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武
玩古董的都知道,真正的好東西藏在民間,就看你有沒有緣分遇上。春喜壓根就不懂古董,可最近卻偏偏撞上了大運(yùn),花兩百元錢買了個品相完好的舊瓷瓶。
那天,他到偏遠(yuǎn)的鄉(xiāng)下去走親戚,在路邊小店買煙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看見貨架上放著一只落滿灰塵的瓷瓶。春喜的心“咯噔”一顫,認(rèn)定這瓶子的形狀、花色和自己前兩天在一個電視鑒寶節(jié)目里見過的瓷瓶簡直一模一樣!當(dāng)時專家估價五十萬呢!
春喜心中狂喜,但臉上卻裝得很平靜,跟店老板套近乎繞圈子,磨了半天嘴皮子,終于用兩百元換回了那只寶貝瓷瓶。
回家后春喜就一心一意地研究起瓷瓶來,為此還專門買了一套古瓷器圖冊。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春喜終于從林林總總的古瓷器圖片中找到了一張跟自己那只瓷瓶很相似的。看書上的文字說明,那瓶子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市場價三十萬以上。春喜興奮不已,自己的努力總算沒白費(fèi)。
他再仔細(xì)研究,發(fā)現(xiàn)圖上的瓷瓶跟自己手上的有一處明顯的不同,就是底部的題款。圖上那只底部是工工整整的六個楷體字“大清乾隆年制”,而自己手上這只,上面寫的字筆畫彎彎曲曲,一數(shù),有七個。春喜隱約記得這種字叫篆體字,但瞪大眼睛看了半天,一個也不認(rèn)識。
過了些日子,文物專家陶老爺子下鄉(xiāng)為民服務(wù)。據(jù)說這陶老爺子名氣很大,性格古怪,任何物件經(jīng)他看過后就兩個字的結(jié)論:“真的”或是“假的”,從不解釋任何理由!
春喜帶著寶貝瓷瓶見到了陶老爺子。陶老爺子接過瓷瓶看了一眼,臉上就露出驚訝之色,又彎起手指叩了叩瓶肚,耳朵貼在瓷瓶上聽了聽,看瓷瓶底款的時候,老爺子從口袋里掏出放大鏡,仔細(xì)審視了一番,最后說出了擲地有聲的兩個字:“真的!”
春喜激動得心都快要蹦出來,心想自己終于撿了個大漏,翻身的日子就要到來了,別墅、轎車正在向他招手。
春喜的下一步計(jì)劃是到省城找一家上檔次的古玩店將寶貝出手。帶著價值幾十萬的寶貝坐客車不安全,春喜就花一千元租了輛轎車直奔省城。到了省城,他找到了最大一家古玩店,將瓷瓶呈上。店員看了看瓷瓶,報出的價錢差點(diǎn)沒把春喜氣死:五十元。
“別開玩笑,這可是經(jīng)專家鑒定過的真貨,怎么就只值五十元?看來你不識貨,我要見你們老板?!贝合诧@得底氣十足。
店員把春喜領(lǐng)進(jìn)里屋,見到了老板??裳矍暗娜俗屗蟪砸惑@,此人竟然是陶老爺子!
陶老爺子看了一眼瓷瓶,語氣平和地說:“沒錯,這東西就值五十元。”
春喜當(dāng)時就跳了起來:“幾天前,你當(dāng)著那么多人說是真的,怎么一下子就變卦說只值五十元錢了?你簡直就是個騙子!”
陶老爺子不急不惱:“年輕人,慢慢聽我解釋:你拿來的這個瓷瓶,是文化大革命時候紅旗瓷廠生產(chǎn)的,那個時期燒的瓷瓶,瓶底上也寫得很清楚,沒有假呀,我當(dāng)然說它是真的。”
“別蒙我,這瓶子跟電視里專家鑒定五十萬的瓶子一模一樣,瓶底上有題款,還是篆體的!能不是古董?”春喜不相信。
老爺子說:“我不會看走眼的,當(dāng)年我就在紅旗瓷廠工作,底下的篆體字就是我親手寫上去的。”說完,他把底部的篆體字指給春喜辨認(rèn),那七個字寫的是:紅旗瓷廠革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