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言
領導的物件(三 題)
墨 言
當看到大院門口收拾破爛的張大爺脖子上也掛著手機時,肖宇忽然想起,領導現(xiàn)在已不大使用手機了。
肖宇是前年大學畢業(yè)考上公務員分到縣府辦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縣長召集會議的通知、材料準備及記錄等等。那些老機關們管縣長叫老板,副縣長叫某老板,以示關系親切和資歷不淺。肖宇不習慣,還是習慣大學期間那樣稱職務,對一些級別較高的干脆簡稱領導,如前面提到的領導就指縣長。
當然,各人使用手機的神態(tài)和方式也是大不一樣的。
每天從大院門口經(jīng)過的時候,偶兒會聽到粗聲大氣的訓斥,一般是門衛(wèi)室的保安在叮嚀老家的兒子不要貪玩、好好讀書,之所以這么大聲,可能是想讓遠方的兒子感受做父親的焦慮。那些筵席上旁若無人地接聽者,無非是想引起周圍的注意,或者喝得有點過。
在會議室外和顏悅色地拿著手機說個不停,一般是秘書們在聯(lián)絡領導活動安排,領導不管到哪里總是受歡迎,所以秘書打這樣的電話心情特別好。在會議桌上發(fā)現(xiàn)手機響動,拿起離開會場威嚴地說著什么,大都是局長和主任們,離開會場接聽既是表明一種修養(yǎng),有時也便于處理那些不宜張揚的事。
而在室內(nèi)主持會議的領導是很少用手機的,通常有什么事都是秘書以耳語來報告的。所以平時那些向市民百姓公開的領導電話,也都是由秘書接聽處理的,領導時間寶貴著呢!有時在會場上也會遇到某些非要領導親自接聽的情況,如見秘書神色緊張地拿著手機過來,領導便邊接邊答,非常簡潔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聲音雖不大,會場反而更靜。如果把領導接聽情況記錄下來,也只有廖廖數(shù)語,加起來沒有多少字,內(nèi)涵卻很豐富,肖宇也能悟出這么幾層:
“嗯?!北硎绢I導在聽下屬匯報的情況。
“好?!北硎绢I導對下屬己做的工作予以肯定。
“可以?!北硎绢I導對下一步工作建議予以認可。
“就這樣?!北硎绢I導對下屬的請示作出決策。
人們都說現(xiàn)在行政成本高、效率低,卻不知領導在關鍵時刻也是不喜歡費口舌的。于是,肖宇又突發(fā)奇想,如果每位領導在大會上作報告都有這個意識,不再刻意地展示口舌,聽眾的幸福感或許會有大增。
老機關們有一個普遍的愛好,喜歡向新同事談論領導的過去,既顯得見多識廣,也感嘆未遇伯樂。肖宇就是在這樣的“被閑聊”中,增加了對領導的了解。
領導出道很早,仕途挺順,長得也比較厚道。雖然書讀得不多,講話帶有方言口音,用本山大叔的話說,“一張嘴就聞得到玉米碴子味”。這在那個年代算不了什么,還平添了一份樸實,也方便與群眾打成一片,領導由此一直感覺良好。
只是形勢變化實在太快,轉眼到了知識經(jīng)濟時代,人們開始崇尚知識,看重學歷和文憑,“學者型領導”成了時尚。對肖宇心目中的領導來說,這學歷、文憑還好辦,找地方補一下就是,形象上可一時轉不過來,怎么看也不像一個學者。后來還是一位黨校同學點拔,先弄一副眼鏡戴戴,至少可添一點斯文。
可人就這么怪,少年時父母和老師一再囑咐注意用眼衛(wèi)生,防止近視,結果許多少年還是近視了,而且大有普及化的趨勢。但對某些成年人來說,想要近視也很難,領導就屬于這一類。一來二去,近視沒有熬成,視力倒真有不少下降。去醫(yī)院一查,醫(yī)生說,有點老花不打緊,配副眼鏡就是了。
眼鏡雖然戴上了,但離領導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因為近視和老花鏡的使用限制區(qū)別實在太大,近視鏡可不分場合始終戴著,幾乎沒有限制。而老花鏡只能用于伏案閱讀,至多在開會、作報告時用一用,一起身便要摘下,許多機動性的場合就收不到領導想要的效果。而且這樣一用一放,用用放放,稍有疏忽,難免生事。
那一天,領導去作一場重要報告,因為有一段路程,怕途中堵車,秘書把領導直接從家中接到了會場。報告會剛開始,只見領導掏出眼鏡,戴上又摘下,擦擦鏡片再戴上又摘下,如此重復著,焦慮地翻一遍稿子,把站在臺下一角的秘書和肖宇急得直冒汗。業(yè)內(nèi)有一個通行說法,好報告取決于兩要素:好稿子加上好口才。好稿子是工作班子的責任,當秘書的最怕節(jié)骨眼上放錯稿子或稿內(nèi)缺頁什么的。好口才要看領導天賦,但好眼睛也很要緊,它是聯(lián)結好稿子和好口才的橋梁,一旦自然條件有了欠缺,輔件失當同樣很糟!
好容易熬到了報告會結束,領導自然不高興,縣府辦主任帶著秘書和肖宇趕緊上去弄清事情起因,準備作檢討,結果發(fā)現(xiàn)問題竟出在后院。原來是近期領導在外讀大學的兒子回家休假,父子倆的近視眼鏡與老花鏡搞混了。這一下縣府辦主任當機立斷,決定配幾副同樣規(guī)格的老花鏡,分別放在領導辦公室、提包內(nèi)及其家中的書房、臥室等處,也算是亡羊補牢。
提包算得上是領導隨身公務用品中的一個大件,以往稱之為“公文包”,現(xiàn)在看來確實不夠全面。雖然不知包內(nèi)有多少細物,但肯定不止公文的范疇,領導者多少都有一些自己的愛好和需求,提包的“內(nèi)涵”就不便考證。對此物件的描述只能做些表面文章,拿其傳遞來說事。
那還是肖宇剛到縣府機關鬧不清的一些事情。
提包歸領導使用,所有權、使用權都在領導,但傳遞是由專人負責的。雖然上面規(guī)定副省級以上領導干部才能配專職秘書,可實際上當官職當?shù)娇h一級就有秘書隨從了,這秘書的一項基本職責就是為領導拎包,好秘書就像專職快遞,能做到領導需要包已在身邊,隨用隨取。可新來的肖宇不清楚這些,就難免弄出一些情況。
有一天,領導指派秘書外出為自己辦一點私事。碰巧原計劃路過當?shù)氐囊粋€高級別檢查組,臨時決定要到該縣機關搞一次不打招呼的“抽查”。領導剛接完值班室電話,檢查人員已到樓前,便急忙上去把他們迎到會議室坐下。因為秘書不在身邊,領導便向一旁的肖宇使眼色把包拿來。
一番客套、匯報、指示過后,領導起身陪檢查組去實地察看,肖宇怕人走包丟負不起責,拎起包跟了出去,到了電梯口看著領導們魚貫而入,正猶豫著進還是不進,急得后面的縣府辦主任大喊:“肖宇快進去!”
電梯里的肖宇既緊張又不安,還有一絲莫名的激動。
電梯外的科長及老機關們羨慕之余,卻有一股難言的不爽。雖然說起來都在縣府辦工作,但這樣貼身為領導服務、讓領導留印象的機會也是很難得的。干部使用有一句經(jīng)典的行話叫“知人善任”,能否納入領導視線非常重要。曾經(jīng)有一位在縣府辦工作多年的老機關,在電梯口偶然遇到領導,便主動上去打招呼,結果被領導誤認是來大院開會的下面一個部門負責人,還與其握了一下手,讓這位老機關至今難解郁悶。
年輕的肖宇當然不知這些奧秘,稀里糊涂跟了領導一天。
只是從那以后,肖宇明顯感覺到自己被大家所關注,周圍環(huán)境有了一些異樣,跟他有關的傳聞也多了起來。有的說領導秘書要放下去當鎮(zhèn)長了,肖宇可能要接替當秘書;還有說,肖宇是上面某位大領導的孩子,到縣機關是來鍛煉的,領導與他親近也是為了巴結,等等。
時至今日,肖宇談到自己是農(nóng)家子弟時,還有人認為他在作秀。更多的則在暗中搶抓機遇,再有這樣的好事,決不讓肖宇獨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