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識途
西窗閑話(十一)
□馬識途
立此存照
“你看到電視劇《解放大西南》了嗎?”
“我看過了?!?/p>
“你看到你在里面的光輝形象了嗎?”
“我看到的不是馬識途的形象,我看到的是《解放大西南》電視劇作者和導演心中的馬識途的形象。”
自從電視劇《解放大西南》在全國的屏幕上現(xiàn)身以來,碰到我的許多朋友都要問起這事,便有了上述標準的對話。
《解放大西南》上演以來,聽說有不錯的收視率,我看了也很高興,不過不是因為那里面有馬識途的“光輝”形象,而是因為《解放大西南》正是六十幾年前蔣介石政權在大陸潰敗前夕在西南作垂死掙扎的真實寫照。然而我這個馬識途不太滿意。因為那個馬識途和南下統(tǒng)帥賀龍司令員只說了幾句可有可無的對話,那個馬識途的形象也實在不怎么的,我這個馬識途感到遺憾。
我明明還健在,我不知道編劇和導演既然要把我編進戲里去,為什么不和我打個招呼,了解情況,為什么要隨意編造一點情節(jié)和幾句平淡的對話呢?說老實話,1949年末,我們地下黨去西安迎接解放大軍,我一直陪著賀老總(大家都這么稱呼平易近人的賀龍司令員)等領導人從山西臨汾經(jīng)西安,南下到成都。這一路我和賀老總確實有許多對話,一直到現(xiàn)在我也沒有忘記。這些對話不能說是無足輕重的閑話,如果把這些話編進電視劇里,也許更有助于塑造賀老總的光輝形象。
我對于賀老總一直很敬重,解放后不久我就寫過長文在《紅旗飄飄》上發(fā)表過,后又編入我的《景行集》。這里就不再細說,但為了悼念這位猝然亡故的元帥,我還想簡單介紹在進軍四川的南下途中有關賀老總的幾件和我有關但或許鮮為人知的往事。
當年我們在西安時,賀老總專門召開一次報告會,讓我向南下干部介紹四川的情況。我告訴大家說,蔣介石的落荒而逃的大軍已不足大慮,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尚很猖獗的四川袍哥武裝,這些土生土長的地主聯(lián)盟武裝雖然沒有多大的戰(zhàn)斗力,但是這些“地頭蛇”搞破壞搗亂是厲害的,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當時參加報告會的同志就有不同意的,說蔣介石八百萬軍隊都被打垮了,還怕幾支小毛賊?賀老總嚴肅地告誡大家,可不能忽視四川的袍哥土匪,他在四川駐過軍,知道這些袍哥的厲害??上У氖牵R老總的告誡沒有引起某些同志特別注意,結(jié)果入川以后,面對幾十萬成群結(jié)隊的土匪搗亂準備不足,被土匪殺了不少下鄉(xiāng)的征糧干部,一度還打到了成都城外。經(jīng)過幾個月清匪反霸,才平息了暴亂。
我們地下黨的同志隨軍南下,日夜希望早點打回成都,可是南下大軍卻不急于追擊潰逃敗軍。我冒失地去問賀老總,他單獨對我說,這是中央的戰(zhàn)略計劃,原先故意叫蔣介石以為解放軍是從西北解放西南,所以二野劉伯承鄧小平故意在鄭州亮相,想吸引蔣軍大軍防守川北,以便二野大軍南面大包圍,聚殲蔣軍殘部于川西,不叫他們逃出云南。賀老總告訴我:“這是絕密,只告訴了你,你不要對任何人說?!睂R老總對我的信任,我十分感動。
我們隨軍到漢中暫時休整時,有一天,賀老總找我去,突然問我:“你看我們進成都后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本來我們早有研究,我回答說:“進成都第一件要辦的大事就是歲修都江堰?!蔽蚁蛸R老總說明,川西壩子這個糧倉,靠的就是都江堰,年年照例冬天就歲修都江堰,趕到清明節(jié)放水灌田,遲了就會顆粒無收。這一期歲修工程拖遲兩個月,必須趕快趕上清明節(jié)放水,吃飯是大事情。賀老總認為很對,所以后來一進成都,馬上就從很緊的財政撥出五萬銀元,派得力干部帶著留用水利局人員去勘察開工。賀老總還加派一個師去參加歲修,同時剿匪,保護歲修,總算趕上清明放水,未誤農(nóng)時。
我們進成都后,城外土匪暴亂猖獗,城里謠言滿天飛,說是賀龍已經(jīng)打好三千把大刀,準備血洗成都后就跑。賀老總找來地方上原來的權勢人物座談,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竟然有個別地方勢力的頭面人物放出話來,說讓他們出面打個招呼,一切就會風平浪靜,十萬人是擱得平的。他們那意思很明顯,就是只要讓他們出來掌權,他們向土匪打個招呼,就不會暴亂了。我當時也在場,聽了很生氣??少R老總卻心平氣和,談笑風生的,甚至問到他們有多少姨太太,取笑說聽說有個叫藍蝴蝶的姨太太很漂亮……散會之后,賀老總送走客人,我們隨他上樓,才剛上樓梯,賀老總就聲色俱厲地說:“打!堅決地打!”他馬上布置展開清匪反霸,并派王新亭副司令員坐上那輛繳獲的唯一戰(zhàn)軍到成灌路一帶指揮。在一兩個月內(nèi),城外清匪反霸,城里大捕反革命,都取得了勝利。
城鄉(xiāng)的社會秩序好一些了,可是物價暴漲和失業(yè)問題,卻不是用專政手段能夠解決的。國民黨潛伏特務勾結(jié)不法商人囤積居奇,推動物價飛漲。最要緊的是米糧價,我們用從鄉(xiāng)村征集糧食解決。但是棉紗卻因我們沒有存貨,平不下來。賀老總便和重慶商量,用軍車偷偷從重慶運來棉紗,大量拋售,投機商想把我們有限的棉紗棉布收盡,便可高抬市價牟利。待他們的資金用完,我們收緊銀根,他們只好降價拋售,我們把他們拋出的棉紗全收了,大賺了一筆,然后又偷運到重慶去打“棉紗大戰(zhàn)”去了。直到“五反”,一個老板問我:“你們哪來的那么多棉紗?”我笑而不答。
就業(yè)問題也很嚴重。當時有一千多黃包車夫拉車到軍管會門口請愿要飯吃。這是因為有的戰(zhàn)士看不慣人拉人坐車,弄得市民都不敢坐黃包車了。賀老總聽說后,說,“簡直是亂彈琴?!彼麑ξ艺f:“你們帶頭去坐嘛?!庇谑俏覀兎蠲プS包車,市民看到解放軍坐,也就放心了。只要大家敢坐,黃包車夫的吃飯問題就緩解了。
看著賀老總領導大家進行接管有條有理,我真佩服了。賀老總不僅是一個運籌帷幄、決戰(zhàn)千里的司令員,也是一個處變不驚,指揮有定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個很風趣、很有幽默感的普通人??上г谶@部電視劇里沒有得到充分的反映,是一遺憾。因此立此存照。
當然,我還要說一句話,《解放大西南》是革命歷史電視劇中的一部好的電視劇,只是它還有不足之處。
最近在《文藝報》上看到幾篇討論革命歷史電視劇的真實性問題,我也有意參加這樣的討論。有些并非“戲說”的正二八經(jīng)的革命歷史影視片,其演出的歷史事實和人物形象,有的未免太離譜了,這容易誤導不明真相的年輕人誤判。現(xiàn)在知道真相的人大半已經(jīng)去世,或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隨時準備應召的八、九十歲的老人了,他們或未看到這樣的電視劇,或看到了也無可奈何了。我以為研究黨史的學者應該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真實是歷史的生命線,歷史不是可以隨意捏弄的泥人,即使為了藝術的真實,不得不進行一些虛構,也應本著“大事不虛,小節(jié)不拘”的原則,不能把歷史的基本事實、人物的基本面貌,任意虛構和篡改。
近來有些革命歷史大片如《長征》等,就做得很好。一改過去有些遮遮掩掩,為尊者諱的做法,把當時的真實歷史面貌如實顯現(xiàn)出來,經(jīng)得起歷史的檢驗。這也并不妨礙有些藝術虛構。我以為,歷史的真實是歷史的生命,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恰當結(jié)合而以歷史的真實為主線,是革命歷史劇成功的要義。
最近我和幾個老朋友看了前不久上演的革命歷史電視劇《江姐》,就因為歷史的真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幾位老革命很不愉快。
應該說,《江姐》是一部歌頌革命英雄的好電視劇,生動地表現(xiàn)了江姐堅決斗爭和英勇犧牲的驚天動地的革命精神,而且劇中也增加了一些人性的表現(xiàn)。但這個劇中的“江姐”是用的實有其人的共產(chǎn)黨員江竹筠的名字,演的也是她的一些基本面貌,在我們這些親臨那場斗爭的老同志們看來,有些基本歷史事實被任意篡改了,而且有的篡改又傷及了幾位老革命的名譽,這就太離譜了。
《江姐》劇中一個重大歷史事實錯誤是:1948年重慶地下黨組織大破壞事件,當時的市委常委三人中,叛變的是地下黨重慶市委書記劉國定和副書記冉益智,這是大家都知道而且有黨史做結(jié)論的。但在劇中,諱言真正的叛徒,而把英勇斗爭沒有叛變的宣傳部長說成是叛徒了。這位當時唯一的宣傳部長還健在,離休前曾任四川省政協(xié)副主席。另一個重大歷史事實錯誤是:劇中所說的江竹筠的入黨介紹人叛變了。而事實是,江竹筠的入黨介紹人是一位女同志,并沒有叛變,目前也健在,離休前曾是四川省婦聯(lián)主要領導、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常委。這兩位從那場腥風血雨中走出來的老同志寫材料給我,十分氣憤,他們說明了當時的真實情況。他們不明白既然是以江竹筠的材料據(jù)實所寫的電視劇,為什么不顧史料的真實,嚴重歪曲歷史,侮辱了他們的人格,侵害了他們名譽。還有另外知道當時情況的同志來告訴我,江竹筠當時只是一個地下黨的聯(lián)絡員,她不可能那么回到重慶擔負恢復重慶地下黨組織的任務,更不能以黨的高級領導人身份去和一個大特務會面。還有江竹筠在獄中制作五星紅旗的事,那實際上是《紅巖》的作者羅文斌所為,當時羅文斌在寫《紅巖》時,為了突出虛構的英雄人物江雪琴,將這個情節(jié)放在了江雪琴的身上。這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是說得過去的。有的老同志說,《江姐》電視劇中還有一些細節(jié)虛擬是違反地下黨工作原則的,且不說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電視劇,不是歷史回述,而是藝術虛構,你們這些老革命怎么能把你們的真實歷史和虛擬藝術作品對號入座呢?說的也許有點道理,但是《江姐》電視劇里的主人公江姐既然用的真實名字江竹筠,而不是用小說《紅巖》原著中的江雪琴,而江竹筠是一個具體存在的人,那么,寫和江竹筠有關的重大歷史事實就是不能隨意篡改,更何況,這樣的篡改還傷害了當年親歷斗爭的老同志,這就更不應該了。我以為,如果這部《江姐》的電視劇能像小說《紅巖》那樣把人物虛構,比如書中被稱為江姐的“江雪琴”,是一個積不少優(yōu)秀女共產(chǎn)黨員的形象于一身的虛構人物,那當然也就沒有什么問題了。既然劇中主人公是真實存在的,那么該劇是不是應該顧及真實歷史,尊重一下曾為革命奮斗了一生,現(xiàn)在尚存于人世的當年與江竹筠有關的老同志呢?
當然,江竹筠是我黨的好女兒,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她的英雄事跡,已名傳青史。我們能和她一同進行革命斗爭引以為榮,現(xiàn)在用各種藝術形式來歌頌她,也是十分必要的。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歌頌像江竹筠這樣的英雄人物的革命歷史影視劇出現(xiàn)在屏幕上。
這里,我想給編導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家和導演一個建議,凡是牽涉黨史人物,最好多做調(diào)查和訪問,如果當事人還在,更應該去請教,把歷史搞清楚,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本著“大事不虛,小節(jié)不拘”的原則,再來充分發(fā)揮藝術的奇思妙想吧。
我在我的“西窗閑文”中立此存照,以備查驗,避免誤解,同時也給那幾位老同志一點慰籍之情,不是我多管閑事吧。
201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