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玉吉,馬質(zhì)璞,張子博,李金嶺,屈道強,劉玉謙
(河南省南陽農(nóng)業(yè)學(xué)校,河南南陽473000)
吊扇的普及已有幾十年,大量的壞舊吊扇電動機被淘汰下來,沒有維修再利用,而是存放在家庭、倉庫,造成了資源浪費。
目前,市場上的吊扇電動機由于自動下線裝置體積大、價格貴,一般在給吊扇電動機下線時只能手工下線,即需經(jīng)過調(diào)整繞線模周長→在繞線模上繞線→拆除繞線模上線圈→往定子槽中下線等步驟。這種傳統(tǒng)下線方法費時、費力、成本高,多數(shù)電機維修人員都不愿意維修吊扇電機。
為了減少資源浪費,減少電機維修人員的辛苦,我們設(shè)計了一種微型電動嵌線器(100×100×40 mm3),它是以微型直流電動機為動力,可直接把漆包線繞到吊扇電動機定子槽中,其特點是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可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把吊扇電動機定子鐵心水平固定,從上向下看,內(nèi)圈(或外圈)相鄰兩槽口的中心線并不平行,兩中心線的距離是里窄外寬,形成一角度。為了把漆包線繞到槽中,必須制作出空心繞線針,讓空心繞線針沿相鄰兩槽口上、下旋轉(zhuǎn),才能把漆包線繞到相鄰兩槽中,故空心繞線針的運動軌跡必須類似于錐形面,如圖1所示。
由于空心繞線針的旋轉(zhuǎn)軌跡必須類似于錐形面,才能把漆包線繞到槽中,所以將圓頭形窄支撐板在前,圓頭形寬支撐板在后,且兩者平行放置,用兩者的直邊部分形成的滑道使空心繞線針沿兩個槽口上、下旋轉(zhuǎn),這樣,空心繞線針的運動軌跡就類似于錐形面,如圖2所示。
圖1 空心繞線針運動軌跡分析
圖2 窄、寬支撐板前、后豎直放置
圖3 構(gòu)思傳動系統(tǒng)
空心繞線針要想旋轉(zhuǎn),需要一皮帶帶動,皮帶的旋轉(zhuǎn)需要兩個皮帶輪帶動,所以在兩支撐板之間的兩頭各安裝一寬皮帶輪,兩寬皮帶輪帶動寬皮帶旋轉(zhuǎn),寬皮帶旋轉(zhuǎn)時便可帶動空心繞線針把漆包線繞到相鄰兩槽中,如圖3所示。
由于空心繞線針既要沿窄、寬支撐板的邊沿公轉(zhuǎn),又要自轉(zhuǎn),所以空心繞線針不能固定在寬皮帶上,為此,先在寬皮帶的外表面橫向傾斜地固定一軸套,再在軸套中穿入可自由轉(zhuǎn)動的空心繞線針即可。
為了使電動嵌線器能隨時勾到定子鐵心的任意槽端進行繞線,在窄支撐板的外側(cè)可安裝一插槽,插槽中插入單勾爪(或雙勾爪),可隨時把電動嵌線器勾到一個槽端(或兩個槽端)進行繞線。寬支撐板外側(cè)安裝一微型直流電動機作動力。
圖4是電動嵌線器的系統(tǒng)裝置圖。長空心繞線針是在繞內(nèi)圈線圈時用;短空心繞線針,是在繞外圈線圈時用。單勾爪,是在繞內(nèi)圈線圈時勾到一個槽端用;雙勾爪,是在繞外圈線圈時勾到兩個槽端用。
圖4 裝配圖
整個傳動過程是電動機旋轉(zhuǎn)→小皮帶輪旋轉(zhuǎn)→窄皮帶旋轉(zhuǎn)→三槽寬皮帶輪旋轉(zhuǎn)→寬皮帶旋轉(zhuǎn)→軸套旋轉(zhuǎn)→空心繞線針旋轉(zhuǎn)→漆包線繞進槽中。
圖5 窄、寬支撐板
圖5是窄、寬支撐板的示意圖,其中窄支撐板的寬度由定子的兩槽口距離所決定(28 mm);寬支撐板的寬度由兩槽口所形成的角度和兩支撐板的距離所決定,設(shè)兩支撐板間隔為30 mm,由此可得出寬支撐板的寬度為40 mm。兩者直邊的高度相等,由鐵心的厚度或直流電動機的直徑所決定。兩支撐板均由1.5 mm厚的鋼板制成。
圖6是二、三槽寬皮帶輪示意圖,均由塑料棒車削而成。為了利用寬皮帶的張力,讓空心繞線針緊貼支撐板的邊沿,兩皮帶輪的直徑要小于窄支撐板的寬度,為此,兩寬皮帶輪的直徑取22 mm,由上節(jié)可知,兩者的長度均為30 mm。兩者表面的兩個小槽與寬皮帶上的兩個凸臺相對應(yīng),以防寬皮帶跑偏。
圖6 二、三槽寬皮帶輪
圖7 寬皮帶與軸套
圖7是寬皮帶與軸套的示意圖,寬皮帶用有彈性的自行車內(nèi)帶制成,軸套用20#不繡鋼針頭制成。寬皮帶的內(nèi)表面有兩個縱向凸臺,兩縱向凸臺與寬皮帶輪上的兩個小槽相對應(yīng),以防寬皮帶跑偏。寬皮帶的外表面橫向傾斜地固定有一軸套,由圖7中的俯視圖可知,其傾斜程度由窄、寬支撐板的寬度或兩槽口的夾角所決定。
圖8是空芯繞線針示意圖,均由16#不繡鋼針頭彎制而成,其中長繞線針用來繞內(nèi)圈繞組,短繞線針用來繞外圈繞組。
圖8 空芯繞線針
圖9 插槽
圖9是插槽10的示意圖,由0.5 mm厚的鋼片制成,其寬度略小于窄支撐板的寬度即可。插槽中可裝入單勾爪或雙勾爪。
圖10是單勾爪示意圖,圖11是雙勾爪示意圖,均由0.5 mm厚的鋼片制成。單勾爪勾到一個槽端,用來繞內(nèi)圈繞組;雙勾爪勾到兩個槽端,用來繞外圈繞組。
圖10 單勾爪
圖11 雙勾爪
圖12 U相與V相繞組的展開圖
吊扇電機的定子繞組有單層與雙層兩種[1],該電動嵌線器主要適用于雙層繞組。以28槽為例,雙層繞組時U相與V相的展開圖,如圖12所示。每相中線圈與線圈之間是尾接尾、頭接頭的反串連接,即逆繞一個線圈,順繞一個線圈[2]。
(1)插槽中裝入單勾爪,然后勾住一個槽端;
(2)軸套中裝入長繞線針,并套上皮圈定位;
(3)把漆包線從后邊串過繞線針,并固定在鐵心上;
(4)右手提起后邊的漆包線,適當(dāng)用力拉緊;
(5)左手接通電源,空心繞線針旋轉(zhuǎn),逆時針繞第一個線圈,待漆包線繞夠半個槽時,斷開電源;
(6)提起繞線裝置,勾住下一個槽端,反接電源,順時針繞第二個線圈……就這樣,通過不斷改變繞線裝置的位置,不斷改變直流電動機的旋轉(zhuǎn)方向,就可分別嵌好里圈(U相)每個線圈,實現(xiàn)線圈與線圈之間的反串連接,達到雙層繞線的效果,如圖13所示。
圖13 電動嵌線器與定子繞組效果圖
(1)插槽中裝入雙勾爪,然后勾住兩個槽端,這里,V相的頭要滯后U相的頭一個槽距(即90°電角度);
(2)軸套中裝入短繞線針,并套上皮圈定位;以下步驟同4.1中的(4)~(6)操作。繞好之后的效果,如圖13所示。
吊扇電動機定子繞組的匝數(shù)并不十分嚴格,繞滿槽即可,當(dāng)然,感興趣者可以安裝上計數(shù)器。
用電動嵌線器繞好的線圈十分緊湊,比手工下線可節(jié)省約四分之一漆包線。
本文設(shè)計了一種電動嵌線器,分析了空心繞線針類似于錐形面的運動軌跡,為此,利用窄、寬支撐板的邊沿作為空心繞線針的軌跡滑道;分析了系統(tǒng)裝置各個零件之間特定的相互關(guān)系,介紹了電動嵌線器裝配圖和各個零件的設(shè)計過程;最后介紹了電動嵌線器的操作使用過程。
[1] 包玉華.電工學(xué)[M].北京: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2.
[2] 賈大義.常用電機原理與設(shè)計[M].北京:北京輕工業(y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