層(the level of form)(語法層)兩個方面進行結合本研究的語法結構,見下表:

      意義層/語義層 情形 過程 參與者 環(huán)境成分形式層/語法層 動賓小句 動詞 主語/賓語 動名詞短語/現(xiàn)在分詞短語

      在系統(tǒng)功能語法視角下,在意義/語義層中,同一個語言結構的中心成分是“過程”[3];在形式層(the level of forms)(詞匯語法層)中,中心成分是“動詞”[9]。從意義層面,“V+ing+Object”結構是一個信息單位(稱之為“情形”),它含有一個“過程”,即“V+ing”的含義;從形式層面,“V+ing+Object”結構是一個小句,它包含一個主要“動詞”,即“V+ing”。從意義和形式的關系看,“V+ing+Object”在一定的場合,由于上下文的作用(context),體現(xiàn)意義的語法形式可以不出現(xiàn)。在例(7)-(9)中,V+ing的發(fā)出者靠句詞字上下文體現(xiàn)出來。在例(12)中,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體現(xiàn)出V+ing的發(fā)出者。

      4.2對“V+ing+Object”意義和形式的分析

      如前所述,傳統(tǒng)英語語法對“V+ing+Object”結構的歸類是基于形式的標準,而不考慮意義和語義的因素,因此把它歸類為動名詞短語和分詞短語結構(ing分詞短語)。從意義/語義入手,看“V+ing+Object”表達了怎樣的意義,即形式如何體現(xiàn)了意義,我們對“V+ing+Object”結構的劃分,會有更好的歸類和解釋。

      從意義著手,“V+ing+Object”就可以有更為合理、簡潔的解釋與歸類。從概念的意義上講,“V+ing+Object”提供了一種“情形”,表達了“……過程”,涉及了至少兩個“參與者”?!癡+ing+Object”本身構成了一個非限定性小句。從形式體現(xiàn)意義看,類似例(1)-(3)的情形均在writing the article的基礎上加上了一些限定因素構成了具體的句意,說的都是“寫著那篇(這篇)文章”。從概念意義上講,例(1)-(3)句意和“writing the article”是一樣的:它們都說的都是“寫著那篇(或這篇)文章”,“writing the article”中的writing是主要動詞。而且writing the article在句子中,無論意義/語義和形式/語法都非常一致和明晰。而從意義/語義層面看,類似例(4)-(6)中的Writing the article作為信息單位,它提供了一個“情形”,包含了中心成分:“過程”,雖然沒有提供“writing the article”的施動者,卻明確了參與者的數(shù)量(動賓結構),表明了其環(huán)境成分是動名詞短語。從形式/語法層面看,類似例(4)-(6中的Writing the article作為動賓結構,它包含一個主要“動詞”,即“Writing”,表明了一個參與者(賓語),它的語境成分是做主語成分。

      類似例(7)-(9)的情形均在 V+in+Object的基礎上構成了具體的句意,說的都是“唱著那首(這首)流行歌曲”。從概念意義上講例(7)-(9)中句意和“singing a popular song是不一樣的?!皊inging a popular song”中的singin是主要動詞。而且singing a popular song在句子中無論意義/語義和形式/語法都非常一致和明晰而從意義/語義層面看,類似例(7)-(9)中的singing a popular song作為信息單位,它提供了一個“情形”,包含了中心成分:“過程”,雖然singing a popular song沒有提供“singing”的施動者,卻明確了參與者的數(shù)量(動賓結構),表明了其環(huán)境成分詞短語。從形式/語法層面看,類似例(7)-(9)中的singing a popular song,它的語境成分是做狀語成分。

      (11)He is theman writing the article.

      (12)Do youmind my opening the window?

      類似例(11)-(12)從概念意義上講,例(11)-(12)的句意與“V+ing+Object”的意思是不一樣的。“V+ing+Object”中的V+ing不是主要動詞。從意義/語義層面看,類似例(11)-(12中的“writing the article”和“opening th window”作為信息單位,它們提供了一個“情形”包含了中心成分:“過程”,雖然V+ing Object沒有帶有自身的“V+ing”的施動者,卻明確了參與者的數(shù)量(動賓結構),表明了其環(huán)境成分。從形式/語法層面看,類似例(7)-(9)中的“writin the article”和“opening the window”,它的語境成分分別是定語成分和賓語成分。

      5 結語

      由于系統(tǒng)功能語法研究的重點是意義如何通過形式表達的,所遵循的原則是以意義為中心的功能語法分析原則,所以對英語的“V+ing+Object”分析在很多情況下與傳統(tǒng)的語法分析不一樣,甚至有矛盾。對某一種語言現(xiàn)象進行語法分析,既可以從意義入手,又可以從語法入手。而英語又是一種側重形式語法的語言。傳統(tǒng)英語語法主要根據(jù)形式的標準劃分“V+ing+Object”的種類。

      本文以系統(tǒng)功能理論為指導,根據(jù)功能語法的分析原則,從意義和意義的體現(xiàn)入手,認為“V+ing+Object”本身的歸類為非限定小句,這樣能更為合理地解釋“V+ing+Object”的英語結構。這樣的系統(tǒng)功能解釋可能給讀者一個新的視角,同時也與漢語的動賓結構更為貼近,對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英語學習者有更好的幫助。本研究使用的原則和方法能夠為我們審視以形式語法為特征的外語,如英語的研究提供較新的嘗試。

      [1]Eggins,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2nd edition)[M].London:Continuum,2004.

      [2]Fawcett, R. A Theory of Syntax for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Amsterdam:Benjamins,2000.

      [3]Fawcett, R. Invita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rough the Cardiff Grammar [M].London:Equinox,2008.

      [4]Halliday,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 Grammar(2nd edition) [M].London:Arnold,1994

      [5]Halliday,M.A.K.amp;C.Matthiessen.Constructin Experience thrugh Meaning:A Language -base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Cassell,1999.

      [6]Halliday,M.A.K.amp;C.Matthiessen.A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ition[M].London:Arnold,2004.

      [7]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2n edition)[M].London:Arnold,1996.

      [8]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2004.

      [9]黃國文,何 偉,廖楚燕等.系統(tǒng)功能語法入門:加的夫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0]黃國文.英語“介詞+ing”結構的功能語法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4).

      [11]張殿恩.漢英動賓結構對比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A System ic Functional Analysis of“V+ing+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ZHANG Dian-en
      (Tourism Institut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In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English grammar,the“V+ing+Object” is treated as“gerundial phrase”,“participial construction”,and “-ing participial phrase”.This paper takes a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and analyses,according to systemic functional principles,this construction from a meaning-motivated perspectiv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under discussion is a non-finite clause rather than a“gerundial phrase” or“participial construction” or“-ing participial phrase”.

      V+ing+object;functional grammar;English grammar

      H314.3

      A

      1674-3652(2011)04-0068-04

      2011-05-05

      張殿恩(1963- ),男,河北唐山人,博士,北京聯(lián)合大學旅游學院英語系副教授,主要從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旅游化、漢英對比研究。

      [責任編輯:雪 豹]

      猜你喜歡
      動賓分詞短語
      結巴分詞在詞云中的應用
      智富時代(2019年6期)2019-07-24 10:33:16
      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動賓式離合詞的教學
      新一代(2018年20期)2018-03-13 12:24:20
      值得重視的分詞的特殊用法
      “救火”帶標記動賓對象式結構語用認知分析
      動賓離合詞及其構成的語式
      動賓結構中動詞虛化的認知闡釋
      高考分詞作狀語考點歸納與疑難解析
      論英語不定式和-ing分詞的語義傳承
      外語學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20
      天津市| 郎溪县| 临清市| 鹿泉市| 镇巴县| 阳东县| 新邵县| 抚松县| 福贡县| 潜山县| 澎湖县| 辽阳市| 梓潼县| 洪泽县| 江华| 滁州市| 云南省| 柳林县| 泸定县| 临汾市| 阳信县| 城固县| 漯河市| 甘洛县| 观塘区| 龙海市| 丰顺县| 皋兰县| 论坛| 宣城市| 华阴市| 尼勒克县| 瑞昌市| 大同市| 土默特右旗| 靖江市| 宜良县| 西城区| 通榆县| 特克斯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