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丈夫杰里患腦瘤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從此變得脾氣暴躁,總覺得生活太不公平。在我寡居的第三個年頭,我厭倦了孤獨(dú),同時,我的臉也已變得毫無表情。
一天早上,我開車經(jīng)過鎮(zhèn)上一條繁忙的馬路,注意到有一位年長的木匠正在路邊的一所我非常喜愛的房子周圍扎籬笆。那所房子已經(jīng)超過百年的歷史,有著寬大的前廊,白色的墻面已經(jīng)褪色,一直靜靜地看著車來人往??涩F(xiàn)在,政府加寬了馬路,豎了交通燈,小鎮(zhèn)開始變得有點(diǎn)城市的模樣了,那所房子卻幾乎被擠得沒了前院。
然而泥土地面的院子總被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有一簇簇的鮮花在爭相開放。
從那時起,我才開始注意到有一位系著圍裙的小個子女士總是忙個不停:翻地、澆水、侍弄花草,撿拾從馬路上飛進(jìn)院子里的垃圾。
每次,我駕車經(jīng)過那所房子,總要留心看看那迅速圍攏起來的尖樁籬笆。那位年長的木匠還搭了一個高架玫瑰花棚和一個露臺。他把整個籬笆漆得雪白,這樣就與房子相配了。
一天,我把車子停在路旁,久久地凝視著那白色的尖樁籬笆。那位木匠干了一件多么出色的活兒!我看得眼睛有些濕潤了。我久久不愿離去。最后,我干脆熄了火,下車去撫摸那些還散發(fā)著新鮮油漆味的籬笆。這時,那個扎著圍裙的女士從房里面走了出來。
“嗨!”我揮手向她打招呼。
“嗨,您好,女士?!彼押玫鼗貞?yīng),在圍裙上擦了擦手。
“我——我來看看——您的籬笆。真是太漂亮了?!?br/> 她微笑著說:“進(jìn)來吧,到前廊坐坐,我跟您聊聊這籬笆的故事?!?br/> 我踏上后面的臺階,她給我拉開了紗門。紗門“嘎吱”響了一聲。這聲音就像我遙遠(yuǎn)童年里開紗門的聲音。廚房里擺滿了晚餐后的剩菜,看得出這些全是用自家菜園里新鮮的菜做出來的。我們走過陳舊的舊地氈,邁過木地板,來到前廊。
“您坐搖椅吧。”她微笑著說。
我頓時非常高興。因?yàn)閲@著我的就是那些漂亮的白色尖樁籬笆。然后,我飲著冰茶,聽婦人講起了尖樁籬笆的故事。
“扎這籬笆并非完全為了我自己?!眿D人微笑著說,“我一個人生活。但是,來來往往經(jīng)過這里的人很多。我想他們看到真正美麗的東西會很開心。而事情真的是這樣。人們見到了我的籬笆,沖我招手。還有些人,像您一樣,甚至停下車,走進(jìn)我的前廊來跟我聊一聊。”
“可您不介意道路加寬后,變化太大了嗎?”
“變化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塑造了一個人的品質(zhì)。當(dāng)你不喜歡的事情發(fā)生了,你有兩種選擇:要么痛苦、逃避,要么達(dá)觀、接受?!?br/> 當(dāng)我離開的時候,她大聲說:“歡迎隨時再來!離開時,請讓門開著,這樣看起來更友好?!?br/> 我小心翼翼地讓門虛掩著。駕車離開時,我的內(nèi)心波濤洶涌。我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種感受,但是我聽到了封閉我內(nèi)心的那道堅硬的磚墻轟然坍塌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正在拔地而起的整潔的白色小籬笆。今后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我都打算讓這道籬笆之門敞開著。
(岳少彤薦自《家庭主婦報》)
責(zé)編:小蘇